馮 督 于世輝
翼狀胬肉是常見的眼表疾病,發(fā)病原因不明確,好發(fā)于角膜緣鼻側位,有礙美觀,并對視力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嚴重者可因胬肉組織遮擋瞳孔而導致失明。其治療以手術為主,單純切除的傳統(tǒng)手術因其復發(fā)率較高多已很少應用,現(xiàn)代臨床應用較多的手術方法有自體角膜緣球結膜移植,羊膜移植,以及聯(lián)合應用絲裂霉素等。其中自體角膜緣球結膜移植術更易被患者接受。我院自2007年4月以來,采用自體角膜緣球結膜移植治療翼狀胬肉147例162只眼,經(jīng)6~24個月(平均18個月)隨訪觀察,療效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2007年4月—2011年2月在我院就診的翼狀胬肉患者147例162只眼。其中男97例106只眼,女50例56只眼;年齡34~70歲,平均54.3歲。復發(fā)性者34例35只眼。胬肉侵入角膜≤3 mm者43例50只眼,>3 mm至近瞳孔緣者75例83只眼,侵及瞳孔緣至1/2瞳孔間者25例25只眼,遮蓋瞳孔者4例4只眼。病程2~20年,平均7.8年。
手術均由同一醫(yī)師在顯微鏡下完成。
1.2.1 胬肉切除:術眼點0.4%奧布卡因滴眼液3次表面麻醉,點0.1%腎上腺素2次收縮血管,減少出血。胬肉區(qū)結膜下及上方球結膜下各注射2%利多卡因注射液0.2 ml,以虹膜恢復器推勻使藥物彌散。角膜緣處沿胬肉體部剪開表層結膜,將結膜與胬肉組織充分分離至淚阜處。以顯微剪穿過胬肉體部,分離胬肉與鞏膜,夾住胬肉體部沿切線方向撕去附著在角膜上的胬肉頭部,刀片清除角膜、鞏膜表面的新生血管等,止血,剪除胬肉。
1.2.2 獲取植片:術眼上方角膜緣后2 mm做以角膜緣為基底的結膜瓣,分離至角膜緣內約1 mm處,用刀片沿角膜緣弧形切開,深達角膜前彈力層至基質淺層。結膜瓣的寬度取決于植床的寬度,盡量寬些;植片要薄,盡量不帶筋膜組織。操作中勿用有齒鑷,避免破壞植片。
1.2.3 植片移植:將植片置于裸露的鞏膜表面,上皮面朝上。植片角膜緣側與植床角膜緣對合,10-0尼龍縫線間斷縫合固定植片。
術畢點四環(huán)素可的松眼膏,包扎術眼。
術后第2天打開敷料,點抗生素及激素類滴眼液,每日4次,2周拆除縫線。
術后6個月時進行療效評價。以術區(qū)出現(xiàn)纖維血管組織增生作為復發(fā)標志〔1〕,并參考 Prabhasawat等〔2〕提出的分級方法制定療效標準。(1)治愈:內眥部結膜透明光滑,無纖維組織增生。(2)復發(fā)傾向:原病變處出現(xiàn)纖維血管組織增生但未見超過角膜緣。(3)真性復發(fā):術部出現(xiàn)纖維血管組織增生,超過角膜緣。
術后6個月時,治愈149只眼(92.0%),有復發(fā)傾向者8只眼(4.9%),真性復發(fā)者5只眼(3.1%)。真性復發(fā)患者中有3只眼為復發(fā)性翼狀胬肉,并有1只眼出現(xiàn)植片脫落,其余患者術后植片均生長良好。所有病例均未出現(xiàn)其他明顯并發(fā)癥,手術療效滿意。
翼狀胬肉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可能是一種組織增生性疾病〔3〕,與紫外線、風沙、煙塵、花粉等環(huán)境因素的刺激相關〔4〕。已知最主要的機制是角膜緣干細胞屏障的破壞,以及結膜的變性與增生〔5〕。干細胞是具有強大分裂能力的細胞,可自行繁衍引起細胞和組織更新修復。Schermer等首次提出角膜上皮干細胞存在于角膜緣,是角膜上皮更新的源泉。正常情況下角膜上皮可以阻止結膜上皮侵入角膜,干細胞一旦受損,角膜上皮細胞修復即會出現(xiàn)異常和障礙,導致新生血管侵入和角膜結膜化〔6〕。自體角膜緣球結膜的移植有利于重建眼表結構,有效阻止復發(fā)〔7〕。
自體角膜緣球結膜移植的優(yōu)點:(1)取材方便、手術安全、操作簡單易于掌握。(2)手術區(qū)完全被植片覆蓋,植片區(qū)一般在24 h內愈合,刺激性較小。(3)自體植片無需進行血清學檢查,不會發(fā)生排斥反應。羊膜移植也可取得相對較好的手術效果〔8-12〕,但行羊膜移植后,術眼常有異物感或不適,結膜充血水腫,瞼球粘連發(fā)生率較自體角膜緣球結膜移植高〔13-14〕。新鮮羊膜取材要求有相應的血清學檢查,對于??漆t(yī)院并不方便,而長期存放的羊膜植片會失去其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促進眼表重建等重要生物學特性,術后效果欠佳。比較而言,自體角膜緣球結膜移植更易于推廣及應用于臨床
本組翼狀胬肉患者術后的復發(fā)率較低,術后隨訪患者角膜光滑,部分視力提高,整體治療效果較好。復發(fā)的5例中有3例為復發(fā)性翼狀胬肉,1例為植片脫落。植片脫落的原因是結膜瓣取材過小,縫線過早崩脫。因此要求植片要盡量大于移植區(qū)(但不能超過全角膜緣的1/3),使植片松弛地固定于鞏膜表面,避免縫線過緊。植片取材時要盡量薄,不要連帶結膜下的筋膜組織。對于復發(fā)性翼狀胬肉,由于病變部位粘連較多,不易分離,若不能清除干凈會影響植片的生長,造成復發(fā),故需要術者付出更多的耐心。必要時可考慮聯(lián)合應用絲裂霉素,但濃度一定要低,以防止出現(xiàn)并發(fā)癥。翼狀胬肉復發(fā)也可能與患者的生活工作環(huán)境有關,因此應該提示患者注意防護躲避。
總之,自體角膜緣球結膜移植治療翼狀胬肉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手術方法,取材簡單,易于掌握,術后復發(fā)率低,適于臨床推廣應用。
[1]范忠義,藍 平,楊 雯,等.眼表面重建術對復發(fā)性翼狀胬肉根治效果的對照研究[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1,19(1):75-77.
[2]Prabhasawat P,Baton K,Burkett G,et al.Comparison of conjunctival autografts, amniotic membrane grafts, and primary closure for pterygium excision[J].Ophthalmology,1997,104(6): 974-985.
[3]劉祖國.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家族在翼狀胬肉上皮內的異常表達[J].中華眼科雜志,2000,36(5): 372-374.
[4]李淑琳.翼狀胬肉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眼科研究,2009,27(3):248-252.
[5]薛季成.從地理分布看翼狀胬肉與紫外線之關系[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附眼科手術,1986,8(3):153-156.
[6]李秋明,鄭廣瑛.眼科應用解剖學[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27-29.
[7]姚春嬌,劉新.翼狀胬肉的治療進展[J].國際眼科雜志,2008,8(9):1898-1901.
[8]吳展玉.羊膜在保留球結膜翼狀胬肉切除術中應用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05,9(8):680-681.
[9]羅忠貴,楊為中.新鮮羊膜移植治療復發(fā)性翼狀胬肉臨床療效[J].廣東醫(yī)學,2005,26(5):658-659.
[10]覃冬菊,王雪飛,韓勇娟,等.翼狀胬肉切除聯(lián)合球結膜下生物羊膜移植的初步研究[J].國際眼科雜志,2009,9(9):1822-1824.
[11]沈 璽.人羊膜移植治療眼表面疾患[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1999,17(11):651-653.
[12]梁軒偉,嚴燦榮,廖海蘭,等.新鮮羊膜球結膜下移植治療翼狀胬肉[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附眼科手術,2005,27(2):119-121.
[13]張月梅,劉永琦,吳建軍,等.羊膜移植與角膜緣上皮移植治療翼狀胬肉的 Meta 分析[J].循證醫(yī)學,2009,9(6):368-372.
[14]鄭 霄,趙剛平,梁先軍,等.翼狀胬肉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與羊膜移植的比較[J].國際眼科雜志,2005,5(1):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