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東方重工有限公司 技術部,江蘇 靖江 214521)
船舶在營運過程中,其裝載情況是經常變化的,由此引起的船舶浮態(tài)和穩(wěn)性變化都可以依據“典型裝載手冊”(以下簡稱“手冊”)進行詳細計算,但手冊一般僅提供幾個典型裝載狀態(tài),其余的裝載狀態(tài)均由“手冊”中提供的公式推算。在裝貨過程中,合理安排裝貨程序,有利于保證船體自身安全,防止局部過載導致危險發(fā)生。“貨艙傾斜表”一般作為“手冊”的補充內容,方便管理裝貨程序,預估裝載后船的浮態(tài)。
參考某型散貨船的“貨艙傾斜表”(“Cargotrimming table”),并加以適當取舍、精簡,其重點放在吃水高度1 m范圍內,為使用者提供了直觀、友好的表格界面。為使其更好地適用于其它同類型的船舶,可錄入EXCEL表里,各個數(shù)據格內都用函數(shù)關聯(lián),只要填入已知數(shù)據,即可得出結果。
為方便裝貨管理人員識讀,表格形式應該簡潔明了,設計表格形式見表1。
表1 貨艙傾斜表界面
該表主要用于裝載一定噸位后,計算艏艉吃水的變化。為得到比較準確的結果,一般吃水高度變化以1 m調整,任一艙室增加100 t艏艉吃水變化的量值。這樣做的好處是:即使裝載不一定是整數(shù)噸位,但用線性比例方法可以推算出準確的艏艉傾斜量。選擇1 m范圍,是依據靜水力表的計算決定的,精度完全足夠。靜水力曲線計算參考的水線一般都是按1 m遞加的,編制此表的數(shù)據來源是“手冊”中的靜水力表。
散貨船能裝載的艙室不僅僅是貨艙,也包括壓載艙,這些艙室在列表中都有反映。反映艙室情況最全面的是“艙容圖”,但此表僅需要2個重要參數(shù),艙容體積與距船舯長度,將2個參數(shù)作為表頭,平均吃水變化值是表格的內容。
圖1是某散貨船的載重線與水尺標記圖,船上裝載100 t只要不是船舯就會形成縱傾力矩,所以平均吃水變化需要分成艏、艉兩部分。
圖1 載重線與水尺標記
在船上任意位置裝載或卸除小量載荷后,將會引起船舶的重心位置和吃水改變;又由于吃水的改變而引起穩(wěn)心和浮心坐標的變化,從而使船的初穩(wěn)性高度改變,并產生橫傾和縱傾。為了使問題簡化,僅在水線面漂心的垂直線上進行討論,把對縱傾的計算簡單地概括為:用船的自重產生縱傾力臂除以每厘米縱傾力矩,即可以求出縱傾的高度差△T。
式中:LCG——任一艙室或貨艙的重心到舯橫剖面的距離;
LCF——浮心距舯距離;
W——增加重量,可以取整值,例如:100、200 t等,前提條件是設定船舶處在正浮狀態(tài);
MCT——每厘米縱傾力矩。
另外:LBP——兩柱間長度,可以由船的基本數(shù)據表查出;
D——每一處的基本高度,指2、3m…;
TPC——每厘米吃水噸位。
如果LCG與LCF在船舯的向艏為“﹢”,否則為“-”。
上述數(shù)據可以從“完工典型裝載手冊”中的靜水力表查出。依據力矩平衡原理,通過縱傾力矩的變化計算各項如下。
新的吃水,DNEW=D+W/TPC/100;
LCG與LCF的距離,L=LCG-LCF;
縱傾變化,△T=W×L/MCT/100;
艉吃水變化量,ΔDAFT=D-DAFT;
艏吃水變化量,ΔDFWD=D-DFWD。
將得到的數(shù)據分別填入對應的表格中即可。
該表格中需要計算的數(shù)據,具備都使用同一公式的特性,可以利用EXCEL強大的表格功能來簡化計算過程,提高計算精度。首先應該理順表格的關系網絡(見圖2),然后寫入函數(shù)表達式,最后查靜水力表得出結果。
在新船完工后,需要通過傾斜試驗測量船舶實際重量及重心,并用作完工裝載計算的重要參數(shù)。整個試驗過程消耗的工時及輔助材料費用很多,每家船廠都要求一次成功,但影響試驗結果的因數(shù)很多,如何控制試驗進程,在船級社與行業(yè)標準中都有試驗程序和方法,但是沒有詳細論述計算過程,試驗人員可能理解不夠,無法控制試驗要點,導致試驗時間延長,甚至二次試驗。依據筆者多次試驗的經驗,對試驗結果影響最大的還是船舶狀態(tài)計算。本文論述的計算過程可以用于船舶傾斜試驗或空船試驗大綱,對試驗時的浮態(tài)進行計算。
圖2 EXCEL 中的數(shù)據關系網絡圖
船舶在水中一般處于艉傾狀態(tài),若艏艉吃水高度差超出1%船長即不符合試驗要求,因此需要計算液艙壓載狀態(tài)。力矩平衡是通用的方法,將試驗時的船舶的重量力矩統(tǒng)計清楚,液艙依據艙容表計算,空船的理論重心可以查閱裝載手冊。其中縱傾力矩計算是預測艏艉吃水的關鍵。
為了將貨艙傾斜表更好地應用于船廠的出塢計算,僅僅知道艏、艉柱處的吃水增量是不夠的,此表格就需要再精確一點,可以調整一下內容形式。以間隔一定肋位,來求取傾斜高度變化,見表2。表中第1列為肋位號,間隔為5個肋位;其余列為每隔0.5 m,且分為艏、艉兩列,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數(shù)據的準確性。
上述修改過的數(shù)據表,經過接船方的技術代表的比較,最終確定加入“手冊”中,并得到船級社認可。在出塢狀態(tài)計算時,由船上任意位置的重量變化,都可以精確得出對吃水高度的變化。
表2 改進后Cargo trimming table的界面
船舶在正常狀態(tài)下,已知船舶即將裝載的情況,可以通過上述數(shù)據表,準確查出該船的浮態(tài);在研究整個計算原理后,可以推廣至船廠的出塢船舶浮態(tài)、傾斜試驗的船舶狀態(tài)計算;還可以用于試航過程,配置符合測速要求的船舶壓載方案。在船舶的完工穩(wěn)性資料中,“手冊”綜合了船舶靜水力表、邦金曲線表、完整裝載穩(wěn)性計算、靜水力彎矩、剪力校核等,對船廠有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