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愛平
(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湖南長沙,410115;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湖南長沙,410205)
貝蒂?弗里丹作為現(xiàn)代西方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著名代表之一,其基本立場是西方自由主義天賦人權觀念在女性群體中的擴展,即近代西方占主導地位的社會正義觀念。在貝蒂?弗里丹看來,在一個公平的社會中,每一個成員都應得到發(fā)揮自己潛力的可能性,男女兩性應當擁有同等的競爭機會。盡管近代西方女性主義運動為女性爭取了一定權利,但在貝蒂?弗里丹所生活的美國社會,性別歧視仍然充斥著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女性很難真正獲得與男性平等的權利。源于個人的生命體驗以及對女性的關懷和人類現(xiàn)實生活體制的關注,貝蒂?弗里丹深入社會作了廣泛的調查,并考證了大量文獻資料,將畢生的精力投入到為改變現(xiàn)存社會各種不公正狀況的斗爭之中。貝蒂?弗里丹在其1963年出版的代表作《女性的奧秘》中批駁了社會對女性的種種性別歧視和偏見,這些歧視和偏見使大量的美國女性籠罩在女性奧秘的光環(huán)之下,她們把自己局限于家庭主婦和母親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她們放棄了教育和職業(yè)的愿望,從而拒絕了發(fā)展自己身份的機會,最終導致了婦女及家庭的種種問題。對此,貝蒂?弗里丹提出了最嚴厲的控訴,并且強烈呼吁女性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干,斷然否決女性的奧秘,努力戰(zhàn)勝各種性別歧視和偏見,堅持從事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以便使自己獲得新生。從而,貝蒂?弗里丹為我們提供了正義理想社會的構想,在這樣一種社會中,女性享有和男性一樣同等的社會權利,并在與男性平等競爭中實現(xiàn)其全部的潛能。此后十多年的思考,加之隨著美國社會新問題的出現(xiàn),貝蒂?弗里丹于1981年出版了《第二階段》,提出第一階段的任務已經完成,接下來必須向第二階段前進。貝蒂?弗里丹于是提出了不同于第一階段的正義社會構想,在貝蒂?弗里丹看來,第二階段社會必須像重視“男性氣質”一樣重視“女性氣質”,女性不必否認她們與男人的差異,而要擁抱自己的女性氣質。在1991年出版的《生命之源噴涌》中,提出了更趨成熟的雌雄同體的正義理想社會。當前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盡管男女平等早已作為社會的一項基本國策在法律上得以確立,但這僅僅只是形式的平等,現(xiàn)實生活和工作中實質上的不平等依然存在,而性別平等是實現(xiàn)公平正義的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力量源泉。借鑒貝蒂?弗里丹對性別歧視的批判及正義社會的構想,對解決當前中國性別領域存在的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在《女性的奧秘》一書中,貝蒂?弗里丹揭示了當時女性的奧秘籠罩下的大部分婦女的生活:“她們唯一的夢想就是當無可挑剔的賢妻良母;最大的奢望就是生五個孩子并擁有一幢漂亮的住宅,她們唯一的奮斗就是找到中意的丈夫并保持穩(wěn)定的夫妻關系?!盵1](4)幸福的家庭主婦已經成為年輕的美國婦女夢想的形象,作為主婦和母親,她們眼中只有丈夫、孩子和家庭,生活在男人的世界里,被作為男人完善而平等的伴侶而受到尊重,她們可以隨意選購汽車、衣服和家用設備,可以逛想逛的超級市場,可以應有盡有地擁有她們夢寐以求的東西。但是她們真的幸福嗎?貝蒂?弗里丹一針見血地指出:“當她整理床鋪時,當她去商店買日常用品時,當她選配沙發(fā)套子時,當她跟孩子們一塊兒吃花生醬夾心面包時,當她開著汽車去接童子軍的小家伙們時,當她夜里躺在丈夫身邊時,她甚至不敢在心里對自己發(fā)出無聲的詰問:‘這就是生活的全部嗎?’”[1](1)貝蒂?弗里丹經過廣泛的調查后發(fā)現(xiàn),真正成為“幸福的家庭主婦”后,在無數(shù)女性身上出現(xiàn)了“無名的問題”,她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著無盡的困惑和極度的空虛苦悶,伴隨著精神上的痛苦,美國婦女的健康狀況也每況愈下。
什么原因導致如此眾多受過教育,能夠發(fā)現(xiàn)并創(chuàng)造未來的美國婦女又重新回到家里,并在家務和生兒育女中尋求更大的意義呢?貝蒂?弗里丹陷入了深思之中。在貝蒂?弗里丹看來,愛情、家庭和孩子對女性來說的確不能忽視,但卻并不構成她們生活的全部。貝蒂?弗里丹進一步指出:“為什么婦女非得接受這一副殘缺不全,只反映一半生活的畫面呢?為什么她們就不能在整個人類的命運中享有自己的一份呢?為什么婦女們得努力使家務活具有更重要的意義,而不是像昔日的美國婦女跟她們的丈夫一起沿著邊界進發(fā)一樣,在她們自己的時代也沿著邊界進發(fā)呢?”[1](57)
貝蒂?弗里丹認為,這一切不平等的現(xiàn)象都是由社會文化、教育和法律所造成的。當時的社會文化告訴人們:“女人的最高價值和唯一使命就是他們自身女性特征的完善;它告訴人們,縱觀其歷史,西方文化中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低估了這種女性特征的價值;它又告訴人們,這種女性特征非常神秘,非常接近人類生命的創(chuàng)造和起源,是一種直覺的東西。所以,人為的科學或許永遠也無法理解它。但是無論是多么特殊,多么不一致,女性特征絕不比人的本性低下,在某些方面,或許還要優(yōu)于后者,女性的奧秘告訴人們,過去犯的錯誤和女人遇到的麻煩的根源就在于女人妒忌男人,力圖跟男人一樣,而不是認識到她們自己的本性,這種本性的完美,只存在于男人主宰一切、女人在性方面溫順服從和對孩子施加的母愛之中?!盵1](30)貝蒂?弗里丹進而指出:“我們的文化中,婦女發(fā)展已經被阻止在生理的水平,在很多情況下對她們來說,除了愛和性滿足的需求之外,沒有任何高層次的需求。甚至連自尊、自重以及受到他人尊重的需求——‘對于力量,取得成就,對于勝任,精通和競爭,對于面對這個世界的自信,對于自立和自由的愿望’——婦女的這種需求還沒有被清醒地認識到?!盵1](375)對美國的婦女來說,女性的完美,就只存在唯一的一種定義,即主婦加母親,女人的天職就是家庭。因此,如果女性追求事業(yè)上的成功或接受高等教育,就會導致女子的男性化,這種情況會因女性的丈夫得不到性滿足而產生極其危險的后果,進而還會對家庭,對依附于家庭的孩子,對婦女的能力等都形成威脅。于是,在整個社會,“女性主義者”和“事業(yè)型女性”等詞匯都成了輕侮的字眼。也正因為此,事業(yè)型女性開始困窘不安,以為自己正在喪失女性特征。
社會文化的渲染,加之美國教育家、商家和各種傳媒對一個個快樂滿足的家庭婦女形象全力以赴的塑造,使得當時美國的年輕女性既不關心國際國內大事,也不關心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她們僅僅只是努力使自己的人生符合幸福的家庭主婦的形象。在學校,老師們并不是為女性打開一扇通向新天地和廣闊世界的窗子,而是教育她們退到家庭和孩子的狹小空間中。專家們熱情地贊揚女性特征,并告誡婦女,她們的本分就是要努力成為賢妻良母,真正具有女性特征的女子不會去追求自己的事業(yè),接受高等教育,享受政治權利,女性們所要做的一切,就是找丈夫生孩子,并為此付出畢生的精力。貝蒂?弗里丹指出:“有些教育工作者鄭重提議,四年制學院和大學再也不要錄取成年女生了,在日益嚴重的大學危機中,教育更加迫切需要培養(yǎng)男性青年去從事原子時代工作,而將女性青年培養(yǎng)成家庭主婦?!盵1](10)這樣,在女性面前只有情感和性的尋求而沒有通向取得成就、地位、身份的道路,美國女青年毫無事業(yè)心,結婚年齡也越來越小,女學生們也紛紛輟學。在對幸福家庭主婦形象的尋求中,女性慢慢喪失了自我。
因此,貝蒂?弗里丹認為,女性作為妻子和母親的社會角色塑造出來的快樂、滿足、幸福的家庭主婦的形象限制了女性人格的發(fā)展,使女性自幼就產生了把自己的一生寄托于家庭和婚姻關系的意識。她們從事著本質上缺乏有形結構和酬勞制度的重復瑣碎的家庭工作而被排除在“創(chuàng)造性勞動”之外,無法和男性一樣從事公共領域的活動,這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女性智力的發(fā)展,使她們處于從屬地位。
在貝蒂?弗里丹看來,實現(xiàn)男女平等的途徑就是讓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及進入職業(yè)領域,對家庭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并加強國家干預。
貝蒂?弗里丹在批駁了弗洛伊德關于上帝賜予婦女的不可更改的本性確定了她們是低劣的錯誤觀念后,指出:“婦女地位的低下,是由她們缺乏受教育的機會和被禁錮在家庭內造成的?!盵1](120)因此,要使女性獲得與男性平等的地位,貝蒂?弗里丹認為,“教育,唯有教育,才挽救了,并且能繼續(xù)挽救美國婦女,使她們從女性奧秘的極大危險中脫身出來?!盵1](372)貝蒂?弗里丹進一步指出:“最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本人應當去‘否決’女性的奧秘,并且正是這一切事實,即教育婦女唯一的要點就是教育她們竭力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婦女們并不需要學習‘婚姻與家庭’的課程去嫁人理家;她們并不需要學習家庭管理課程去操持家務。然而她們需要學習科學以便在科學中有所發(fā)現(xiàn);需要學習過去的思想以便萌發(fā)新的思想;需要學習社會以便在社會中開拓。……必須教育婦女取得一種新的整體角色?!盵1](382)只有高層次教育的體驗才能使婦女對家庭主婦這一形象說一聲“不”,并正確地對待家務勞動,即不把家務勞動視為一種事業(yè),而是視為必須高效率的盡快完成的事,從而揭開蒙在婦女頭上的女性的奧秘的神秘面紗。在貝蒂?弗里丹看來,只有當教育是新的生活計劃中的一部分,而且要使其在社會中真正發(fā)揮作用的時候,教育才是解決男女不平等問題的鑰匙。為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必須廣泛地、盡可能做出各種努力,牧師、雜志編輯、市場操縱者、指導顧問都應做出努力,制止早婚趨勢,打消少女們滋長的“只想做一名家庭主婦”的念頭,堅持要父母親和教育工作像給男孩子灌輸讓他們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生活目標一樣,從孩提時代開始就以同樣的注意力堅持讓女孩子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力。
女性的奧秘已經成功地把成千上萬的美國女性活生生地埋葬了,于是,貝蒂?弗里丹號召女性從“幸福的家庭主婦”的光環(huán)中走出來,繼承先輩的事業(yè),為婦女解放而斗爭。貝蒂?弗里丹指出:“對婦女,猶如對男人一樣,要發(fā)現(xiàn)自己,要了解自己也是一個人的唯一方式,就是從事自己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盵1](359)因為只有在工作中,一個人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并從而證實自己,才能確定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及對自己的意識。工作的意義“不僅是作為一種生物生存的手段,而且是自我賦予的方式和自我超越的方式,是人類自我和人類發(fā)展的創(chuàng)造”[1](347)。因此,為了獲得與男人同等的權利,婦女必須努力尋找與自己實際能力相一致的職業(yè),發(fā)展需要正規(guī)教育和培訓的終身志趣和目標,因為,婦女只能在對社會有價值的工作中即通常社會賦予報酬的工作中才不會迷失自我。盡管這可能是長期的、困難的、甚至是痛苦的過程,但在貝蒂?弗里丹看來,女性只有自己拿出一種超越生物的力量,超越家庭狹窄的圍墻的力量,并且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才能夠走出陷阱,真正地找到作為妻子和母親所應該擁有的滿足。
由于時代的變遷以及女權運動中各種社會弊端的出現(xiàn),貝蒂?弗里丹意識到女權運動要想繼續(xù)前進,就必須做一些調整,于是,她一改《女性的奧秘》中追求“同樣的平等”的觀點,轉而追求“差異中的平等”。在其1981年所著的《第二階段》中,貝蒂?弗里丹主張社會只有像重視“男性氣質”一樣重視“女性氣質”,女性才有可能取得和男性的平等。為此,她明確提出國家必須加強干預:一方面,國家必須提供平等的架構以清除阻礙女性進步的法律和社會經濟障礙,以便她們能自由地追求她們的目的,另一方面,國家必須制定保護甚至是優(yōu)待女性的立法和政策,以補償過去女性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因此,在貝蒂?弗里丹看來,不論在教育、就業(yè)還是在家庭責任上,女性和男性是平等的。女性應該接受教育,并且從事各種生產和社會工作,而且家務也應該被看作社會生產的組成部分,同時,應該認識到男性與女性存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現(xiàn)實的差異,從而加強國家干預,只有這樣,女性的自由和解放才有可能,男女兩性的平等才能真正成為現(xiàn)實。
在1963年出版的《女性的奧秘》這一影響一代美國女性生活的代表作中,貝蒂?弗里丹認為,婦女要獲得真正的解放,“首先必須成為跟男子平等的人”。[1](74)她們要努力證實女人也是人,女人并不像傳統(tǒng)文化和教育家及大眾傳媒所宣揚的是一面被動的、只反映外在的鏡子,是一件裝有花邊但毫無用處的裝飾品,是一種沒有思想的動物,是一種聽憑別人擺布的東西。女人和男人一樣,也有心靈,也有人的需求。貝蒂?弗里丹因而指出:“關于完善而自由的人,女權主義者們只有一種樣板、一種形象、一種視野,那就是:男人。因為直到最近,只有男人(盡管不是所有的男人)才有足夠的自由,受到必要的教育,去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能力,去發(fā)現(xiàn),去開拓,去創(chuàng)造,去為子孫后代制定新的前景。只有男人才有選擇的權利,具有形成社會生活中重大決策的自由。只有男人才有戀愛和享受愛情的自由,才有按他們對上帝的看法,確定問題的是非曲直的自由?!盵1](76)因此,要達到與男人的平等,女人就必須同男人一樣,與男人獲得同樣的權利和自由。
在1981年出版的《第二階段》中,貝蒂?弗里丹認為,經過長期不懈的斗爭,女權運動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取得了一部分的平等權利,第一階段的任務——為美國女性爭取工作權和教育權——基本已經完成。但隨著大量婦女走入職場,現(xiàn)實社會中的歧視和偏見依然存在,婦女也沒有得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相反,由于工作和家庭的雙重負擔,她們陷入惶惑、痛苦、不安與焦慮之中。貝蒂?弗里丹于是提出了必須開始談第二階段。在此階段,貝蒂?弗里丹提出了有別于第一階段的正義理想社會構想,在這樣一種社會中,男女兩性不再是敵人,而是合作伙伴。為便于與男人平等工作,女性不必否認她們與男人的差異,相反,只有張揚女性的氣質,讓女人成為女人,肯定女性對家庭和孩子的責任,社會像重視男性氣質一樣重視女性氣質,女性與男性才能真正實現(xiàn)平等。貝蒂?弗里丹指出:“第二階段,單單從女人的角度,以和男人隔絕的人格及平等,是看不見的。第二階段,意味著和家庭一起面對新的現(xiàn)實,兼顧關愛和工作的最新現(xiàn)狀。第二階段,甚至也許不僅僅是女性運動,男人在第二階段也至關重要。第二階段,必須是一場超越以往的斗爭,它不再是要求體制給與平等權利的斗爭。第二階段將要重新構造體制,改變權利自身的性質?!盵2](14)
第一階段的正義理想社會無視性別差異,要求女性必須隱藏自己的女性特征,以和男人等同的方式獲取平等。這種忽視兩性事實上的性別差異的正義構想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由于其仍然是以男性發(fā)展為范型,號召女性走入男性世界,它不僅改變不了女性的從屬地位,反而使女性淹沒在男性世界中。第二階段的正義理想社會突出強調必須尊重男性與女性的差異,認為女性與男性在本質上是不同的。男女兩性的差異不應該成為女性處于第二性的原因,社會應該像重視男性氣質一樣重視女性氣質。這一階段的社會正義構想雖然認識到了男女兩性在心理和生理上存在的事實上的差異,但同樣不能帶給女性真正的解放。這種強調性別差異的觀點在很多女性主義者看來會鞏固那種把女性看成是男性的天然依附者的思維模式。經過不斷地思考與理論的創(chuàng)作,貝蒂?弗里丹在 1991年出版的《生命之源噴涌》中,提出了更趨成熟的雌雄同體的正義理想社會。在貝蒂?弗里丹看來,正義的理想社會不是要一味地張揚女性氣質,而是要將男性氣質與女性氣質融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在尊重女性氣質的基礎上,同時將男性氣質吸收到女性氣質中,把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中最好的東西體現(xiàn)出來,從而主張多重人格類型的發(fā)展。因而,貝蒂?弗里丹在追求女性平等權利的過程中向我們印證了更為現(xiàn)實、成熟的平等觀:平等的要求不僅僅只是擁有平等的機會去追求男性規(guī)定的角色,平等的要求同時還包括:女性應有平等的權力去創(chuàng)造可由女性規(guī)定的角色,抑或去創(chuàng)造男女兩性都愿意平等追求的非性別角色。
貝蒂?弗里丹通過對性別非正義的根源及解決性別正義的途徑等問題的研究,在其思想的不同階段提出了關于正義社會的種種構想,這些構想經歷了一個從普遍平等愿望到性別差異的確證,即從要求女人獲得與男人同等的競爭機會、權利和自由到肯定女人與男人的性別差異、再到消融男性與女性性別差異的過程。貝蒂?弗里丹第一階段關于與男性完全同一的平等追求對女性來說未必就是正義的。因為在這一階段,貝蒂?弗里丹以男性作為標準,認為平等就意味著相同,正義的社會就是女性追求男性所追求的東西,從而達到與男性絕對同一的社會,但在實際社會生活中,相同是相對的,差異卻是絕對的。因此,這種無視性別差異的同一性平等所帶來的僅僅是形式上的平等,對女性來說這不是正義而是非正義,因為它并沒有使性別差異成為女性無需付出代價的事,相反,卻使女性在社會生活中面臨諸多的問題。貝蒂?弗里丹在第二階段雖然認識到了男女兩性在心理和生理上存在的事實上的差異,但同樣不能帶給女性真正的解放,因為這種強調性別差異的觀點在很多女性主義者看來不僅會鞏固那種把女性看成是男性的天然依附者的思維模式。更加重要的是,她將平等與差異置于完全對立的地位,從而試圖通過減少甚至消除差異而達到平等,而且,此階段對差異的認識還僅僅限于男性與女性之間,忽略了女性之間,階級之間以及種族之間等的差異。貝蒂?弗里丹第三階段關于雌雄同體的正義構想盡管較前兩個階段更趨現(xiàn)實與成熟,但也同樣暴露了其試圖消弭男女兩性差異的傾向。由此可見,無視性別差異和重視性別差異以及消弭兩性差異的正義構想都不會給女性主義帶來既能包容女性也能包容男性的正義社會。平等不一定是正義,不平等也無未必就是非正義。正如喬?薩托利指出:“一方面,平等表達了相同性含義,另一方面,平等又包含著公正。”[3](283)在喬?薩托利看來,平等作為一種社會理想和價值目標,具有兩個方面的基本含義:一是相同性,二是正義性。平等的相同性含義指的是人們在某些方面應該受到同等的對待。平等的正義性含義是指只有正當、合理的平等才是社會理想的平等?,F(xiàn)代平等問題是指平等的合理性、正當性問題。貝蒂?弗里丹之后的后現(xiàn)代西方女性主義在反思的基礎上致力于追求一種基于差異性的公正平等,即平等并不意味著消除差別,而是承認在平等的自由權利的基礎上,允許人們在經濟、政治等各個方面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合理差別。
貝蒂?弗里丹將性別非正義視為社會造成的而不是自然形成的思想無疑是深刻的,她對實現(xiàn)性別正義途徑的思考也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其正義論構想中所提出的許多問題和觀點對處于轉型時期的中國具有重大的意義,從而引發(fā)我們對性別平等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為我們當今和諧社會建設中的正義理念及實踐開闊思路。當前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雖然男女平等早已作為社會的一項基本國策在法律上得以確立,但這僅僅只是形式上的平等,現(xiàn)實生活及工作中性別歧視、性別偏見依然存在。和諧社會的核心價值理念就是社會公平和正義,兩性間的平等及和諧發(fā)展是社會公平內容中的應有之義,因而,性別平等是實現(xiàn)公平正義的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力量源泉。從而,性別正義成為中國現(xiàn)實需要的社會正義訴求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維度。貝蒂?弗里丹對性別歧視的批判及正義社會的構想,有助于解決當前中國性別領域存在的種種問題。
[1]貝蒂?弗里丹.女性的奧秘[M].廣州: 廣東經濟出版社, 2005.
[2]貝蒂?弗里丹.第二階段[M].江蘇: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7.
[3]羅予超.政治哲學—對政治世界的反思[M].長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