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先生曾在《掌聲與決議》中寫道:
“看多了蘇聯(lián)歷史上的檔案,掌聲兩字在我眼前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如此頻繁……其頻率大概只有電腦才統(tǒng)計得出來。領導人講話的記錄稿上,到處都是‘掌聲’。每一段,甚至每隔幾句都用黑體字注明:‘掌聲’。尤其領導人發(fā)出呼吁,喊口號或講話結束時,那就是‘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暴風雨般的掌聲’,‘全場起立,高喊烏拉,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我終于明白了一件事,這里的掌聲并不是兩掌相擊發(fā)出的聲音。在這許許多多而又雷同一致的會議上,掌聲成了一種工具,或者說是一種工具發(fā)出的聲音?!?br/> 絕對的權力需要絕對的“擁護”作底氣,絕對的統(tǒng)攝需要絕對的“一致”作護身。這經(jīng)久不息、暴風雨般的掌聲所浮載的,不是別的,正是虛假的肥皂沫真理,泡泡吹出的滿分。
可政治家偏偏迷信這圓滿,迷信這虛構的蜃景,迷信這荒唐的民意測試。他要看到一張張雷同的答卷,填滿預期的“標準答案”——那答案從不保密,更無須動腦筋,只要懂點利害常識和為臣之道即可。
雖然此掌聲與心靈無關,全然工具所為,類似蜂箱、擴聲器和電子合成的音效,但政治家要的就是這陣勢,這排山倒海般的群嘯和震耳欲聾的音量,令之陶醉不已,除了壯膽,更為唬人,震懾異己。
泡沫環(huán)境中,靈魂的視力最差,仿佛洗衣機里的衣物,彼此難辨,沒有方向、形狀和顏色……你很難想象,在同一地點,單就歡騰程度和分貝值,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二十二大”上所迎接的掌聲——與斯大林消受幾十年的“經(jīng)久不息”“暴風雨般”——有何二致?
苦難的俄羅斯學會反諷與自嘲了。據(jù)羅伊?麥德維杰夫回憶:1991年末,當蘇共工作人員最后撤離中央大廈時,樓下自發(fā)匯集了成千上萬“歡送”的民眾。當他們神情黯淡走下臺階,人群自動閃出一條寬闊的夾道,無數(shù)唾沫啐在那條道上……
多么諷刺的場景,昨天的“一致?lián)碜o”和今日的“一致背叛”,儼然一枚硬幣的正反面,拋得越高,賭得越險,摔得越重。這是靈魂對泡沫的反抗,“一個指頭”與“九個指頭”、舌頭與“壓舌板”的較量,更是人對自身尊嚴的一次檢閱和展示。
在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的自傳《見證》中,有個細節(jié),關于他的一位女同事,鋼琴家尤金娜。其英勇使之堪稱“活著的烈士”。她是個傳奇,她創(chuàng)造了一個敢死隊員不死的奇跡。
據(jù)說斯大林被發(fā)現(xiàn)呼吸停止時,唱機上還放著尤金娜演奏的莫扎特協(xié)奏曲,這是他最后的聆聽。領袖本人極喜愛尤金娜的作品,稱贊她是天才,為感謝那雙奇妙的手對領袖耳朵的滿足,曾派人送去一個紙袋,里面裝著兩萬盧布。很快,尤金娜回了信:“謝謝您的幫助,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我將日夜為您祈禱,求主原諒您在人民和國家面前犯下的罪。主是仁慈的,他會原諒您。我把錢給了我所參加的教會。”
這封自取毀滅的信抵達了斯大林的病房。上帝都以為再也聽不到尤金娜的琴聲了。誰知,領袖看完后默默放到一邊,沒作任何指令。
尤金娜竟在領袖死后還活著,或許僅僅因為,在對方眼里,她那條小命遠遠抵不上她那雙手,這雙手對于領袖的耳朵,實在太重要了。她以“人”的名義,解放了自己的舌頭,先將“壓舌板”喂了狗。
讓人成為真正之人,讓舌頭成為獨立的舌頭,自己做主的舌頭——而非和“壓舌板”疊一起的舌頭,嚼白沫的驢馬們的舌頭。親愛的人,伸出你的舌頭看看吧。寧肯不要了舌頭,寧肯空空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