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視力僅有0.02的女人,憑著對生活的熱愛,創(chuàng)造了無數傳奇。她是我國第一位女盲人鋼琴調律師,跆拳道晉級到黃帶,喜歡滑旱冰、開卡丁車,她的畫在日本獲獎并拍賣出不菲的價格;她還是北京一家公司的CEO,就連2012年春晚舞臺上那架大鋼琴,都是請她調的音!名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被《時代周刊》評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今天,陳燕又被西方人賦予了一個很酷的名字——
姥姥讓她成為鋼琴調律師
在電視劇《霍元甲》中,陳真用黑布蒙上眼睛與日本高手決斗的場面,雖然很精彩,但總讓人感覺“不靠譜”??墒牵?012年1月下旬,記者在北京一家跆拳道館看到陳燕與人對決時,更是大吃一驚。只見她出手敏捷兇悍,爆發(fā)力極強,連續(xù)進攻,直到把對手打蒙。要知道,她可是一位先天失明的人!
今年37歲的陳燕生于河北容城,在北京長大。她3個月大的時候,被診斷為先天性白內障,即使做了手術,視力也達不到0.1。父母承受不了打擊,決定拋棄她,姥姥卻堅持收養(yǎng)了她。按照國際標準,視力低于0.2且不能校正的人被視為盲人。而陳燕的視力只有0.02。她一次次地撞到墻上、樹上,跌倒在地上、溝邊,姥姥從不扶她,而是鼓勵她自己爬起來。
姥姥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了培養(yǎng)陳燕,卻付出了超人的心血和智慧。姥姥告訴她,什么聲音都有反射音,走路的聲音能反射回來。前面有沒有路,聲音是不一樣的。開始陳燕不懂,后來就熟悉了。其間,姥姥給陳燕增加了一些輔助訓練,例如,把面值不同的硬幣丟到水泥地上,然后問她是幾分錢。硬幣掉到地上會滾,姥姥不許陳燕在地上摸,而是讓她一次到位地去拿。
4歲時,憑借靈敏的聽覺,陳燕竟可以自由活動了。姥姥似乎忘了她是盲人,竟然吩咐她自己拿錢去買冰棍、坐車、上公園。馬路上人來車往,可姥姥不管,她說:“不要認為自己是瞎子,更不要拿棍子探路!”
后來陳燕就有了一套穿越馬路的方法——跟著別人走,因為正常人不可能往車上撞。車從自己的左邊過來,她就站在過馬路的人的右邊;車從右邊來了,她就換到人群左邊,一步不落地跟著。
陳燕學過很多樂器。1990年,中國引進了歐美最先進的鋼琴調律技術,當時在北京盲校學習的陳燕選擇了鋼琴調律班。鋼琴內部的零件多達8000多個,不僅要知道所有零件的分布,還要熟練掌握拆裝和維修,這對一個雙目失明的人而言,困難可想而知。
為了練出一雙靈巧的手,陳燕每天泡在鋼琴邊,仔細摸,用心記。為了把各個零件的位置調得絲毫不差,她就練習穿針引線。許多正常人都很難穿過的細小針眼,陳燕卻能一穿就過。
學修琴的基礎是工藝課,要學習把一塊木頭用刨子刨平,用鉆打眼,把釘子垂直釘進木頭里不能歪。制作一組鋼琴鍵,必須和真的一樣。在工藝課上,陳燕常被自己扎得到處是傷。經過4年的苦練,畢業(yè)時,陳燕對鋼琴所有的零件掌握得分毫不差,能及時發(fā)現影響音準的零件,妥當地排除每一個細小的故障,調出正確的音律。這一年,她22歲,有幸成為中國第一位女盲人鋼琴調律師!
不久,姥姥去世了。彌留之際,姥姥握著陳燕的手說:“你從小到現在,無論走到哪兒,姥姥都跟在你后面,從來沒有離開過你,你摔跤,我在后面哭;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提著一顆心;你被人欺負,我暗自傷心……”奔涌的淚沖掉了所有的委屈,陳燕的內心只留下了感激,因為姥姥的“無情”,陳燕早就不再是“瞎子”。
有了好工作還要開公司
陳燕畢業(yè)后,首先去一家鋼琴生產廠找工作。應聘時,陳燕拿出工具,熟練地調完了一臺琴,廠長當即宣布她被錄用了。在這家鋼琴廠,陳燕很快打開了局面,師傅們看到她所掌握的是當時較先進的流行于歐美的技術,比傳統方法的精確度提高了許多,紛紛要求她傳授技藝,陳燕總是毫無保留地教授他們。
但好景不長,陳燕因為一次意外事故造成骨折,在醫(yī)院里躺了半年,她失業(yè)了。身體恢復后,她又去很多家琴行找工作。那時候,沒有人相信一個盲人能把鋼琴調好,所以沒有一家琴行敢用她,甚至連試調機會都不給。但陳燕不氣餒,她身懷絕技,不怕沒人要。
一天,陳燕去了一家很大的琴行,經理讓她調一臺破琴。那架琴破得太厲害了,要修的地方太多,最明顯之處就是琴鍵高低不平,低處得用紙墊起來。這事說來容易,可對一個盲人來說,做起來就難了。近3小時后,這架破琴被陳燕修好了。琴行老板全面檢查一番后說:“沒想到你這么小的年紀能調出這么準的琴,明天來上班吧!”
這本是個喜訊,但陳燕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來應聘時,她沒敢告訴經理自己是盲人。此刻,她心里猶豫著:不說出真相,以后若去用戶家調琴,我要找不到路怎么辦?當她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說出這一切時,經理愣了半天才說:“你是盲人?你先把北京的各個街道熟悉一下,如果沒問題,一個月后來上班?!?
經過種種努力,陳燕終于摸清了北京市的大街小巷。在為用戶上門服務時,她總是先把鋼琴調好,再告訴用戶自己是盲人。這個辦法很奏效。更讓她欣慰的是,人們開始慢慢接受她這個盲人調律師了。
有一次, 陳燕去用戶家調琴,對方是一個20多歲的女孩。得知陳燕是盲人之后,女孩非常驚訝:“你會彈琴嗎?”陳燕便給女孩彈了一首《土耳其進行曲》。琴聲剛落,女孩哭了起來。陳燕一時不知該怎么安慰女孩。女孩感動地說:“真沒有想到,你不僅調琴調得好,還能彈這么動聽的曲子,我真是自愧不如!”
原來如此!陳燕放心了,和女孩聊了起來。得知女孩是跆拳道教練之后,陳燕高興地說:“您能收我當學生嗎?”對方很驚訝:“你眼睛看不見,怎么能學這個呢?”陳燕說:“如果您能收下我,我一定能學會!”女孩把陳燕帶到了道館,向學生們宣布:“我給你們帶來一個新師妹,希望你們多幫助她?!标愌嘈睦镞€有些惴惴不安,問她:“老師,您怎么沒告訴她們我是盲人?”女孩說:“我從一開始就沒有把你當盲人看,我希望你跟她們平等;如果我告訴她們你是盲人,那誰會跟你練?以后你真正遇到對手,對方不會顧忌你是盲人而手下留情?!斌w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陳燕非常感動,第一次嘗到了別人把她當做健全人看的感覺。
在為被大家接受而感到喜悅的同時,陳燕了解到,自己的幾個師兄弟在求職路上依然處處碰壁。還有一個客戶諷刺了他們,陳燕的眼中涌出了酸澀的淚水,做一個盲人太不容易了??墒抢习逭f過,多爭取一個客戶,就是多爭取到了10個、100個人的信任。陳燕決定自己上門,把這個客戶爭取過來。
陳燕成功了。這個客戶不僅消除了對盲人調律師的偏見,還和她做了朋友,他逢人就幫陳燕宣傳:“盲人也能調琴,而且做事認真,調得非常好。”
2004年3月,陳燕借助裝有語音系統的電腦,寫下了自傳《陳燕,耳邊的世界》,用自己的坎坷的經歷激勵更多的殘疾人。該書很快暢銷全國,被新聞出版總署列為向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yōu)秀圖書;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也將其列入中文圖書目錄。
11月,陳燕用自己賺的錢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家面向全國的調律公司——北京陳燕新樂鋼琴調律有限責任公司,專門接收盲人調琴師,她自己出任總經理。
牽手“盲人王子”,生活同樣很精彩
人們都說陳燕是一個幸福的盲人,她自己也不否認。她有成功的事業(yè)、甜蜜的愛情和美滿的家庭。陳燕與丈夫郭長利都是盲人,丈夫現在是北京按摩醫(yī)院的知名大夫。如今他們已結婚十幾年了,雖然雙方都看不見,卻以各自特有的方式感受著幸福。
居家過日子對他們來說并不簡單。比如像買菜這種生活瑣事,也曾鬧過笑話?!百I雞腿卻買了火雞腿,因為他愛挑大的,但我們從不會彼此埋怨?!?br/> 午后,坐在陳燕夫婦近百平米的家里聊天,溫暖的陽光斜射過來,讓人盡享恬淡與溫暖??粗麄儼惨?、舒適的生活,旁人也會由衷地感到滿足。但剛結婚的時候,他們的日子過得很艱難?!白钆碌木褪前峒遥嵋淮渭铱赡芫蜁G一大堆東西,但那個時候我們經常搬家。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大年二十九,房東通知我們搬家。眼睛看不見,這么多東西怎么搬!馬上就過年了,請人都請不到,何況我們根本沒錢請人?!?br/> 陳燕發(fā)誓:“以后一定要掙好多錢,買一套屬于我們自己的房子。”大年初三那天,下著大雪,陳燕借了一輛三輪車,她在前面扶著把,丈夫在后面推,路上一個人也沒有。
如今的陳燕,看上去還像一個小姑娘,因為快樂,所以她把自己保養(yǎng)得極好,那是因為她有最美的化妝品。2007年8月,陳燕當選世界杰出華人協會會員,2008年第13屆殘奧會的開幕式上,陳燕登上了世界的舞臺。2008年9月,陳燕創(chuàng)辦了北京陳燕鋼琴啟智教育中心,還創(chuàng)辦了國內第一家鋼琴調律網。
2010年3月,陳燕意外受傷,丈夫向大連導盲犬基地提出申請,成功領養(yǎng)了一只名叫“珍妮”的導盲犬,陳燕把它當做自己的女兒。
除了心愛的調琴職業(yè),陳燕還創(chuàng)造了中國多個“盲人第一”的奇跡。她是盲人騎獨輪車的第一人,還是中國盲人跆拳道第一人,并且是第一個被選入世界杰出華人協會會員的中國盲人。她是國家一級鋼琴調律師,還考了深水游泳證。愛好繪畫、開卡丁車、溜旱冰……她說:“我用實際行動證明,盲人也可以像普通人那樣生活。陽光、色彩和萬物在一個盲人心中,比在任何一個健全人的眼中都美麗。我相信每個盲人都會有屬于他們自己的傳奇人生?!薄?br/> (責編 冰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