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8月12日發(fā)布了《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其中第十條規(guī)定,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若不能達成協議的,法院可判決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后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王爾德說,男人疲憊了,他就想結婚。中國的丈母娘說,男人有房了,閨女才能嫁?!痘橐龇ā沸陆忉屨f,該結婚的趕緊結,結婚對象的房產跟你無關。自8月13日開始,《婚姻法》第三次司法解釋開始實施,“誰首付,離婚后房子歸誰”、“婚后父母給買的房子,另一方無權分割”……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婚姻法》的最新司法解釋一公布,立即引發(fā)了人們的口水仗。
有人認為此法一出,最失落的人當是丈母娘,新解釋為養(yǎng)小三的男人們“掃清了最后障礙”;還有人站在人道主義的角度說,最失落的人應該是農村弱勢女子,《婚姻法》新的解釋保護了在婚姻中處于強勢地位的一方,似乎沒有保護弱者的利益。不過,也有人認為,《婚姻法》新解釋可能會改變年輕人的擇偶觀念,首選由“富二代”變成情投意合的“潛力股”。
失落的丈母娘?
“婚”字在古文的意思是老丈人(女方父親),“姻”字在古文的本意是公公(男方父親)??梢姡橐鲈谥袊鴱膩砭筒皇莾蓚€人的事。奉子成婚、奉父母之命結婚可謂中國式婚姻的最大特色。這種中國傳統一旦遇上現代的婚姻法,沖突的發(fā)生也就難免了。
雖說“丈母娘推高房價”被人們當做笑話,但在眾多家庭倫理電視劇里,丈母娘的角色經常和房子聯系在一起,“逼未來女婿買房”更是必不可少的沖突橋段。丈母娘當年作為“推高房價的助手”,得到許多“窮二代”的痛恨?,F在他們樂了,新解釋給所有想嫁“富二代”的女孩們當頭一棒,順便也給了丈母娘當頭一棒。
這些傻小子們顯然高興得太早了,丈母娘如果那么容易對付,那就不是丈母娘了。針對《婚姻法》司法解釋三,丈母娘一點都不失落,她們心里有譜著呢!這些丈母娘又分為兩派——“無所謂”派和“借機報復”派。
“無所謂”派認為,《婚姻法》的這個修改沒什么不好接受的,反而還能給當丈母娘的正名。之前很多人說丈母娘推動房價翻番,沒有哪個父母想把閨女嫁給一套房子。如果女兒找的對象真是個正派、有上進心的好孩子,父母不會為了一套房子斤斤計較。畢竟婚姻里面要的是人,不是錢。這種通情達理的丈母娘,自然不會失落。
“借機報復派”認為,在婚姻里面,還是男方的自由會大一些,于是傾向能對男方多一點約束。就現在這個規(guī)定,如果真的要較真兒,丈母娘也不是沒辦法。反正現在都是一個孩子了,也不存在要多給兒子留點錢的問題,女孩子的父母也可以要求不再陪嫁消耗品,大家把婚房、車、裝修等錢算出個總數,按比例分攤算了。再狠點,結婚的時候多要現金當彩禮,再多湊點給閨女當買房款就是了。
這類丈母娘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都多,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長,怎么會失落呢?惹不起!
失落的“黃臉婆”?
丈母娘惹不起,老婆傷不起?!痘橐龇ā沸陆忉?,本意是為了給那些被房子擠壓得變形的婚戀觀,留下了一個喘息的機會。但是問題又來了,女人跟男人結婚后,男方的房子自己沒份。老公以后就變房東了,鐵打的房子,流水的媳婦兒。這……這……讓人情何以堪?
于是有人調侃,這是為養(yǎng)小三的男人們掃清了最后障礙。一旦婚姻中的男女離婚,男方的房產還能保住,而女方成了黃臉婆,青春一去不復返,離婚后什么都沒了。真是便宜了小三兒。就算沒有小三出現,女方也難免心生嘀咕:誰的房子誰打掃,誰的房子誰交物業(yè)管理費。而男的也會抱怨:如果女的住男方的房子,要不要交房租?生下孩子后怎么算?
“妻子可自行決定墮胎,不侵犯丈夫的生育權?!贝舜问┬械男滤痉ń忉尷镞€有這樣一條。于是,認為《婚姻法》新的司法解釋大大傷害了婚姻中女性利益的人們,怨氣十足地炮制出了各種各樣“泄憤式”的婚前協議,除了家務分工之外,孩子也成了籌碼。比如說,房本上不寫名字,結婚以后就不生孩子。洗衣做飯打掃衛(wèi)生各干各的,需要代勞的話,雙方AA請小時工來干。再比如,有小三的話,出軌的人要賠精神損失!
還有種辦法是婚前財產公證,要求男方把婚房的產權證上寫上夫妻雙方的名字,但這些都很傷感情,就算維護了物質上的利益,可感情上的損失怎么彌補呢?婚前公證還是很難讓人接受,至于房子非要加個名字,也不那么理直氣壯的,就算男方最后讓你如愿了,人家心里有疙瘩了,就會給感情造成小裂痕,給好端端的一段婚姻埋個地雷,最后吃虧的可能還是女方。
其實,全國的已婚或欲婚女性也不必悲觀,年輕人不再為了房子而結婚,這從另一方面看,對提高女性經濟地位有好處。從人類文明的總體進程來看,女性擁有獨立財產權都是主流趨勢。只有經濟獨立,才有人格獨立。
《婚姻法》新解釋讓女性看清“男的不可靠,只有自己才是可靠的”,新時代的女性就應該是自個兒買得起房,開得起車,越來越獨立自強。真正獨立的女孩子們以后不用盯著“富二代”們的房子了,盯了半天也不是你的。一旦遇上個花心大蘿卜,可就賠了青春又折兵。這樣看來,還是“潛力股”靠譜。
失落的農家女
在此起彼伏的調侃聲中,有一些支持的觀點出現了。這種觀點認為,《婚姻法》新解釋強烈打擊了“騙婚”的現象,與此同時,還給普通家庭的男青年與“富二代”競爭的機會。男的付錢買房子,女的結婚就坐享其成本來就不公平。難道結婚就為了得到房子嗎?如果《婚姻法》新解釋能抑制“傍大款”這種扭曲的愛情觀,對一窮二白的好青年也是有好處的。
但是有個沉重的話題不得不面對,這種處理家庭糾紛的格式化思路,很大程度上卻是立足于城市家庭的背景,而忽略了我國城鄉(xiāng)家庭之間所存在的重大差別。在現實生活中,農村“女隨男”的婚姻格局長期未變,嫁出去的女兒往往事實上喪失了娘家的財產繼承權,離婚時對夫家的財產權也難以主張。在這種背景下,司法解釋按照物權登記效力來確定不動產歸屬,卻未詳加區(qū)分,就讓很多農村已婚婦女喪失了對丈夫家房產的權利享有,將離婚農村婦女推至更加孤立無援的權利困境。在農村,自古至今約定俗成的是男方置房產,女方陪嫁妝,嫁妝大多是消費品,會在婚姻中很快折舊完畢,甚至消耗殆盡。此時除了丈夫的房屋,她幾乎剩不下什么真正的財產。
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家婦女更弱勢。而國內婚姻立法存在著忽視城鄉(xiāng)差別的現象,2001年修訂的《婚姻法》在列舉“夫妻共有財產”和“夫妻個人財產”時,工資和知識產權等就帶有鮮明的城市化色彩,立法者對工薪階層、經理人以及知識分子階層的財產來源了如指掌,卻對占人口最大多數的農民夫妻的財產(比如房屋、家庭承包土地等)不著一字。
現在我們明白了,其實新解釋出來后,最失落的不是丈母娘,不該是農家女,可能是《婚姻法》新解釋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