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無論是公開課教學還是示范課教學,在課堂上幾乎所有的教師都看重預設,都希望學生按照教師的設計步步走到終點;沒有學生的質疑,也沒有多少學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時間;也看不見師生間的碰撞。所謂的精彩是教師設計好的,而并不是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晶。網絡這個現代化的信息平臺卻給教師的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讓教師們找到了預設與生成的源頭活水。給予了教師們學習的陣地,警示著廣大教師需要時刻與時俱進,更新教育理念,儲備無盡的知識,提升自身素養(yǎng),做一個學習型、智慧型教師。
關鍵詞:充分預設;彈性設計;精彩生成;提高素質
去年年底我在校內進行了公開課教學,課題設置為《標點符號總復習》。
在課前我最擔心的就是自己預設的環(huán)節(jié)完成不了,關鍵是在第一環(huán)節(jié)。雖自己模擬上課的流程演練了好多遍,感覺時間應該能控制好了。但怕什么來什么,果不其然第一環(huán)節(jié)就占用了將近30分鐘。當時就有些著急了,雖然自己已經進行了適當調整,但后面還有多個環(huán)節(jié)。所以就臨時刪去了一個環(huán)節(jié)。最后總算還比較“順利”地結束了。由于前面30分鐘的鋪墊很充分,學生實打實地掌握了,所以結果還是很不錯的,但留給自己的卻是縈繞于心的無盡地思索,到底應該怎樣把握“預設”與“生成”。而比較幼稚的是在我認識中的預設和生成也是不成熟的,有偏差的。我認為的“預設”就是能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也就是自己設計好的教案。學生活動也能順利按教師的設計要求進行,目標能比較好地完成落實。而“生成”就是在教學活動中出乎意料的,出乎教師事先安排好的,特別是時間安排上與預設相左,而導致教師設計環(huán)節(jié)不能全部完成的讓人堵心的課堂。直到自己的內心矛盾(我所認為的恰當的預設和不當的生成)解不開,上網查閱才認識到自己的膚淺和可笑,關鍵是我被自己的幼稚閃了一下腰,差點不能與時俱進。
首先我想先和大家共同分享正確的預設與生成。福建師范大學課程中心的余文森教授說:預設表現在課前,指的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的規(guī)劃、設計、假設、安排,從這個角度說,它是備課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設可以體現在教案中,也可以不體現在教案中;預設表現在課堂上,指的是師生教學活動按照教師課前的設計和安排展開,課堂教學活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預設表現在結果上,指的是學生獲得了預設性的發(fā)展,或者說教師完成了預先設計的教學方案。生成表現在課堂上,指的是師生教學活動離開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表現在結果上,指的是學生獲得了非預期的發(fā)展。在課堂和網絡之間徘徊、追尋,我有了如下的覺醒:
一、充分預設,形成綜合的富有彈性的設計
1.充分預設
而我還是認為充分的預設是精彩課堂生成的前提,用句時髦的話說,預設是“必須的”。
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課前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鉆研教材,確定合理的可行的目標,注重教法和學法設計,認真了解學生的認知基礎、思維特點及情感體驗……
課堂教學過程中所發(fā)生的一切并不是都能預設的,但一個在課前有足夠準備的教師,才能更好地把握未知的課堂。
只有在課前有足夠準備的教師才有可能應對沒準備的生成!
2.彈性設計
著名教育家布魯姆說:“人們無法預料到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
教師要給自己留下一個可以自由支配的彈性空間。胡明道老師提倡在備課策劃中加上“學情預估”和“策略應對”。這樣教師才能在預設時也考慮生成,或者更好地應對和創(chuàng)設生成。我們在備課時除了要加入這些環(huán)節(jié),還要在教案旁留下一定的空白,隨時對自己的預設進行修改和補充,也就是要有“彈性空間”。也只有這樣,當課堂出現未曾或無法預見的情況時,教師才有足夠的智慧去應對,從而將課堂引向精彩,而不至于手足無措。
二、充分預設和精彩生成有機結合
1.重視精彩生成
著名教育家布魯姆說:“如今的課堂正顯現出剛性向彈性轉變的趨勢,更關注過程和體驗,關注過程和體驗中即時生成的東西。在動態(tài)的生成的過程中出新思想、新創(chuàng)意。”
新課程標準也強調,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學過程不只是忠實地執(zhí)行課程計劃的過程,而是師生共同開發(fā)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課程變成一種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富有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過程。
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就必須高度重視精彩生成。
2.有了精彩的預設,未必有精彩的生成
我們很多教師都能認識到充分預設的重要性,他們追求教學思路的邏輯性、確定性、連續(xù)性;他們追求完美,要求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所以在周密的設計中最怕的就是教學過程的節(jié)外生枝。在一節(jié)我校省市級教師的示范課上,教學設計上完美無缺,教學環(huán)節(jié)上絲絲入扣,教學銜接上也自然流暢。選用多媒體教學,但不是輔助,儼然成了主體。從導入到目標,從作者作品簡介到情節(jié)概括,從問題探究到發(fā)現創(chuàng)新,從文題探究到拓展延伸,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問題都會在多媒體上有標準的文字顯示。由于環(huán)節(jié)過于完美,設計過于周全,為了完成既定目標和設計,教師在時間安排上也是“井然有序”。提問學生很少,一個環(huán)節(jié)也只有一個學生或沒有學生回答就有結論顯示了。教師們聽完課感覺很壓抑。這種預設,天衣無縫,生成根本無立錐之地。有充分預設,但幾乎沒生成的課堂,也只能是聞一多筆下的“一潭死水”。
可見,精彩的課堂離不開精彩的生成。
三、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無論是充分的預設還是精彩的生成,這一切的契合點在教師。所以對創(chuàng)設這一切的教師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呢?
1.思想是行動的先導
教師是教育的中堅,教師的教育理念必須先進。只有改變觀念,才能使自己的教學產生質的飛躍。教師必須善于讀書,善于思考,善于學習,使得自己視野開闊,始終做一個走在理念前列的教師。
2.知識就是力量
教師只有儲備更多的知識,才能在教學實踐中以不變應萬變。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精通教師工作的教師是不把教材的提綱寫進課時計劃的,他的知識就在自己的頭腦里?!毙抡n改對語文教師自身知識儲備的要求更高。雖然新課改下語文課程不再以構建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為中心,但這并不意味著語文教師就不需要具有完整的語文知識系統(tǒng);相反,為了使預設更富有彈性,課堂生成更豐富,語文教師更應當提高自身知識儲備,提高倫理、道理、審美、情感等各方面儲備,在此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去發(fā)現、創(chuàng)造、組織和管理知識。
3.能力是閃光的金子
充分的預設和精彩的生成對教師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創(chuàng)設精彩生成,帶動學生主動地學,生動地學、有效地學,需要教師有敏銳的洞察力,適時地關注課堂的生成。當課堂出現未曾或無法預見的情況時,能積極應對;在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中提升機智。學會正確積極的引導,學會傾聽和等待,學會……
綜上所述,在教育教學中,作為教師,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在充分預設和彈性設計的基礎上,善于發(fā)現生成,積極創(chuàng)設,讓課堂煥發(fā)出蓬勃的生命力。讓自己成為智慧型教師,真正的“藝術大師”;讓學生成為有思想、有體驗、有情感、有創(chuàng)新的真正主體。讓教師、學生、課堂實現時時升華,處處深化!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
[2]趙小雅.如何讓“預設”與“生成”共精彩.中國教育報.
[3]齊萬才.語文教師如何處理好課的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系.
(作者單位 山西省靈石縣第一職業(yè)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