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是學生由兒童時期向少年時期的過渡關鍵時期,也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塑造的關鍵時期。體育課在初中階段的學業(yè)中有著重要地位,因此也承擔者培養(yǎng)學生素質(zhì)的重要任務。眾所周知,健康不僅包括身體的健康,還包括心理上的健康。而在充分展現(xiàn)自我、放松自我的體育課上,學生的心理問題也會明顯外露,這也就賦予了體育教師除鍛煉身體外另一個重要的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
一、培養(yǎng)學生的紀律觀念
我們在教學中常常會看見這樣的情境:在上文化課時,學生總是早早就到了,但在體育課上,總是姍姍來遲,甚至上課好幾分鐘了還無法集合,這就是學生紀律觀念缺乏的表現(xiàn)。紀律觀念缺乏,還表現(xiàn)在進行集體活動時插科打諢、遲到早退等。究其原因,既有來自教師方面的,也有學生方面的。有的體育教師本身對體育課的紀律看的不是很重要,在心里就沒有把體育課當成一回事;學生更是把體育課看成是“休息課”“放松課”。歸根到底,都是由于不重視造成的。
良好的紀律素質(zhì)對人的一生有著莫大的積極影響,它是成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初中學生心理素質(zhì)還未定型,尚具有非常大的可塑空間。因此,體育課更要重視紀律,幫助學生從小塑造良好的品質(zhì)。
作為體育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上課時不能等鈴聲都響了還沒到課上。上課鈴聲一響,教師就要準時站在上課位置,集合學生、整理隊伍、師生互相問好、聽學生報數(shù)等,在強調(diào)學生的紀律時,要以身作則。同時,初中生活潑好動的天性是不可避免的,他們的心理發(fā)育還不是很成熟,這就需要教師時常提醒學生注意紀律問題,不斷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為學生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時刻保駕護航。
二、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結意識
競爭和團結不是并立的,二者相輔相成,彼此作用,共同孕育著成功的花朵?,F(xiàn)在的初中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喜歡爭強好勝又把集體利益置之腦后,不愿意把成果與他人分享,不懂得團結。在激烈的比賽中輸?shù)粢稽c就垂頭喪氣的,提不起精神。這些都是不能很好地處理個人競爭與團體合作關系的原因。初中學生尚不能完全把小我與大我融合在一起。比如我們經(jīng)常可以看到這種情況:在比賽中輸?shù)袅艘粓霰荣惥突翌^土臉、垂頭喪氣、亂發(fā)情緒;體育教師組織了一個小游戲,但是某個學生因為一些個人原因而不參加,從而導致無法分組或無法進行等情況。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又要保證團結的社會,缺乏積極進取的競爭精神和精誠之至合作意識,就無法適應未來社會的發(fā)展。因此,在體育課上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結意識就顯得非常重要。
對此,初中教師要組織體育教學時,既要考慮到富有激烈個人競爭的比賽,如短跑、立定跳遠等,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的活動,又不能忽略一些團體運動,以增加學生的團隊榮譽感以及合作意識,比如接力賽、足球比賽等需要學生團結合作的運動,鍛煉學生把自我榮譽融入集體成績當中,把自己當做集體的一部分,并在團結和諧的氛圍里,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用自己的優(yōu)點為集體的團結增光添彩。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
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也是心理素質(zhì)的一個重要方面。無論是學校還是學生自己抑或社會的原因,不可否認的是,近幾年來,校園安全問題已經(jīng)越來越凸現(xiàn)出來了。初中學生由于生理發(fā)育還不成熟,對于一些危害還不能及時地避免,加上實踐經(jīng)驗的缺乏,所以對一些隱患也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這些都要求初中體育教師要時時不忘提醒學生注意安全,提高警惕,把隱患扼殺在搖籃里。
1.在課前集合或者在某些動作示范之前,體育教師要事先把可能存在的、可能導致不安全事故的一些錯誤動作給學生指出來。
2.鼓勵學生發(fā)揚團結、和諧、互助的精神,對于在體育課上發(fā)生的一些磕磕絆絆、碰碰撞撞,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體諒,共鑄優(yōu)秀班集體。
3.在賽后或運動后,及時幫助學生做一些放松動作,防止運動后不必要的損傷。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不是一兩節(jié)課、三五天就有成效的,教師要在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上,不斷向?qū)W生灌輸安全理念,培養(yǎng)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從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為以后的生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不同學生的性格不同,所以抗挫折的能力也不同。外向的學生往往能馬上接受教師提出的意見并及時改正自己的措施,但是一些內(nèi)向的學生很可能在體育運動方面不是很擅長,他們接受、改變、調(diào)整自己的動作等往往有一定的延遲和緩沖,并且內(nèi)向?qū)W生的心理也比較脆弱,因此,教師一些急切話語可能傷害到他們的心理;初中學生活潑好動,在一些團體活動中,經(jīng)常發(fā)生一些摩擦、身體上的碰撞等,進而出現(xiàn)爭吵、打罵等,這些都是可能給初中學生造成挫折。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針對給學生造成困惑、挫折的不同原因,根據(jù)實際情況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方式,找到屬于自己的抵抗挫折的方法,認真分析,仔細對待,思考原因,找到解決的辦法,最終幫助學生學會正確對待挫折、抵抗挫折,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
(作者單位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實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