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103/JBixgFR39apXwwbG6weFue.webp)
![](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103/6Dit9XunnARLhE4adH8eBh.webp)
在第16個世界讀書日——2011年4月23——莎士比亞出生日和病逝日到來之際,我在參加倫敦國際書展后,專程來到英格蘭美麗的小鎮(zhèn)——斯特拉福莎士比亞故居參觀,親歷了大文豪莎士比亞生活的房屋和花園。故居至今保留著它們的原樣,里面有伊麗莎白和斯圖亞特時期的稀有早期家具、家居物品、繪畫和紡織品。莎士比亞的每處房屋均有著漂亮花園。
一路上,藍天白云,百花盛開。當天下午四點鐘,我來到斯特拉福,瞻仰這位偉大的人物生活和長眠之地。初春柔和的陽光灑在白色外墻、黑色窗欞、紅色屋頂?shù)膬蓪有巧?,這里是被稱為天才戲劇家和詩人的莎士比亞的誕生地。臨街的門板上有一塊并不顯眼的“莎士比亞故居”英文牌子。它與愛文河畔斯特拉福鎮(zhèn)上所有的小樓沒有什么兩樣,唯獨多了慕名而來的各國游客。斯特拉福距英國曼徹斯特90公里,是個典型的英國古鎮(zhèn)。小鎮(zhèn)方圓不足兩公里,可稱之為迷你小鎮(zhèn)。小鎮(zhèn)雖小,卻有一條清清的雅芬河流過。在雅芬河坐游船可以游覽小鎮(zhèn)風情。我看到小小的斯特拉福游人如織,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不是來感受英國古鎮(zhèn)的風情,而是來尋訪莎士比亞的故鄉(xiāng)。
歲月如梭,時代更迭。這位歐洲文化大師故鄉(xiāng)的人們也無太多的投入來修繕大師的故居。故居看上去很普通、很陳舊,安靜地排列在斯特拉福鎮(zhèn)的街邊。這也許是出于最大限度保留遺存原貌的考慮吧,但現(xiàn)在斯特拉福鎮(zhèn)幾乎把全部營生都靠到了莎士比亞名下,好像小鎮(zhèn)的存在就是為了等候他的出生、成長、離別、回歸、逝世,然后等候世人來憑吊謁
拜。
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格蘭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鎮(zhèn),1616年4月23日病逝。199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每年的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 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四大喜劇《第十二夜》《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皆大歡喜》;歷史劇《亨利四世》《亨利六世》《理查二世》等。他是“英國戲劇之父”,本·瓊斯稱他為“時代的靈魂”,馬克思稱他為“人類最偉大的天才之一”,他也被賦予了“人類文學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的稱號。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譯成多種文字,其劇作也在許多國家上演。
其父約翰·莎士比亞是經(jīng)營羊毛、皮革制造及谷物生意的雜貨商,1565年任鎮(zhèn)民政官,三年后被選為鎮(zhèn)長。莎士比亞幼年在當?shù)匚姆▽W校讀書。13歲時家道中落,此后輟學經(jīng)商,20歲后到倫敦,先在劇院當馬夫、雜役,后入劇團,做過演員、導演、編劇,并成為劇院股東,1597年他重返家鄉(xiāng)購置房產(chǎn),度過人生的最后時光。他雖受過良好的基本教育,但卻未上過大學。列舉莎士比亞35歲以前的劇作,人們都稱贊 “無與倫比”,能和古代第一流戲劇詩人們并稱,但他生前沒出版過自己的作品。1596年,他以父親的名義申請到“紳士”稱號并擁有紋章的權利,又先后三次購置了可觀的房地產(chǎn)。
莎士比亞在倫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間他的妻子仍一直待在斯特拉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時隱退回歸故里斯特拉福。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亞在其52歲生日前后不幸去世,被葬于圣三一教堂 。
納什之屋(Nash's House)——莎士比亞出生地、孩童時期的家,依照其在16世紀70年代的樣子做了裝飾,還有一個以大量都鐸時期藝術品、書籍和他最初的對開版劇本的展覽。
安妮·海瑟薇的小屋(Anne Hath-
away's Cottage)——莎士比亞的夫人少女時期的家,其為哈瑟維家族所擁有了數(shù)代人的時間。這所房子目前仍然保留了許多家具物件。
哈佛之屋(Harvard House),一所裝修豪華的16世紀晚期城鎮(zhèn)型房子,由約翰-遜哈佛(John Harvard)的祖父托馬斯-羅杰斯(Thomas Rogers)修建。這所房子里展覽了羅馬時期開始的白蠟,以及一個描繪這座房子歷史和哈佛大學的贊助人約翰-哈佛的展覽。5月28日開始的2004年臨時展覽將是“自由白蠟:‘英國近期藝術’的美麗”。 斯特拉福因莎士比亞而出名。在流過斯特拉福的雅芬河岸邊豎立著莎士比亞的塑像,邊上開放式公園里坐落著許多人物雕像,看到這些雕像就會使人想起莎士比亞筆下的人物。
今天的斯特拉福古鎮(zhèn),上世紀的老房子保存得完好,和歐洲人一樣,房前屋后都種著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在一幢不起眼的木結構的兩層樓老房子門口,我看到在一扇木門上掛著一塊小牌子,要不是這塊牌子,我絕不會把它和莎士比亞聯(lián)系在一起。
流失的歲月無處尋覓,只有這棟小樓和鋪在院中小徑的各色卵石似時間的附形,記錄著莎士比亞凄風苦雨、艱難困惑的經(jīng)歷,也記錄著他磨礪毅力,追求藝術生活的心路。斯特拉福鎮(zhèn)因為莎士比亞而聞名于世,“莎士比亞故居”將永遠是他們向世界炫耀的一張名片,他們認準有了“莎士比亞故居”,也才真正保留了自己的靈魂。換言之,這座小鎮(zhèn)不再以實用的形態(tài)切入生活,而是以文化和歷史的姿態(tài)走進我們。也許,這就是我們憑吊和感受“莎士比亞故居”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