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同學們好:
今天,跟大家探討的話題是“理想”,這個話題有點兒大,但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一個人的理想很難界定。因為它時常處于變化之中。比如,我曾有過很多理想,這么多年也調整了很多回,我也相信很多人現(xiàn)在的理想并不是從小就有的。
小學三年級以前,說實話我沒有什么理想,根本記不住,但三年級以后的事情就記得比較清楚。當時,我最早的理想是當畫家、因為當時教我們畫畫的老師畫得特別好;后來我又想當兵,當兵之后又想當將軍。在這個過程中,同學之間就經常會形成一個小團伙,就像集體一樣,同學之間互相激勵。我們當兵的時候只有十六七歲,幾個大頭兵,我們經?;ハ嗉?。有人說,中軍聰明、好學,軍事技術好,但性格不太好,喜怒哀樂掛在臉上,不高興就經??棺h,這樣的性格適合當軍事主官。但那時我的理想是當將軍,目標也不離,只是希望超過父輩。我的父輩在“文革”之前是校級軍官,因此我的理想是當一個一星將軍就夠了。當時有個伙伴,他的理想是當三星將軍,但當了指導員后就轉業(yè)了。后來我們一起交流的時候就問他,你現(xiàn)在不當將軍了,準備干什么呢?他突然說,我的下一個目標是中央委員。就現(xiàn)在的現(xiàn)實來看,他的理想已經破滅了。那他在干什么呢?做房地產,買賣不大,但他自己以大企業(yè)家自居,一直憂國憂民。理想雖然未實現(xiàn),但他在這個理想的激勵下依然很幸福。
我說這話的意思是什么呢?有理想的人是幸福的。我個人的理想也調整了很多回,當兵當將軍沒戲后最大的理想是進機關,與進哈佛不進別的學校是一個道理,但哈佛不是人人都能進。進機關的時候,我覺得看大門都可以。但在機關晃來晃去,無事可干,理想又破滅了。由此我的理想又變成了自由藝術家,自由藝術家干了幾年,小有成績,后來又跑到了美國。當時,基本上沒有什么理想,就是打工、打工再打工,賺10萬美元可以說是我當時的理想。這與現(xiàn)在的留學生有很大的不同,我們那批留學生都吃苦耐勞,干活賺學費、生活費,理想比較低。
我覺得,有了理想做什么事都會開心,雖然不是所有事情都會實現(xiàn),但還是會覺得幸福。另外,一個時刻有夢的人就會有自信。像張維迎,滿頭灰發(fā),他往講臺上一站,魅力無限,因為他適合在臺上,而坐在聽眾席中,感覺他就像一位老先生,人在特定的場合就能表現(xiàn)出自己的自信與潛能。我覺得自己也是這樣,由于巧合,這十幾年來我成為了中國的電影人,也拍了一些電影,我也相信自己對中國電影確實作了些貢獻,但仍然希望未來還在這個領域有所貢獻,與我們的年輕一代一起,互相影響、互相學習,共同促進中國電影事業(yè),乃至世界電影事業(yè)的發(fā)展。
謝謝大家!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中軍在2011年哈佛大學中國論壇上的演講
編輯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