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觀察是人們學習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低年級學生觀察力雖具備,但有待提高。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本文從四方面結(jié)合案例談?wù)勅绾卧谡n堂教學中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課堂觀察力。
關(guān)鍵詞: 低年級 觀察力 to look 英語課堂教學
在英語學習中,講究八大策略:“To look,to read,to listen,to say,to think,to ask,to image,to write.”與其說是學習英語的策略,不如說是在英語學習中要達成的各種能力,且它們都是重要的、無可取代的。之于低年級英語學習,“to look”是起點,是開始。“to look”我把它理解成“看,深入細致地看,即觀察”。觀察是一種有意識的、有計劃的、比較持久的知覺,是知覺的高級形態(tài)。低年級學生,在平素的生活及幼稚園的學習中,也具備一定的觀察力。但是他們觀察時的目的性經(jīng)常不是自覺的,還不善于獨立地給自己提出觀察目的的任務(wù)。觀察常常是有計劃的,而低年級學生不會有系統(tǒng)地進行觀察,而且觀察常常不能持續(xù)很長時間,情緒和興趣在觀察中還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斷向?qū)W生提出有目的、有系統(tǒng)的觀察的要求,這就使學生的觀察力不斷地發(fā)展起來,逐漸成為一種自覺的、獨立的、有計劃的、能夠有意堅持的心理活動。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由此可見,“看”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達爾文曾認為自己的成就主要應(yīng)歸功于自己具有“精細的觀察能力”,因為認識源于觀察。而現(xiàn)代人則以更加實證的科學手段,證明人的絕大部分知識來源于視知覺。觀察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感知的精確、思維力的發(fā)展。在英語學習中,特別是低年級學生,英語思維的展開離不開“觀察所得”的輸入。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那么在平時的教學中,應(yīng)該如何提高學生的觀察力?
一、培養(yǎng)濃厚的“看”興趣,發(fā)展整體有序的觀察能力
的確,在中低年級,“說”的確是首位的。但“說”是離不開“情景”。特別是低年級,需要他們看的情景很多,字少圖多。所以教師一開始要激發(fā)他們看的興趣。1)導“看”,就是引導他們。對于孩子,不如少說多做。開學時,不要一開始就教新內(nèi)容,而是帶著他們把書看一遍,通過“看”這本書,在交流“書里的故事”時,他們認識到書里的小朋友們和他們一樣要上學,認識老師,認識新朋友,一起上體育課,和爸爸一起逛超市,和老師一起去農(nóng)場,過新年收禮物,上美術(shù)課用不同的顏料畫畫,唱歌做游戲……讓他們了解到英語其實很接近我們的生活,在“看”這個過程中,拉近了英語與孩子們的心。2)在游戲中“看”。教師可通過“魔力眼”、“神探眼”等游戲,讓學生投入到“看”這個活動中。比如我們呈現(xiàn)“Touch bOKeHun20ULYQJqnDe79WQ==your nose”和“This is a nose”,然后給8張圖片,讓他們觀察哪2張是配這2句話的,并且可以區(qū)分開來,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力和判斷力,同時在游戲中“看”得快樂又輕松。3)在談?wù)撝小翱础薄5湍昙墝W生經(jīng)常會遇到圖片情景的題目,在訓練時,不要急著做,而是大家先看3分鐘,思考一下他們具體在講些什么,在討論中剖析細節(jié),自己把這個對話編好,然后再去完成題目。形成習慣后,學生自己做題時,也會產(chǎn)生這個思維過程。
二、明確“看”的目的,發(fā)展由此及彼的觀察能力
有時候,呈現(xiàn)一幅圖片的時候,他們不知道集中點在哪里,需要“看”什么,亦不知道“看”要同思考練習在一起。所以一開始教師要點明“看”點在哪里,有時候“看”是想象與建構(gòu),有時候是通過“看”來比較,有時候“看”是搜索。
案例1.牛津英語1A第五單元,一句是“Is this a banana?Yes,it is.”這是一個在超市的情景,Helen和爸爸在超市里挑選水果發(fā)生了這個對話。所以我在教完句型后,回到課文,并非是聽讀課文就了事了,認真“看”了這幅圖,我拋給他們“誰who,在哪里where,干什么what,焦點focus,為什么why”等問題。他們接收到任務(wù)之后,很仔細地觀察,你一言,我一句,整齊有序,不時還能撞出些火花來:“Helen和爸爸一起逛水果店,看到香蕉就問爸爸,這個是不是香蕉,然后爸爸說是的?!薄袄蠋?,這個是超市,不是水果店吧,爸爸的籃子里有其他東西。”“她拿著香蕉問爸爸,這個是香蕉嗎?爸爸說是?!薄八恢肋@個綠色的是香蕉,所以才問爸爸的?!比缓笪铱偨Y(jié)說:“Helen和爸爸去超市,走過水果區(qū)的時候,看到像香蕉又不是香蕉那個顏色時,就疑惑地問爸爸,這個是不是香蕉,爸爸說是。也就是說這句話不是隨便說的,如果Helen確定,她是不需要問的。所以我們有時候不確定時,可以用這句話Is this...”雖然有時候覺得可能浪費時間了,但是在做聽力或match時,感覺學生們比較輕松。
三、以“看”為點,建構(gòu)“看點”,引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
我們很多時候只知進,不知道退。往往是呈現(xiàn)情景,讓學生分析情景,亦不知呈現(xiàn)句子,讓學生建構(gòu)情景。
案例2.牛津英語1A Unit 10的rhyme:A cat and a dog,a cat,a cata white cat.a dog,a dog,a black dog.因為這些單詞一些課上已經(jīng)滲透過了,所以我沒有呈現(xiàn)任何圖片,學完這個兒歌后,大家都知道有一只白貓和一只黑狗。我就說:“Follow me,閉上your eyes,眼前出現(xiàn)了一片大森林,你看到了嗎?然后有一只白貓和一只黑狗,他們住在森林里,他們會有什么故事呢?請你把你想到的告訴我。”有的小朋友說白貓是老師,命令黑狗“touch your nose”。有的小朋友說:“他們在互相介紹自己?!薄癏ello,I am white cat.hi,I am black dog.”有的小朋友說:“黑狗說:‘Is this your骨頭?’白貓說:‘Yes,it is.但是不給你。’”本來是簡單很無趣的一首兒歌,經(jīng)過他們自己的建構(gòu),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