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由于漢英兩種語言的文化差異,許多詞匯蘊涵著不同的感情色彩。本文以顏色詞匯為例,分析了顏色詞匯的不同文化內(nèi)涵,以達到增強語言交際能力、避免文化沖突的目的。
關鍵詞: 顏色詞匯 文化差異 文化內(nèi)涵
語言與文化在生活中關系十分密切。一方面,語言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文化的載體,能反映文化并為文化服務;另一方面,文化無所不在,語言的正確使用要受文化的制約。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獨特的生存土壤,因此,作為語言組成很小一部分的色彩詞在英漢民族兩種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必定生長出許多不同的文化內(nèi)涵。久而久之,顏色詞的不同文化內(nèi)涵便形成了英漢民族文化差異長河中的一條支流。因此探索英漢顏色詞的含義對了解兩個民族文化傳統(tǒng)、社會習俗、服飾規(guī)定、民族心理及兩個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探討英漢兩種語言中幾個主要顏色詞。
1.red——紅色
在漢語文化中紅色(red)往往和喜慶、幸福、吉祥聯(lián)系在一起,如一身紅衣的新娘、節(jié)日里的紅燈籠、迎接貴賓的紅地毯等有很多好事和紅色相關聯(lián)。而“開門紅”中的“紅”則是代表好運,表示一開始就進展順利,取得好成績。這個詞就不能按字面意義譯成英語了。同時在漢語中,把熱鬧、興旺叫做“紅火”,如果某人發(fā)跡被稱為“走紅”,得到上司寵信的人叫“紅人”。在英語國家,紅色有時也與慶祝活動或喜慶日子有關。英語里有red-letter day指值得紀念的日子、特別快樂的日子。這源于在西方,節(jié)日在日歷上是用紅色標明的,而其他的日子印成黑色。還有the red carpet象征隆重歡迎或關注。當然紅色并不總是與喜慶有關,有時會表示一定的消極意義,尤其是在西方文化中,紅色的貶義意味相當強。在西方文化中,紅色主要指鮮血的顏色,而鮮血(blood)一詞在西方人心目中代表“生命之液”。一旦“blood”流淌下來,就意味著生命遇到了危險,生命之花有凋謝的可能。因此“red”一詞會使西方人聯(lián)想到“火”和“血”,進一步聯(lián)想到“暴力”和“危險”。red revenge指“血腥復仇”;see red表示“勃然大怒”、“大發(fā)脾氣”;在經(jīng)濟領域,“red”表示“虧損”:譬如red figure指“經(jīng)濟赤字”,in the red表示“虧損”、“負債”或“欠債”。但中國文化中紅色有時也會與壞事掛上鉤:如“眼紅”、“紅杏出墻”、“紅顏薄命”、“害了紅眼病”、“紅牌罰下”、“闖紅燈”等。在英語中紅色有時可以完全和漢語對應,如red flag(紅旗),red wine(紅酒)等。
2.black——黑色
在英漢兩種語言中,都有很多詞語表明black(黑)常常與不好的、壞的和邪惡的事物相聯(lián)系。如black list(黑名單),black market(黑市),black-hearted(黑心的),black money(黑錢),the blackest day(最不吉利的一天)。black sheep指敗家子、害群之馬。black mood一般指暫時的,也可能是反復出現(xiàn)的沮喪心境。有趣的是在商業(yè)英語中,in the black有好的意思,是指經(jīng)營盈利。be in the black(贏利)的反義詞是在上文已提到過的be in the red(虧損,負債),這兩個術語都來自記賬時所用墨水的顏色。此外,黑色也代表了莊嚴和肅穆。在正式場合,人們通常著黑色正裝。這點在中西方文化中是共通的。而在中國的傳統(tǒng)戲曲京劇中,畫“黑臉”的人物往往具有剛正不阿、忠誠正直的性格特點,其典型代表就是張飛、李逵。民間也有流傳的不畏權勢、公正嚴明的“黑臉”包公的故事。除此之外,black還有些別的意思,如black tea(紅茶),black coffee(不加糖和奶的濃咖啡),blacksmith(鐵匠),black coat(職員),They went into black for their friend.(他們?yōu)榕笥焉罡型聪?。);He blacked out the words he didn’t want.(他涂掉不想要的詞。);He came out of the fight black and blue.(打架之后,他遍體鱗傷。);She gave her mother assurance in black and white.(她給她媽媽作出了書面保證。)。
3.white——白色
白色(white)在中西方文化中的聯(lián)想意義是相通的,如purity(潔白),innocence(清白無辜)。在西方國家中,新娘穿白色禮服就是這個原因。而white lie是指不懷惡意的謊言。正直的精神”(white spirit)等詞語都代表了白色在中國人和white在西方人心目中的積極聯(lián)想意義。但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白色的消極意義也非常明顯:在中國,喪事叫做“白事”,死者家屬要披麻戴孝(穿白色孝服),設白色的靈堂,出殯時打白幡;說話不算數(shù)叫做“白說”;買東西、吃飯不給錢叫做“打白條”;說一個人愚蠢人們會使用“白癡”這個詞。
在英語中,也有white elephant,white feather,white night等含義不太好的短語。white elephant指無用的、很少用或是昂貴而不值得保存的東西。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白色和“white”所表達的指稱意義和其聯(lián)想意義并不對應。我們在使用和表達時一定要謹慎用詞。如,“白開水”對應的翻譯為“plain boiled water”而不能從字面意思直譯為“white water”(激流);“白手起家”需要意譯為“to build up from nothing”而不是“white hands”(公正廉潔);“白卷”是指“examination paper unanswered”而不是“White paper”(白皮書,英國政府所發(fā)布的正式文件)等。
4.green——綠色
綠色在中國文化中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由于綠色是大自然的本色,綠色象征著健康與和平。我們通常會把“健康食品”稱為“綠色食品”;把郵遞員尊稱為“綠衣使者”。其他的像“綠色和平組織”、“綠色行動”、“綠化帶”、“綠色通道”、“綠色詩歌”、“綠卡”等專有名詞的使用和古語中聚集山林、劫富濟貧的“綠林好漢”等就可以感受到“綠色”在中國文化中的積極意義。另一方面,在現(xiàn)代漢語中,綠色還被賦予了另外一個明顯的消極意義:妻子紅杏出墻,與他人私通,人們會使用習語來譏諷其丈夫為“戴綠帽子”。在英語中,綠色的感情象征意義也是多屬于積極性的,如“in the green”(血氣方剛)、“green meat”(新鮮肉)、“green old age”(老當益壯)、“green recollection”(記憶猶新)等習語。由于植物的生長規(guī)律是隨著四季的變更由綠色變?yōu)辄S色的,因此在西方文化中“green”一詞又帶有一定的消極意義,如“green hand”表示“某人在某方面是個‘生手’”;“green horn”指的是“容易上當?shù)暮肯x”;說一個人“as green as grass”是說他/她“幼稚”、“缺乏經(jīng)驗”或者說“少不更事”。另外,英語中綠色常用來表示嫉妒。如“green with Envy”、“green-eyed monster”和“green-eyed”都表示嫉妒。
5.yellow——黃色
黃色在漢文化中很受尊崇。在古代的五方、五行和五色中,中央是土黃色,故“黃色”是古代帝王的專屬之色,如皇帝的龍袍叫“黃袍”;皇帝的詔書叫“黃榜”;皇帝坐的御車叫“黃屋”。黃色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和中華文明的象征,同時它也是中華民族的主色調(diào),如中國的人文始祖為“黃帝”;華夏文化的發(fā)源地為“黃土高原”;中華民族的搖籃為“黃河”;“炎黃子孫”的膚色為“黃皮膚”?,F(xiàn)代人結(jié)婚、搬家也會選一個“黃道吉日”。而在英語中的yellow卻沒有這樣的含義。對于西方基督教國家來說,由于黃色是出賣耶穌的猶大所穿衣服的顏色,故在歐美國家yellow被視為庸俗低劣的最下等色:“yellow”一詞和“妒忌”、“怯懦”和“道德敗壞”相關聯(lián);美國俚語稱呼“膽小鬼”為“yellow belly”;“卑鄙可恥的小人”為“yellow dog”;“陰沉多疑的性格”為“yellow looks”;而“yellow journalism”是指那種突出丑聞或大肆渲染的普通新聞,有時是為了轟動效應甚至歪曲事實的新聞報道。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習慣的改變,在現(xiàn)代漢語中,黃色帶上了明顯的消極意義:如“黃牌警告”、“買賣黃了”等?!包S”字也常出現(xiàn)在一些貶義詞中,如“黃色電影”、“黃色書刊”、“黃色音樂”等。但是這些詞中的“黃色”都不可能直譯為英語的yellow,英語中沒有這樣的說法,這樣譯不可能看懂。這里的“黃色”在英語中的意義是pornographic(色情的),obscene(淫穢的,猥褻的)或filthy(猥褻的)。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英漢顏色詞有如此豐富奧妙的文化內(nèi)涵,而且在語言中的運用也相當廣泛。受人類文化的共性作用,以及不同文化和不同語言的相互滲透和影響,很多顏色詞的象征意義已經(jīng)被國際社會所認可與通用。如紅綠燈在交通指揮上的使用,紅、黃牌在足球比賽上的亮相,紅地毯用來迎接貴賓,日歷上的星期六、星期日及法定節(jié)日紅色標明,新娘穿白色婚紗禮服等。當然,由于英漢民族文化形態(tài)的異同,在跨文化交際活動中,文化個性的沖突在所難免。顏色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意思上的錯位。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重視文化認識能力的培養(yǎng),弄清兩種語言的對應關系,把握好語言文化與社會文化之間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使我們在日益頻繁的對外交往中語言更規(guī)范、行為更得體。
參考文獻:
?。?]高寶虹.外語教學和跨文化交際[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2).
?。?]蔣冰清.論英漢顏色詞的比較與翻譯[J].寧德師專學報,2002,(1).
?。?]蔣棟元.論顏色及顏色詞的文化差異[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3).
?。?]孫寧寧,蔡斌.色彩語碼運用中的文化差異與融合[J].江蘇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2).
[5]孫小芳.英語中顏色的含義[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