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確定高職英語校本教材評價指標體系,對提高校本教材質量、豐富教學資源具有重要意義。作者嘗試構建了以學習內容維度、教材表現力維度及價值維度為一級指標的高職英語校本教材評價指標體系,并從構建意義、構建原則、指標框架等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 高職英語校本教材 評價指標 體系框架
高職英語校本教材是英語課程改革的重要載體,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工具,也是高職學生英語輸入的主要資源,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校本教材鮮明的專業(yè)特色和適應市場需求的靈活性,決定了它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雖然在編寫的過程中進行了嚴格的管理,但編寫是否符合能力本位的高職教育理念,結果究竟如何,還有待接受教學實踐檢驗。因此,建立高職英語校本教材評價指標體系顯得尤為重要。如何評價校本教材的質量,怎樣遴選出具有高職院校鮮明特色、符合高職英語教學規(guī)律、教學效果明顯的優(yōu)秀英語校本教材,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一、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意義
首先,有助于增強編輯質量意識。教材評價可為高職英語校本教材主編和參編人員提供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價值判斷,提供多視角的分析意見,促使其不斷改進教材,進而帶動校本教材質量的提高。其次,有助于推進高職英語課程改革。優(yōu)秀校本教材是運用了高職新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研究成果,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引入,有力地推動了課程改革的進程,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最后,有助于提高高職英語教師隊伍素質。現代的優(yōu)秀校本教材往往是指除了教科書以外,還有配套的學習指導書、習題集、學習網站等教輔資料,較多采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等現代教學手段,構成教材的立體化。教師必須不斷研究現代教學理論,掌握現代教學手段,才能滿足現代高職教育教學需要。
二、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是高職英語校本教材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首要原則。構建高職英語校本教材評價指標體系是根據高職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和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廣泛的調研和科學的分析、歸納、總結,最終形成在一定條件下適用的評價指標體系。
2.整體性原則
在構建高職英語校本教材評價指標體系的過程中,整體性原則強調指標體系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具體體現在各級指標所涉及的細目應做到全面、完整,組合合理。
3.有效性原則
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各項指標都必須對評價結果起作用,而且測得的數據和信息能直接有效地反映被評價對象的真實價值,不能做到這一點,指標就是無效的(李慧君,1996)。評價指標體系的有效性要求評價指標必須客觀、難易適度,為被評價者所接受。
4.特色性原則
制訂高職英語校本教材的評價指標體系時,要體現出高職英語校本教材評價的特色,要體現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教材內容化組合方式等,鼓勵和引導教師運用新思維、新方法,以適應新形勢的新要求。
三、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框架
評價指標體系通常是由評價維度(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和指標描述構成的標準體系。評價維度指的是分析、描述高職英語校本教材質量的角度。評價指標體系的每一個維度都反映了教材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高職英語校本教材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包括了學習內容維度、教材表現力維度及價值維度。學習內容維度是指組織合理、科學豐富的英語基本知識和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等。學習內容需要通過一定的形式(文字、圖案、表格等)表現出來。教材表現力維度是指教材的編排、結構、頁碼等。價值維度主要包括學生的需要及心理特征,教師的需要,編寫者的意圖,以及其他價值取向。價值維度奠定了教材評價的價值基礎。
1.價值維度
教材的學習內容維度和教材表現力維度主要以價值維度為依據展開,因此,本文先介紹價值維度的主要內容。
(1)學習者因素。早在1984年,Cunningsworth就提出了一些教材評價的重要原則,其中有三個與學習者有關:一是要清楚學習語言的目的,并依此選擇那些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運用語言的教材。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目的在于:不僅要擁有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應具有實際應用的能力,能根據未來職業(yè)崗位的不同要求,有較強的語言交際能力,為職業(yè)發(fā)展提供保障。二是要明確學生的學習需求。大部分高職學生學習英語主要是為了獲得技能并較熟練地將英語運用于自己的專業(yè)上。三是要考慮語言、學習過程和學習者之間的關系。就語言學習來說,學習過程是學習者使用教材的語言材料來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
?。?)教師因素。哈欽森等(Hutchinson and Torres,1994:326)指出:“教學是教師與教材之間的一種合作關系,只有當合作者了解彼此的優(yōu)缺點并能互補時,這種合作關系才能得到最佳發(fā)揮?!苯處煾嗟貜慕滩哪芊裼行Т龠M教學,能否有利于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技能、專業(yè)知識的發(fā)展等進行評價。
?。?)教材編寫者因素。Brown(1983)和Cunningsworth(1995)認為,教材中內隱的編寫者的教學方法及一些理論預設應該要滿足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需要。
(4)主流的教育價值取向。主要包括當前為高職英語教學實踐所認可的語言理論、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高職英語校本教材必須結合本校傳統(tǒng)和專業(yè)特色優(yōu)勢考慮真實的情境并設計大量的語言活動,在活動中促進聽、說、讀、寫均衡發(fā)展。
?。?)教學大綱的要求。高職英語校本教材的編寫要遵循教學大綱的整體要求,應符合本課程的教育目標、教學內容和基礎要求、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學習要求等。
2.學習內容維度
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要,高職英語校本教材選擇一些聯系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內容,具有應用性。要有選擇地吸收學科的新理論、新知識和新技術,讓學生涉足當代科學發(fā)展的前沿,把握學科發(fā)展的方向。
(1)學習內容的科學性。指校本教材內容正確,思想健康,體系嚴密。教材內容的闡釋準確、清晰,富有吸引力,并能夠反映學科最新進展。
?。?)學習內容的完整性。指高職英語校本教材應包含英語學習的基本內容。以大綱為基礎,提煉常用的句型。語法應該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有選擇地減少過多、過細的語法知識介紹。
?。?)學習內容的拓展性。指校本教材在基本內容完整的基礎上,適當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風土人情、習俗;適當加入反映中國高職學生生活的內容;語言材料有適度前瞻性,適當選用一部分反映當今科技前沿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的資料。同時在每部分內容結束時,最好提供參考閱讀教材和學生學習指導書并提供相應的網址,及時更新并豐富文本教材的內容。
3.教材表現力維度
教材表現力是學生對教材的第一印象,直接影響著學生使用教材的效率和效果。高職英語校本教材的表現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材組織結構的表現力,一是教材版面設計的表現力。
?。?)教材的組織結構。教材的組織編排體系應以主題或話題為中心安排教材內容,內容應主要以小組活動形式呈現;主題或話題之間注意銜接,并以小組活動類練習為主,以認知性習題和思考題為輔。
?。?)教材版面設計。應當充分挖掘文字教材版式及各種符號、標志對改善教學效果的潛力,善于合理地、有根據和計劃地運用心理、物理的刺激特征來喚起學生的注意,進行充分科學的版式設計。
?。?)教材類型。除傳統(tǒng)形式的教材外,還應開發(fā)新形式的輔助教材,如多媒體教材、實驗教材、模擬(包括網上模擬)教材、磁帶和其他視聽材料等。
四、結語
高職英語校本教材開發(fā)是對統(tǒng)編英語教材的重要補充,對彰顯學院教學特色,增強學院辦學能力,打造特色畢業(yè)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嘗試構建了以學習內容維度、教材表現力維度和價值維度為一級指標的高職英語校本教材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既反映了一般教材傳統(tǒng)評價原則,又體現了校本教材的特殊使命,如校本性、職業(yè)性、創(chuàng)新性。只有對高職英語校本教材進行科學、有效的評價,才能使校本教材建設符合高職教育規(guī)律,更具有高職特色。
參考文獻:
?。?]李慧君.教材評價的指標體系的制定[J].課程·教材·教法,1996,(3):13-16.
?。?]Cunningswort h,A.Choosing Your Coursebook[M].Oxford: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Richards,J.C,1995.
[3]Hutchinson,T,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張詩華.高職校本教材評價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南昌高專學報,2009,(6).
?。?]陳潔.能力本位的高職《大學英語》教材評價標準初探.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4).
?。?]孟憲嶺.高師院校教材評價指標體系的探索.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