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師博客是海量知識信息的存儲器,是學習、反思、實踐的助推器,能有效構(gòu)筑學習科研共同體,促進教師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水平的提升,比較全面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關鍵詞: 博客 教師專業(yè)成長 助推器
2009年,我校成立了《運用教師博客,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課題組,我擔任了兩年的執(zhí)行組長。在此期間,我深深地感受到:博客成為了我這個美術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的有效工具和催化劑。
一、博客有效存儲知識信息
博客具有強大的存儲功能。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博客將自己的教學信息及時存儲起來,發(fā)布在網(wǎng)絡上,而且在存儲時已經(jīng)將發(fā)布的信息及時地進行了有效的歸類,這對于今后的使用來說是非常方便、可靠和科學有效的,這是很好的知識信息存儲的工具,并能實現(xiàn)個性化知識信息管理,特別適合美術教師發(fā)布文字、圖片、課件等數(shù)字信息的積累和保存。在博客中,我便以“課堂捉蟲”“書香一瓣”“課件存儲”“美術畫冊”“成長故事”等分別存儲了課堂反思、閱讀筆記、教學課件、學生作品、心情故事等,記錄了我的成長歷程和所有教育教學中的圖片、課件等,這些平時容易流失的資料日積月累便能成為一生受用不盡的“寶藏”。
二、博客成為學習反思實踐的助推器
?。ㄒ唬┰隗w驗與參與中積極學習
以前我也喜歡讀點教育類書籍和雜志,但感覺是一種沒有目的、沒有規(guī)范的不系統(tǒng)的閱讀,即使做一些讀書筆記,也僅限于摘抄一點個人的思考,最多是自己在網(wǎng)絡上的泛讀、博覽。后來進了博客課題組,便是有任務有目的地閱讀了:大家圍繞一本教育類經(jīng)典書籍閱讀,摘抄在書中自己能夠理解并能應用指導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部分,共寫讀后感。在閱讀《你必須去學校,因為你是教師》一書時,我對“代替大聲喊叫的方式”有了自己的想法,寫了一點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上傳上去,不久就有同事、路過的、別校的優(yōu)秀教師甚至國家級名師回帖,各有各的招式,真正把我讀書遇到的這個問題當做了一個談話的共同話題,并在這種回帖的過程中補充了書籍的空白,如果整理出來就是一個小小的主題式課題研討了。在這種超越時空局限的“讀書沙龍”中,大家互相研討,這個過程是各種理念交流與碰撞的過程,是一種智慧的火花,也是彼此理念提升的過程。這種互相參與式的學習,發(fā)布在網(wǎng)絡上,很有成就感。這也是博客最大的特點之一,利用這個技術平臺,可以將自己的信息、成果隨時發(fā)布出去,實現(xiàn)知識的共享,讓別人可以分享自己的信息,在這個知識傳播過程中得到知識的增值。
?。ǘ┰趯嵺`與反思中深入前進
“反思+實踐=專業(yè)成長”是現(xiàn)代教師自身發(fā)展的必由之路,自新課程改革開始,我們就提倡將老師的反思實踐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但我們的反思僅局限于“檢討書”“流水賬”式的,思考一筆帶過,很不深入。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博客課題組組織教師學習了相關理論,又到網(wǎng)上下載了有關專家做實踐反思的專題報告,讓教師明確了實踐反思的意義和方法,于是反思不再停留在一般地回顧“我是怎么做的”,而是從理念的角度對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學行為和決策進行審視、分析和反省。平時在學校中雖然也有一些教研、科研活動,但是在開展的過程中,并不是每位教師都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而且有的教師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加上思考的時間受到限制,一般淺談輒止。而在博客上的交流,教師發(fā)言可以保持冷靜而理性地思考。例如一位老師談道:“因為有了專題的討論以后,有時問題可以討論得比較深一點,而不是很泛地,大家提出了一個觀點以后,能夠圍繞這個觀點談,想的問題就能夠深入下去,不像平常的那個談話,講到哪里算哪里。由此可見,網(wǎng)上的教研、科研活動可以給教師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并且在網(wǎng)絡上留下大家討論的痕跡,為往后的工作所借鑒。我教學了《漸變的形》一課后,在博客上記錄了我的課堂實錄和初步反思。帖子貼上去沒多久,就有不少美術老師瀏覽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對我的設計思路和每個環(huán)節(jié)基本都給予了關注。這時的博客不再是一個提供問題探討的平臺,而且使我們的交流比較理性。這種主題式的思考增加了專業(yè)問題的深度。我開始重新審視我的課堂,在另一個班上課時就整合了大家的建議,重新設計了一個新的教案。再把修改后的課堂教學實錄放到博客上供大家交流。如此幾個來回,我覺得自己反思實踐的水平提高了,對教育現(xiàn)狀有了更深刻的思考?!?br/> 三、博客成功構(gòu)筑研修共同體
在博客課題組的成立和研討過程中,我們立足校本,依靠老師本身和學校團體學習的力量,營造了校本研修的氛圍,把我們個體的學習和反思提升為合作型學習和合作反思,構(gòu)筑了一個研究共同體,最大限度地開發(fā)了教師內(nèi)在的潛能,改變了教師的思維方式,提升了教師的反思能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通過這種互相交流、開放的團體學習方式,運用團體智慧加速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發(fā)展。
在博客課題研究中,我們通常在定好主題后開展研討課,由一人上課后上傳教案,然后在博客上集體研討評課,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及處理后果的分析討論,還有對教師反思札記的點評,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提高反思的水平。我校一個美術老師上了《字的聯(lián)想》一課后,我們針對她預設教案中運用的媒體提出個人的想法,并請來專家組成員談談如何有效整合課程和信息化,從理念層面引領我們提升。幾位不同學科的老師反思同一節(jié)課的媒體使用等共性問題,互相啟發(fā),共同討論,合作交流,這種合作學習比單一的學科學習更具有深刻性與廣泛性。
四、博客無形中提升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水平
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可以說是當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必備技能之一。教師在構(gòu)建博客過程中會涉及電腦媒體使用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如好友鏈接、上傳照片課件、分類管理等,而且常見的問題也可以在交流過程中互相得到解決和提高。因此有些教師認為,運用博客后最大的體會就是“提高了信息技術的運用水平”。
通過教育博客,我們的學習時間多了,學習地點自由了,獲得的信息豐富了,網(wǎng)上討論時也有話可說了。博客為教師打開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在博客上我們可以直接與許多的專家學者對話,學習較先進和前沿的教育科學理論,了解熱點的教育教學問題,還可以與同行相互交換智慧,進行思想的碰撞。這是任何培訓都達不到的效果。博客因其具有的獨特優(yōu)勢,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