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開展,高中作文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以往以應試為中心進行作文教學,導致廣大高中生作文“貧血”“缺氧”,部分甚至蛻變?yōu)樾碌陌斯晌?。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必須從應試中解脫出來,轉變固有的作文教學理念,從注重提高學生的體察生活的意識、思考生活的意識做起,增強作文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力度,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徑,鼓勵學生學會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從而一步步提高寫作水平。
關鍵詞: 中學語文 作文教學 誤區(qū) 教學方法
文無定法,自古以來皆然。文章屬精神層面的東西,是思想、品質(zhì)、意識方面的東西,它不像機器生產(chǎn)產(chǎn)品那樣讓大家有目共睹,也不像用公式解決數(shù)理化題目那樣有規(guī)律可循。
以前,包括目前,作文教學存在嚴重的誤區(qū),許多教師注重傳授學生寫作方法、技巧,往往大講如何“開頭、過渡、結尾”,如何“審題、立意、構思”,如何“描寫、議論、抒情”,再依此對學生進行大量、機械的重復訓練。這樣做的結果,不但使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且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錯覺:寫作的秘訣就是掌握寫作方法與高明的技巧。近幾年來,高考作文中普遍存在一種“脫離現(xiàn)實”的傾向,具體表現(xiàn)為,不少考生習慣于“回到古代,復述經(jīng)典”。這或許就是教師傳授的一種技法。這其實是一種投機取巧的做法,說白了就是應試教育,專門為考試而忙活。這種做法,短期內(nèi)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從長遠看,并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而要擺脫作文教學的功利性,就必須先弄明白寫作的價值取向在哪里,“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保郏保菀虼?,教師要想方設法使寫作成為學生生活學習的需要,成為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需要,而不只是為考試服務的工具。而要改變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作文教學要有一定的計劃性
長時間以來,不少語文教師把作文訓練作為講授課文的緩沖間歇帶,缺乏每學期整體的作文訓練設計。作文課隨機命題,讓學生冥思苦想,各顯神通,不僅沒有訓練梯度,而且無法形成完整的體系。這就要求教師首先進行全盤計劃,各個學期要有不同的學習任務,各個星期要有不同的訓練指標。
其次,梯度要明確。例如訓練修辭,就比喻來說,要先從明喻到暗喻到借喻到博喻,從易到難,從微觀上解決作文訓練中一些問題。
最后,重點要明確。高中階段作文教學必須突出重點,遍地開花顯然是不符合實際的,因此在訓練中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二、喚醒學生對周圍生活“愛的感覺”
羅丹說過: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我們的孩子沒有這雙眼睛嗎?比如說美好的風景,美好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孩子們沒有看到嗎?不是,孩子們?nèi)鄙俚氖潜簧钪来騽拥男撵`。我們不禁要問:孩子們的心靈為什么無法被打動?原因很多,其中有一點不可忽視,那就是“愛的感覺”未得到喚醒。現(xiàn)在很多孩子對父母、親友、老師、同學等人給予他的愛全然沒感覺。心中沒有“愛的感覺”,當然就難以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愛和美?!白魑氖巧?,是心靈,是情感,……因此,作文的世界是‘心’的世界,‘情’的世界,‘人’的世界?!保?]所以自然也就難以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孩子們心中并非缺少愛,而是沒有得到真正的喚醒,或被一些世俗的功利的塵土掩蓋。喚醒它,關鍵是不斷引導學生進行感動性的觀察和思考??梢宰穯柪_紛的大自然:一只鳥在窗臺上跳躍盼顧,想對你傾訴什么衷腸?可以發(fā)掘凡人小事的醇香:媽媽為什么把剩余的菜湯倒給自己還笑著說菜湯最有營養(yǎng)?在感動中觀察,在觀察中感動,學生與他人,與自然保持和善、親密、真摯的關系,保持著深沉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每次小小的感動,都會洗凈生命中某個小小的斑點和污漬,都有可能斬斷生命中某一段小小的劣根。日復一日,感動會使人的內(nèi)心變得清潔、明亮。處處感恩自然,感恩生活,就能感受到、發(fā)現(xiàn)我們這個世界更多的美麗與神奇,就能發(fā)掘出更有情趣、更動人的寫作素材。
以一篇江蘇優(yōu)秀高考作文《懷想天空》為例(以下為節(jié)選)。
我是一個農(nóng)家子弟。我明白我們鄉(xiāng)下的家長們要靠田地來生活,供我們上學。他們?yōu)榱俗优燎诘貏趧?,但沒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聽到他們說:“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們都愿意……”
在即將奔赴高考考場的前兩天,我體會到了。又熱又累。當時,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快點把麥子割完,到家洗個澡,然后在床上睡五六個小時。
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點多鐘就起了。他臨下地時告訴我說:“你再睡會吧!六點鐘起來做飯,然后洗洗衣服,八點鐘到地里給我送飯?!蔽宜押螅闷鸨硪豢矗?∶50。大概在學校里起早起慣了吧。我快速穿上衣服。我把衣服泡在鐵盆里。然后,我進入廚房做飯。
我做好飯,洗好衣服。又把湯盛到飯盆里,拿了5個饃,一齊放到籃子里。我趕緊吃過飯。碗都沒涮,便騎車下地了。
當我到地里時,父親已割了七八壟了。他臉上很多汗珠,衣服濕透了。他說:“你來,吃過了嗎?我割光這一壟,再吃……”大概四五分鐘吧,他割光了。他從籃子里拿出飯盆、饃頭,邊吃邊說:“孩子,你爸沒本事,明天到縣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別緊張……”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個多小時麥子。
……
何永康教授評點此文:不事張揚,不玩深沉。真實、本色、真情、純凈。之所以如此,正源自于這位考生用真誠之心、感動之心去體察生活,于是便也懂得了感恩父母,知道肩頭的責任。所以,這篇文章才如此感人肺腑。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走出自己思想中的那片狹隘天地,在與外界事物的接觸中學會欣賞和感動,同時去領悟做人的真諦,學會包容、寬恕、感恩,領略快樂、美好、崇高。
三、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寫作素材,包括直接的和間接的,即生活素材和閱讀素材。寫作素材來源于生活,作文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從生活中獲得寫作素材,獲得真實情感,將學生在社會、家庭、學校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文字真實地表現(xiàn)出來。這一點語文教師都懂,所謂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許多語文教師不知如何去讓學生走進生活,感悟生活。缺乏行之有效的做法。
我以為實用的做法是選擇一些名家名篇(文章的內(nèi)容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近),讓學生去品讀,去感悟。比如我讓學生讀胡適的《我的母親》,老舍的《我的母親》,看看他們是如何選擇生活素材的,又是如何抒發(fā)情感的。這兩篇文章最大的特點是語言樸實無華,情感真摯動人,所選材料又是生活瑣事,學生容易借鑒,容易模仿。然后布置他們寫同題作文(寫“我的父親”亦可)。結果情形大有改觀,比如一學生寫道:媽媽雖是鄉(xiāng)下婦女,卻很開明。每當我犯了什么錯誤,她當天不批評我,總是在第二天對我進行教育,因為她要回去查她那本《如何教育孩子》一書。她愛趕時髦,所以不用傳統(tǒng)的,也就是婆婆教育她的方法來教育我,她想了解現(xiàn)代的教育方法……另一學生寫道:晚上,一家人邊吃晚飯邊看電視,父親美滋滋地喝著他的老酒。當看到孫儷做的廣告時,爸爸笑道:“我女兒要是這么漂亮,我就發(fā)財了?!泵妹眉泵Ψ瘩g:“你的意思是說我和姐長得丑咯?!眿寢屢苍谝慌载煿郑骸笆c兮兮的,說這種話?”爸爸忙說:“開玩笑,開玩笑。只要我的一雙寶貝女兒天天陪著我,我就很開心啦。”起碼,學生知道寫真實的東西了,知道從生活中去搜索寫作素材了,而不再去胡編亂造一些諸如“為我送傘”“背我去醫(yī)院”之類的虛情假意的東西。
寫作素材還必須從閱讀教材中積累。不少語文教師在語文課的教學中忽視對學生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認為作文就是每周安排的兩節(jié)課,寫作能力當然就在這兩節(jié)課培養(yǎng)了。這種片面認識和做法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很顯然是無益的,寫作素材的積累和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失去語文課這個主戰(zhàn)場。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教學中積累寫作素材。如講解現(xiàn)代文閱讀時,可充分利用現(xiàn)代文結構巧妙、語言流暢、感情豐富等特點,剖析文章的亮點,給作文教學提供豐富的素材并借鑒其寫作經(jīng)驗。教師也可以通過分析課文中的精彩段落讓學生仿寫。也可以讓學生及時寫下閱讀的心得體會,使學生養(yǎng)成在讀書中積累,在積累中豐富,在豐富中靈活運用的習慣。這樣的習慣養(yǎng)成后,學生在寫作中才會游刃有余,真實感人的東西才會躍然紙上。
好作文需要以豐厚的閱讀積累為底蘊。閱讀積累充足,大腦中建立起無數(shù)個生長點,思維靈感隨時可以被激活,寫作時便能左右逢源,率性而作,自如傾吐,氣勢似江流滔滔奔涌;積累單薄,腹中空空,縱有好的題材,依然文思枯萎,文氣自然弱。
一直以來,作文教學都是語文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提高作文教學效率,刻不容緩。雖然“文無定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文教學的難度,但只要正確認識和理解“作文”,把握其內(nèi)在的規(guī)律性,及時走出陷入的誤區(qū),掌握并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就能使作文教學真正擁有一片藍天。
參考文獻:
?。?]語文課程標準.
[2]管建剛.作文革命——十大作文意識.人民教育,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