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的境界,亦是種感悟,身心和思想都需被喚醒,需要思維狀態(tài)、行為狀態(tài)達到一定高度,并充滿機智,是為“醒客(thinker)”。
當權(quán)者所崇尚的東西,必然會為其他公民競相仿效。
制度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制度必須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制度。
政治學上的善就是“正義”,“正義”以公共利益為依歸。
人,在最完美的時候是動物中的佼佼者,但是,當他與法律和正義隔絕以后,他便是動物中最壞的東西。
劣等的人讓人服從其恐懼,高尚的人讓人服從其愛。
要以生物學家的眼光探究政治生活的發(fā)展,將政治生活植根于自然。因為安排人類生活秩序的方式是自然的。因此就有自然的統(tǒng)治與不自然的政治。
法律的目的,是謀被要求服從法律者之福,而非制定法律者之利。
一個政治家,要在適當?shù)臅r候,對適當?shù)氖挛?,對適當?shù)娜?,由適當?shù)膭訖C和適當?shù)姆绞絹砀惺苓@些感覺,就既是中間的,又是最好的。例如在莽撞與怯懦之間有勇敢,在吝嗇與浪費之間有慷慨,在怕羞與無恥之間有謙虛。(據(jù)亞里士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