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實施,教育的各個領域都在進行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改革。作為一名實施新課改以來的一線教育工作者,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
一、轉變教師觀念,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
以往的作文教學,教師總是要求學生以自己的思維方式、認知水平、道德觀、價值觀去寫作,學生一看題目,有的感到無話可說,有的卻有話不知從何說起。久而久之,學生的作文水平不但沒有提高,而且連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大大下降。造成這種后果的責任主要在教師,要改變這種現狀,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放下“嚴師”的架子,到學生中去了解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思想、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重視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確定學生在作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边@種需求也就是參與的需求。所以在作文教學中,要真正樹立為學生服務的觀念,遵循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和認識發(fā)展的規(guī)律,充分調動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和諧的氛圍。讓學生愛寫,寫自己喜歡的內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寫出真情實感,而不是空話連篇。
二、加強平時積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要想學生的作文水平切實有所提高,其工夫不在課內,而在課外,在于平時的積累。平時的積累就像裝修房子之前的備料,只有“料”備齊全了,這“房子”才能一氣呵成。那么,怎樣指導學生做好平時的積累工作呢?
1.指導閱讀,加大閱讀量,從讀中積累素材
提普洛夫說過,“一個空洞的頭腦是不能進行思維的。”厚積而薄發(fā)。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讀好書。除了教師推薦好書、組織讀書匯報、摘抄讀書筆記等方法外,還可以采取形式多樣的、新穎的、體現學生自主性、參與性的訓練方法,如讓學生制作讀書“備忘錄”、名言佳句“袋袋褲”等。
2.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在生活中去發(fā)現、積累寫作素材
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fā)現的。因為這種發(fā)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痹谶@一前提下,指導學生留心觀察,認真體驗,帶領他們走向自然,走向生活。另外,還要在觀察、體驗中培養(yǎng)他們的“愛”,愛山、愛水、愛名勝古跡;愛父母、愛老師、愛周圍的人……只有熱愛生活,才能積極地投入生活的懷抱,才能從中獲取知識,增長才干。
總之,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教學可以培養(yǎng)訓練學生多方面的素質。作為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應緊隨時代的步伐,銳意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出更多、更好地適應當前教育的作文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幫助學生克服畏懼作文的心理和厭煩作文的情緒,使學生達到視作文為需要、視作文為樂趣的目的。
?。ㄗ髡邌挝?河北省石家莊市行唐縣上方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