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蒼山大蒜。山東省蒼山地方品種。薹粗,蒜頭潔白,蒜瓣少而大,辛辣味濃,脆嫩,蒜汁黏稠,抗病,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一般秋播種植。宜作薹、頭栽培,產(chǎn)品適于腌漬加工。蒼山大蒜有3個品系:①“蒲棵”。株高80~95厘米,葉12片,鱗莖橫徑3.5~4.5厘米,單個重25~30克,6~7瓣,中熟,生長期240天,667平方米(1畝)產(chǎn)蒜薹500~750公斤、蒜頭1000~1250公斤。②“糙蒜”。株高80~90厘米,葉11~12片,鱗莖橫徑4~4.6厘米,單個重35克,4~6瓣,晚熟,生長期230~235天,后期有早衰現(xiàn)象。③“高腳子”。株高85~90厘米,葉11~12片,鱗莖橫徑4.5厘米,單個重30~40克,6瓣,晚熟,生長期245天,667平方米產(chǎn)蒜薹500~600公斤、蒜頭900公斤。
2.安丘大蒜。山東省安丘地方品種。蒜頭大、紫色,5~6瓣,蒜瓣大小均勻,耐儲藏,味辛香、細膩柔嫩,汁液黏稠,品質(zhì)上等。適宜作青蒜和蒜黃栽培,出口日本、韓國和銷往國內(nèi)各大城市。
3.嘉祥大蒜。山東省嘉祥縣地方品種。早中熟,適宜生食或腌漬加工,為當?shù)爻隹诘膫鹘y(tǒng)名優(yōu)土特產(chǎn)品種。植株長勢中等,株高95厘米,假莖高40厘米左右,粗1.6~18厘米。葉片狹長、直立,最大葉長50厘米,最大葉寬2.8厘米,葉表面有白粉。鱗莖圓球形,外皮紫紅色,直徑4.5厘米,單個重25~30克。每個蒜頭的蒜瓣數(shù)多為4~6瓣,少數(shù)達8瓣以上,分兩層排列。蒜衣紫色,蒜頭大小均勻,平均單瓣重4.4克。肉質(zhì)脆嫩,香辣味濃,蒜泥黏度大,品質(zhì)上等。抽薹性好,蒜薹長65厘米、直徑0.7~0.8厘米。一般667平方米產(chǎn)蒜薹500公斤左右、蒜頭1000公斤左右。當?shù)赜?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翌年5月中旬采收蒜薹,6月上旬采收蒜頭,生育期250天左右。蒜頭耐儲藏,在室溫下存放,一般到翌年3月才開始發(fā)芽。
4.魯農(nóng)大蒜。植株長勢強,株高80厘米,株型開張。全株13片葉,最大葉長73厘米,最大葉寬4厘米。鱗莖扁圓形,橫徑5厘米左右,形狀整齊,外皮灰白色帶紫色條斑,單個蒜頭重50克左右。每個蒜頭有蒜瓣10~13瓣,分兩層排列,外層6~7瓣,內(nèi)層4~6瓣,外層蒜瓣肥大,內(nèi)層為中小蒜瓣。抽薹率80%以上,蒜薹長60厘米左右、直徑0.7厘米左右。中熟,蒜頭大,產(chǎn)量高,休眠期短,不耐儲藏,宜作青蒜和蒜頭栽培。播種后出苗快,苗期生長快,可利用中、小瓣進行密植作蒜苗栽培。 (山東 于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