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尿路感染雖不是什么大病,但卻讓不少人望而生畏。其實,只要多注意一些生活細節(jié),比如養(yǎng)成正確的排尿習慣,就可以降低很多疾病的發(fā)病風險。
第一,排尿后別立即坐下。男性的生理構造特殊,尿道較長,在排尿后,尿道的內外括約肌會閉合,使前列腺部的尿道形成一個閉合的腔。若此時馬上坐下,會加大這個閉合腔內的壓力,容易造成殘留尿液反流,這就給尿道中的細菌以可乘之機,從而誘發(fā)前列腺炎。那么,如何才能將殘余的尿液排凈呢?專家介紹了兩個方法:1.排尿后,可用手指在陰囊與肛門之間的會陰部位擠壓一下。這樣做不僅能使膀胱中殘留的尿液排出,還對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有一定的好處。2.提肛運動,可以增強會陰部肌肉和尿道肌肉的收縮力,從而盡可能地減少尿液的殘留。
第二,老年男性小便可蹲下。有關資料顯示,經(jīng)常采取蹲位排尿的男性患直腸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的幾率較站立排尿者低一半。這是因為蹲下排尿可以使人體出現(xiàn)一系列的肌肉運動及其相關反射,能加速腸道廢物排出、縮短糞便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減少腸道對致癌物吸收的作用。另外,老年男性在晚上起夜小便時為避免出現(xiàn)排尿性暈厥,也應采取蹲位排尿。
第三,1小時排尿1次。膀胱癌的發(fā)病率與尿液在膀胱中存留的時間成正比。這是因為尿液中有一種可以致癌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會很大程度上破壞膀胱的肌肉纖維,促使其發(fā)生癌變。不管有無尿意,人們都應增加排尿的次數(shù),最科學的做法是每小時排1次尿。
據(jù)《生命時報》
編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