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歷告訴我,已經(jīng)是2011年初了,可冬天還是賴著不走。死皮賴臉地陪著它的死黨,還有一個“隱身人”。(把看不見的風比喻成隱身人,有創(chuàng)意)
早上起床后,聽到門“砰砰”地響,我以為有人敲門,趕快把門打開。(用耳朵聽到了風的聲音)只見院里那棵半枯的樹正歪著身子,用它的樹枝撞我家的門——樹怎么會動呢?肯定是討厭的隱身人正在搖它。(開始觀察風中事物的變化)只覺冷嗖嗖的,我仿佛一下子掉進了冰窖里。我知道,這位可怕的家伙果然來了!他用“冰刀”狠狠地刮我的臉蛋,并飛快地經(jīng)過我身邊,溜進了屋內(nèi)。(觸覺同樣不可忽視)
我被隱身人害得直打哆嗦,趕快把門關(guān)上,才把他趕了出去??晌一仡^一看:天哪,“隱身人”才來了這么一下子,家里就變成這樣了!垃圾桶倒了,垃圾到處都是;昨天才擦的地,又蓋上了一層塵土。(風帶來的變化,概括性地寫)
我去上學時,“隱身人”還在拼命搞破壞。他來到大街上,“呼——呼——”,一刻也不停下。人們看不見他,又非常怕他,都豎起領(lǐng)子,手縮進袖子里,戴上帽子,口罩。他還不肯停下,一刻不停地飛呀、跑呀。(擬人的寫法,令文字特別好看,很吸引人)
路邊的樹木也很怕他,枯草也很怕他。當他唱著狼叫般的歌奔馳在馬路上時,樹木和枯草都向他點頭哈腰,仿佛在迎接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小樹見了他,一彎下腰,遲遲不肯直起;大樹見了他,枯枝亂晃;就連有著“像戰(zhàn)士一樣”美稱的松樹、柏樹也彎下腰、低下頭,像做了什么見不得人的事似的??莶荼弧半[身人”折騰得死去活來,有的干脆躺在了地上。(具體地描摹,與第三段的大致勾勒相應(yīng)生趣)
“隱身人”來到我身邊,弄得我連呼吸都很困難。用鼻子呼吸吧,吸進去的又是冷空氣又是沙子,難受死了。用嘴就更別說了,張一下就是一口沙子,別說呼吸了。(到此,五官都積極地調(diào)動起來,從不同角度來觀察風,感受風)
我把手縮進袖子里,不敢伸出來。如果我伸出來了,回報我的便是針刺似的感覺。(看似閑筆,實則再一次強調(diào)觀察者的主觀感受,使全文角度更加豐富)
唉,我想你已經(jīng)猜到了,這個“隱身人”就是風,可惡的西北風!(揭開了謎底。整篇作文結(jié)構(gòu)新穎,創(chuàng)意迭出)
楊老師點評:怎么樣,小作者果然把這個看不到摸不著卻察覺到的熟悉事物描繪下來了吧?她非常靈活地運用剛剛學過的各種觀察方法,不時地轉(zhuǎn)變觀察角度,不停地改變寫作手法,不斷地把風的不同側(cè)面呈現(xiàn)給我們。像風一樣,她的結(jié)構(gòu)不受束縛,開頭設(shè)置了一個懸念,直到結(jié)尾處才交待答案,印證讀者的猜測。寫作嘛,最怕閉門造車,如果大家都能像小作者一樣,走近或走進自己所觀察的事物,全方位多側(cè)面地仔細觀察,不拘一格地運用寫作技巧,就一定能把難以把握的事物寫得如此清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