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問,我來答
楊老師:古時候,有個畫家,他告訴徒弟說,世界上最難畫的不是神啊鬼啊,而是狗、馬這一類最常見的東西。
樊藝璇:為什么?
楊老師:呵呵,因為人們并沒有看見過神鬼,畫家可以隨意想象,畫錯了也沒人知道;而狗、馬就在我們身邊,每個人都知道它什么樣子,只要畫錯一點兒就會被人指出來。寫作文也是這樣……
樊藝璇:老師!我看,最難寫的卻是風,因為它就在我們身邊,卻從來沒有被人們看到過。
楊老師:不難不難。我來教你吧。風固然是看不見的,但你卻可以看到風刮過來時事物的變化。
樊藝璇:事物的變化?
楊老師:是啊。讓我們從上向下看。風中的云會動嗎?鳥兒的飛行會受影響嗎?樹會搖嗎?旗幟會飄嗎?草會趴伏嗎?人們隨著風的變化會不會做出一些不同的舉動?
樊藝璇:啊,您這么一講,我仿佛看到了風中的一切!
楊老師:當然啦,風有大小之分,有季節(jié)之變,有方向之別,不同的風對事物的影響都是不一樣的。
樊藝璇:嗯,嗯,嗯。我會看風啦!
楊老師:僅僅會看還不夠,你還要學會用耳朵聽風聲,用手觸摸風,用肌膚感受風,甚至用口鼻呼吸風。
樊藝璇:哇,讓我打開窗戶,請風進來……呀,風聲時大時小;它從我的指尖溜過,調皮可愛;它吹過我的臉,像一只看不到的手在觸摸;哦,讓我吸一口——呸,怎么它還夾帶私貨——沙子!
楊老師:很好,你對這股風產生了感情。如果帶著感情去感受與觀察某一陣風,那行文時就會非常生動傳神嘍!
樊藝璇:對,我覺得風不再是看不到摸不著搞不定的神奇事物,而像自己身邊的一個人了。對,我就要把它比喻成一個人,好好地寫一寫這位不請自來的“朋友”!
楊老師:我還得提醒一句,除了五官的介入,還必須學會用頭腦思索,想一想這到底是怎樣一場風,它給世界帶來了什么變化,包括天氣的變化、人們生活的變化、自然界的變化,等等。
樊藝璇:老師,稍等,您先看看我是不是變得會寫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