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再現(xiàn)】
小學(xué)六年級語文第十二冊第二單元考試作文。(30分)
題目:這樣的 真
要求:(1)補完題目。
?。?)敘述內(nèi)容具體,條理清楚。
?。?)500字左右。
【佳作展示】
奶奶的年紀大了,從爺爺去世后就搬來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爸媽都很孝順她,覺得奶奶年輕時吃了很多苦,老了該享享清福了,什么活都不讓奶奶干。于是奶奶每天不是陪鄰居聊天,就是自己在家聽聽音樂、跳跳舞、散散步……媽媽也很忙,只是每晚餐后必定會削一個蘋果給奶奶。
每天晚飯后,奶奶總愛摟著我,看著媽媽削蘋果。媽媽削蘋果的姿勢很漂亮。一個個蘋果在媽媽的手里都像跳起了“脫衣舞”。水果刀在蘋果上飛快地旋轉(zhuǎn)著,那果皮就宛如一只輕輕點過水面的燕子,自由地飛舞著。削出來的每個蘋果除了脫下外衣,形狀、大小與沒切之前幾乎是一模一樣的。無論是從上到下,還是從左至右,都無可挑剔。去了皮,媽媽總是習(xí)慣性地把蘋果分成8塊,裝在盤子上,然后遞給奶奶。奶奶吃蘋果時總會分我一塊,而我吃后嚷著還要,媽媽總是責(zé)怪地看我一眼,奶奶呢,則會笑呵呵地再遞給我一塊……
奶奶的年紀越來越大了,可晚飯后吃蘋果的習(xí)慣還是沒變,媽媽依舊用那亮亮的水果刀和她那靈巧的雙手制造出一件件“藝術(shù)品”,只是變成了全家一人一個蘋果,而我總是全家最受寵的那一個。只是從那件事發(fā)生后,就有一點的變化了。
那是一個盛夏的中午,太陽快要把大地都烤焦了。奶奶卻在這個時候病倒在床上,睡了好幾天。這天,爸爸出差了,媽媽還在單位工作呢,家里只剩下我陪著昏睡中的奶奶。我趴在床上守著奶奶,靜靜地看著電視,忽然我發(fā)現(xiàn)奶奶的嘴巴一張一合,似乎要說些什么。我趕緊將耳朵湊過去,花了半天時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聽清奶奶說的是“……蘋……果……”我犯了愁,爸爸媽媽都不在家,誰來削蘋果呢?沒辦法,只能自己動手了。望著蘋果,我嘆了口氣,默默地拿出水果刀慢慢削了起來??赡撬逗孟窆室馀c我作對似的,我越想削好,它就越不聽使喚,東一躲西一藏,折騰出我一身汗。半個小時過去了,我不好意思地將只剩下一半的“丑八怪”蘋果遞給了奶奶,奶奶虛弱地笑了,輕輕咬了一口,喃喃地說:“乖孫女……”
后來,奶奶的病好了,家里又恢復(fù)了歡聲笑語。也就是從那時候起,家里晚飯后吃蘋果的習(xí)慣依然沒變,只是那水果刀的掌握權(quán)已經(jīng)到了我的手中。望著奶奶和媽媽會心的微笑,我覺得我仿佛成了一個傳遞愛心的小天使,將人間最美好的愛——親情傳遞著。
(指導(dǎo)教師:付大梅)
小作者的這篇習(xí)作,另辟蹊徑,圍繞親情,以蘋果為線索,進行構(gòu)思,是整個考場里比較優(yōu)秀的一篇習(xí)作。
只要有一顆善于捕捉生活中稍縱即逝的美好心靈,隨處都可以發(fā)現(xiàn)寫作的素材,寫出好的文章,而本文即是如此。
如從選材上看此文章不算新穎,每天晚飯后,媽媽為奶奶削一個蘋果,后來,我又接過了那個愛的接力棒,為奶奶削蘋果。其實在生活中我們都經(jīng)歷過這樣的生活,而作者的過人之處在于能夠用細膩的心去感受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體貼關(guān)愛,營造了一個溫暖感人的場景,寫得真摯感人。沒有離奇的情節(jié),只有看似平淡如家常的語言,娓娓道來,給人以親切感。沒有浮華,沒有喧囂,簡潔流暢地把人物的情感、心理描繪了出來。
“望著奶奶和媽媽會心的微笑,我覺得我仿佛成了一個傳遞愛心的小天使,將人間最美好的愛——親情傳遞著。”更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功效,深化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