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省略號和“等”“等等”能否同時使用?
在表示列舉省略時,可以用省略號,也可以用“等”“等等”,但不能同時使用省略號和“等”“等等”。“等”“等等”是語言里的詞語,可以說出來、讀出來,而省略號只是書面上的東西,只能看,讀不出來,所以,在需要讀出來的地方要用“等”“等等”,不用省略號。
2、數(shù)詞表示歷史事件名稱時該怎樣標點?
應該在數(shù)詞外加引號,數(shù)詞間加間隔號。例如:“一二·九”運動、“九·一八”事變。加引號是因為這些數(shù)詞具有特殊含義,它們是某月某日的省略寫法,指的是特定的日子。使用間隔號是為了避免誤解,如“一二九”,如果不用間隔號,也可以理解為1月29日。如果事件比較有名,不加引號或省略號也不會妨礙理解,也可以不用引號或省略號,如:五一勞動節(jié)、六一兒童節(jié)、五四運動。
3、標點符號應該放在哪兒?
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等點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能放在一行的開頭。引號、括號、書名號的前半個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個不能放在另一行的開頭。省略號和破折號各占兩個字的位置,不應分作兩截分放在上行的末尾和下行的開頭。
4、選擇問句怎樣用問號?
一般的情況是,選擇項之間用逗號,問號用在最后一個選擇項之后。例如:
是那個年代更適合我們,還是我們在那個年齡上更快樂?
如果選擇項比較短,選擇項之間的停頓也比較短甚至沒有停頓,選擇項之間也可以不用逗號,只在句末用問號。例如:
你是走還是留?
如果要強調(diào)每個選擇項的獨立性,可以在每個選擇項后都用問號,這時這幾個選擇項構(gòu)成一個句群。例如:
還是歷來慣了,不以為非呢?還是喪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5、用問號應該注意什么?
第一,有疑問詞的句子不一定都用問號。疑問詞也可以用在非疑問句中,所以不能單憑有無疑問詞來判斷一個句子是不是疑問句,該不該用問號。下面的句子雖有疑問詞,但不是疑問句,所以不用問號:
我不知道這件事是誰做的,但我猜做這件事的人一定對我們的情況比較熟悉。
第二,倒裝句中,問號應該放在全句的末尾。例如:
明天放假嗎,張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