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貸危機使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在世界范圍內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影響,全球直接外資流入量繼2008年下跌16個百分點之后再次下降37個百分點。盡管次貸危機影響了直接外資流量,但它并未使生產的國際化進程停頓。在跨國公司體系相繼演變以及投資政策環(huán)境不斷更新的宏觀背景下,如何尋求一種新的投資與發(fā)展范式,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仍然是一個吸引世人眼球的嶄新課題。低碳外國投資作為一種新型的投資理念和投資方式,正在日益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也將對我國經濟發(fā)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低碳外國投資的內涵
?。ㄒ唬┑吞纪鈬顿Y的概念
貿發(fā)委在報告中將低碳外國投資界定為“跨國公司通過股權(直接外資)和非股權參與方式,向東道國轉讓技術、做法或產品,從而大大降低這些國家的自身活動和相關活動及其產品和服務的使用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低碳外國投資還包括為獲得或使用低碳技術、工藝和產品而進行的外國直接投資”。
?。ǘ┑吞纪鈬顿Y的類型和特點
低碳外國投資從形式上講包括采用低碳工序和提供低碳產品與服務兩種類型。采用低碳工序是從產品制造的角度而言,它要求跨國公司的投資以減少關溫室氣體排放量為前提,通過采用低碳工序,實現跨國公司及其全球價值鏈上相關公司業(yè)務的升級。提供低碳產品和服務則是從產品使用視角展開,其中低碳產品包括電動汽車、“節(jié)能”電子產品和一體化的公交運輸系統(tǒng)等;低碳服務包括提供技術解決方案,重新設計當地公司的溫室氣體排放過程等。
傳統(tǒng)海外投資理論認為,企業(yè)進行海外投資的動機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而低碳外國投資關注的焦點,則是跨國公司進行外國投資應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為投資動機。這是新時期跨國公司重塑全球戰(zhàn)略定位應關注的核心問題。
(三)低碳外國投資的意義
新世紀低碳經濟的興起向跨國公司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這不僅因為跨國公司在廣泛的國際業(yè)務中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還因為它們最有能力創(chuàng)造和傳播技術,且最有條件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供需要的資金。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全球的共同需要,跨國公司面臨的已經不是就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否應采取行動的爭論,而應是采取多少行動以及采取何種行動的問題。跨國公司在重構全球戰(zhàn)略定位時應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宗旨,采用低碳工序在全球價值鏈進行產品制造,并向消費者提供低碳產品和服務以實現公司業(yè)務升級,最終實現全球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低碳外國投資的影響因素分析
當前,基于緩解全球氣候變化的新型投資政策正日益對跨國投資活動產生直接影響。雖然跨國公司可以通過改進業(yè)務流程供應更清潔的產品和服務,尤其是對發(fā)展中國家來說,跨國公司的低碳投資有助于其生產能力及出口競爭力的擴張和升級,幫助其過渡到低碳經濟。但是,此種投資也面臨著經濟和社會雙重風險,對跨國公司進行低碳投資活動形成了一定的影響。
?。ㄒ唬┑吞纪鈬顿Y的驅動因素
驅動因素是指跨國公司對外國低碳項目進行投資時所考慮到的諸如母國政策、公共輿論和股東實力等具有推動低碳外國投資作用的因素。其中許多驅動因素影響到所有領域的外國直接投資,但有些因素只與氣候變化有關。例如:利用可再生能源實現農村電氣化的對外投資促進措施;促進建立相關技術能力并進行國際推廣的政策;促使政府更多地披露氣候變化風險的政策等。
?。ǘ┑吞纪鈬顿Y的地域因素
地域決定因素是在跨國公司進行低碳外國投資過程中起拉動作用的因素,其主要從地理空間層面影響跨國公司具體投資地域的選擇。除了外國投資的一般決定因素(例如市場規(guī)模和發(fā)展、原材料的獲取、不同的競爭優(yōu)勢或熟練勞動力的使用)外,有些因素只與氣候變化有關,例如:有針對性的政策框架和商業(yè)便利;建立或界定市場(電力、運輸、建筑和工業(yè)部門)以刺激對新的低碳產品和服務的需求;特定國家的低碳技術等。
三、我國應對低碳跨國投資的策略
?。ㄒ唬┗隍寗右蛩匾暯堑奈赓Y策略
母國政策是影響跨國公司開展低碳外國投資的最有力驅動因素,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我國政府若從中國實際出發(fā),為跨國公司低碳外國投資提供一定的政策保證無疑將產生劃時代的影響。發(fā)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和轉向低碳經濟時最大的難點,是資金短缺與技術開發(fā)推廣,而吸引外資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最佳選擇。低碳海外投資不但有助于改進生產工序,并促進新技術、新行業(yè)的出現,也可能導致國內公司被擠出市場、產生技術依賴、基本貨物和服務成本提高以及有關的社會后果。
中國政府在制定是否應當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促進低碳外國投資戰(zhàn)略時,應從經濟增長和人類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來權衡低碳外國投資的利弊,力求實現低碳外國投資效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一方面,可以制訂有利的政策支持,諸如制訂有利的東道國政策框架、將“可再生能源及相關產品和技術、節(jié)省燃料或使用替代燃料的運輸方式以及新建筑材料”納入傳統(tǒng)政策框架范圍、推行“綠色發(fā)展銀行”以及提供低碳投資擔保和信貸風險擔保等;另一方面,通過建立具體制度以確保低碳外國投資的順利實施。主要措施有扶持推廣清潔技術、統(tǒng)一公司溫室氣體排放披露做法、建立若干國際低碳技術援助中心等。2006年中國與歐盟建立了以技術合作和企業(yè)參與為重點的積極務實的氣候變化伙伴關系,這些合作包括的內容主要有交換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政策和法規(guī)、信息與經驗、合作研究與技術開發(fā)和示范、技術轉讓、私營部門的參與、人員交流與培訓以及公眾參與活動等,這種做法在目前的條件下尤其值得效仿。
?。ǘ┗诘赜蛞蛩氐膶ν?b style="position:absolute;left:-100000px;">2+05dBft89HzrB1VhmvnXu7a5c6BQNVHpCqolbTjgrs=投資策略
據估計,2009年低碳外國直接投資僅在替代/可再生發(fā)電、回收利用以及環(huán)境技術產品(如風輪機、太陽能電池板和生物燃料)制造三個行業(yè)投資流量就達900億美元,這些行業(yè)將成為低碳外國投資初始階段的核心業(yè)務。
根據鄧寧投資發(fā)展周期理論,我國在對外國直接投資吸引力增強的同時,已經具備對外直接投資的條件和能力。下表是近三年我國海外投資〔包括外商在華直接投資(IFDI)與對外直接投資(OFDI)〕行業(yè)分布統(tǒng)計表。
從上表可以發(fā)現,外商在華直接投資在交通運輸和電力煤氣水供應方面有不斷增強的趨勢,而在制造和建筑業(yè)投資變化不大。相反我國企業(yè)對采礦業(yè)(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氣)的對外直接投資額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從2007年的40.6億美元增長到2009年的133.4億美元,增幅達228.57%,年均增長速度為76.19%。對于交通運輸業(yè),外商在華直接投資呈現穩(wěn)步上升趨勢,而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下降趨勢明顯,從2007年的40.7億美元下降到2009年的20.7億美元,降幅達48.14%。究其原因,這主要歸功集系統(tǒng)集成、多技術類型和成本三大優(yōu)勢為一體的高鐵行業(yè)的大力發(fā)展。
低碳外國投資給我國企業(yè)開展海外投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從區(qū)域決定因素來看,今后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和進行海外投資過程中,要將低碳外國投資投向緩解潛力高的“排放部門”,對電力、工業(yè)(包括制造業(yè)以及石油和天然氣)、運輸、建筑、廢物管理、森林和農業(yè)等排放溫室氣體部門的預計排放量、緩解潛力以及成本進行評估,提前布局低碳外國投資行業(yè),將是我國跨國公司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最有效方式。
本文對低碳外國投資的涵義進行了探討,結合低碳外國投資的影響因素,從驅動因素和地域決定因素提出了我國跨國企業(yè)進行全球戰(zhàn)略定位的重構思路。認為低碳外國投資必將成為越來越多跨國公司在制訂發(fā)展戰(zhàn)略時的核心內容和必然選擇,原因不僅體現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為大勢所趨,而且還因為跨國公司作為擁有雄厚知識和尖端技術,業(yè)務遍及全球的企業(yè),在全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向低碳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有能力,也有義務扮演主要角色。
■
參考文獻:
①王軍,國際貿易視角下的低碳經濟,世界經濟,2010(11)
?、诼摵蠂Q易和發(fā)展會議,2010世界投資報告,2010
?、跦uf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