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小芳
(作者是寧夏日報報業(yè)集團總編輯助理)
堅持按新聞傳播規(guī)律辦事,需要記者轉變作風,做“草鞋記者”。
科學技術帶給傳統(tǒng)媒體無數(shù)的便利和挑戰(zhàn),計算機使一代報人告別了鉛與火,迎來了光與電。而網(wǎng)絡則使新聞的生產過程變得快捷和便利。一些新聞記者由此患上了“網(wǎng)絡依賴癥”,以搜索引擎代替了田間地頭的深入采訪,使得新聞記者的優(yōu)勢日漸喪失。
“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開展以來,一大批文風清新、帶著泥土氣息的新聞稿件見諸報端、躍上熒屏,在社會上引起反響,在讀者中得到好評。
寧夏日報報業(yè)集團黨委和編委會成員率先垂范,到深山遠郊蹲點采訪,采寫了《葦草織夢》《窮鄉(xiāng)僻壤“狀元村”》等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稿件。其中,沙新總編輯采寫的《窮鄉(xiāng)僻壤“狀元村”》一稿得到中宣部新聞局新聞閱評組的充分肯定。閱評組認為,這是記者“下基層”抓取的一條勵志新聞、鼓勁新聞、希望新聞。新聞以蒙集村為例,用典型人、典型事說話,給人以啟示,是在“走轉改”活動中出現(xiàn)的一篇文風樸實的鮮活新聞。10月9日,《寧夏日報》在頭版頭條報道了曾經(jīng)被認為以“難纏”出名的李旺人,以民風建設為契機痛下決心“洗名”的事跡。報道刊發(fā)后,引起社會反響。李旺鎮(zhèn)南大寺寺管會到處收集復印報紙,發(fā)給群眾傳閱,并在主要街道張貼,清真寺的阿訇在主麻日向信教群眾宣讀報道內容,激起大家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大家紛紛表示要珍惜來之不易的變化,再接再厲,重塑李旺新形象。寺管會主任李光興說:“看了報道后,很多人為過去因修路、搬離市場對抗政府而愧疚,《寧夏日報》對李旺的宣傳讓我們對自己的名聲倍加珍惜”。李旺村黨支部專門召開支部會議,宣讀新聞報道的內容,決心將“洗名”之舉向更深層次推進。村支書虎生保說:“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們要將李旺人的名聲看得比我們的生命還要重,對有損李旺名聲的事堅決制止”。海原縣一位機關干部給記者發(fā)來短信說:“當一個群體為捍衛(wèi)他們的名聲而喚醒的自覺意識如此震撼人心的時候,我對在這片貧瘠土地上的人們表示敬仰?!?/p>
“走轉改”火熱的新聞實踐告訴我們,在網(wǎng)絡時代,秉承老一輩新聞工作者“腳板底下出新聞”的精神,到基層一線抓“活魚”,做一名“草鞋記者”,是不被海量信息淹沒、凸顯自我價值、媒體優(yōu)勢的“法寶”。 在人人都是記錄者的當今,新聞記者的“唯一性”在哪里?根植基層,傳達現(xiàn)場,強調真實,表達見解,彰顯個性。
群眾是真正的語言大師。堅持按新聞規(guī)律辦事,要求我們深入學習百姓語言,用群眾的語言報道群眾的事情。
可以對比一下兩起因“文風”引發(fā)的事件。一是2010年6月21日晚,針對江西省撫河、信江、贛江三條主要江河發(fā)生超歷史紀錄的特大洪水,央視新聞頻道“24小時”欄目與江西防總某官員進行了一次連線,央視主持人邱啟明焦急地詢問下游群眾情況,該官員卻大談各級領導的“重要指示”。最后,邱啟明不得不兩度打斷他,直問群眾是否已經(jīng)安全轉移。這次連線中的官話引發(fā)網(wǎng)友廣泛批評。
第二起事件是兩天后的6月23日,在華中科技大學2010屆本科生畢業(yè)典禮上,校長李培根院士一篇名為《記憶》的畢業(yè)致辭贏得了30余次熱烈掌聲,不少學子流下了感動的淚水。致辭結束時,全場學子自發(fā)起立,高喊:“根叔!根叔!”大家都認為“根叔”的演講講到了學生們的心里,感人至深,同時也激起了學子們對社會表象的洞穿、對社會公平正義的反思以及對未來核心價值的判斷。
這便是“文風”不同引發(fā)的不同效果,仔細分析,兩者“文風”的差異主要源于出發(fā)點的差異。作為新聞媒體,要使報道產生感染力,必須深入群眾,學習百姓語言,讓群眾產生共鳴,從而提升新聞宣傳的影響力,增強傳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