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素有“衣冠王國”之稱,上至史前,下至明清,中華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chǎn)活動和社會實踐中,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精美絕倫的服裝。中國傳統(tǒng)服飾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各民族創(chuàng)造的寶貴財富,在世界服飾史上有著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服飾是人類生活的要素,也是一種文化載體。中國服裝款式的發(fā)展和演變,面料和色彩的選用與搭配,著裝的特定場合和等級規(guī)定,反映著特定時期的社會制度、經(jīng)濟生活、民俗風情,也承載著人們的思想文化和審美觀念等,是一部生動的歷史文化百科全書。
滿清入關,在服飾方面對明朝傳統(tǒng)做了很大改動,是保留原有服裝傳統(tǒng)最多的非漢族王朝,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服制的又一次改革和飛躍。清代服飾是一門藝術,了解清朝服飾,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清朝文化。
關鍵詞:清朝服飾 紋樣色彩 影響
1、清朝服飾發(fā)展背景
清代統(tǒng)治者在1644年入關后強制推行滿族服裝款式,建立了一整套完整而繁縟的服飾制度,廢棄了傳統(tǒng)的冠冕制度,僅留下十二章紋作為袞服、朝服上的紋飾,用繡有飛禽走獸的補子作為文官武員等級高低的標志等。清代男子以長袍馬褂為主流,滿族女子穿旗裝旗鞋,漢族婦女則在“男從女不從”的原則下沿襲著上衣下裙的服式。清代婦女由于纏足風氣盛行,多穿小腳鞋,滿族婦女則穿著裝有木底的旗鞋,稱為“高底鞋”。發(fā)式也很有特色,滿族婦女梳兩把頭,戴達拉翅。漢族女服多梳圓髻、大盤頭等。
2、清朝服飾的特點
2.1 清朝男子服飾
清朝官服及一般男裝主要包括龍袍、蟒袍、長袍、補服、長褂、行袍、馬甲、衫、褲、帽、靴等。
2.1.1 清朝皇帝冠服
清代皇帝服飾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
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區(qū)別主要在衣服的邊緣,春夏用緞,秋冬用珍貴皮毛為緣飾之。朝服的顏色以黃色為主,以明黃為貴,只有在祭祀天時用藍色,朝日時用紅色,夕月時用白色。朝服的紋樣主要為龍紋及十二章紋樣。一般在正前、背后及兩臂繡正龍各一條;腰帷繡行龍五條襞積(折襇處)前后各繡團龍九條;裳繡正龍兩條、行龍四條;披肩繡行龍兩條;袖端繡正龍各一條。十二章紋樣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種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并配用五色云紋。
皇帝的龍袍屬于吉服范疇,比朝服、袞服等禮服略次一等,平時較多穿著。穿龍袍時,必須戴吉服冠,束吉服帶及掛朝珠。龍袍以明黃色為主也可用金黃杏黃等色。古時稱帝王之位,為九五之尊。九、五兩數(shù),通常象征著高貴,在皇室建筑、生活器皿等方面都有所反映。清朝皇帝的龍袍,據(jù)文獻記載,也繡有九條龍。從實物來看,前后只有八條龍,與文字記載不符,缺一條龍。有人認為還有一條龍是皇帝本身。其實這條龍客觀存在著,只是被繡在衣襟里面,一般不易看到。這樣一來,每件龍袍實際即為九龍,而從正面或背面單獨看時,所看見的都是五龍,與九五之數(shù)正好相吻合。另外,龍袍的下擺,斜向排列著許多彎曲的線條,名謂水腳。水腳之上,還有許多波浪翻滾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寶物,俗稱“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綿延不斷的吉祥含意之外,還有“一統(tǒng)山河”和“萬世升平”的寓意。
常服袍,是日常處理政務時穿的服裝,前后左右開衩,顏色花紋隨意。
端罩,是皇帝的禮服掛,類似普通外掛,用紫貂、黑狐皮制作。
皇帝朝服,暖帽為圓形,帽檐反折向上,上綴紅色帽緯,頂有三層,用四條金龍相承,飾有東珠、珍珠等。涼帽則是前綴金佛,后綴舍林,亦綴紅色帽緯,飾東珠,頂與暖帽相同。
2.1.2 清朝官員冠服
服飾有朝服、常服袍、行袍、端罩、螃袍、禮服、行掛等。
朝服用于殿廷朝會、重大軍禮、外藩朝觀等。
常服袍,是日常處理政務時穿的服裝,前后左右開衩,顏色花紋隨意?;实酆妥谑页蓡T都可以穿這種四開衩袍。
行袍,為出巡、騎馬時的服裝,形制大體如常服袍,只是袍長略短。
端罩,是皇帝的禮服掛,類似普通外掛,用紫貂、黑狐皮制作。職位較高和其它皇族近臣等侍衛(wèi)等都可穿用。蟒袍是官員的禮服袍。皇子、親王等親貴以及一品至七品官俱有蟒袍,以服色及蟒的多少分別等差。
清初衣袍式樣有幾大特點:箭袖、右衽、四開衩、束腰。箭袖,是窄袖口,上加塊半圓形袖頭,形似馬蹄,又稱“馬蹄袖”。
馬蹄袖平日綰起,出獵作戰(zhàn)時則放下,覆蓋手背,冬季可御寒,致敬禮時,必放下。清代,“馬蹄袖者,開衩袍之袖也,以形如馬蹄,故名。男子及八旗之婦女皆有之。致敬禮時,必放下”①。
凡官員參加三大節(jié)、出師、告捷等大禮必須穿蟒袍。一般官員以蟒袍為貴,蟒袍又謂“花衣”,是為官員及其命婦套在外褂之外的專用服裝,并以蟒數(shù)及蟒之爪數(shù)區(qū)分等級,規(guī)定:一至三品,繡五爪九蟒,四至六品,繡四爪八蟒,七至九品,繡四爪五蟒。民間習慣將五爪龍形稱為龍,四爪龍形稱為蟒,實際上大體形同,只在頭部、鬣尾、火焰等處略有差異。蟒服除蟒數(shù)以外,尚有顏色禁例,如黃太子用杏黃色,皇子用金黃色,而下屬各王等官職不經(jīng)賞賜是絕不能服黃的。在皇帝生日的前三天到后四天,百官都穿蟒袍,謂之“花衣期”。
官員禮服的另一種是補服,也叫補掛,是比袍短比掛長得一種長掛,對襟,胸、背各綴一塊補子,是清代官服中主要的服裝。掛罩在袍服外面,增減方便,是滿族風習,也是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與頂戴同為品官級別的重要標志,(清代補子的具體規(guī)定),補掛為品官標志,不得混用。
一般官員也有常服袍、掛,平時穿用,顏色、花紋不限。一般官員的行掛比常服掛短,袖長及肘,石青色,庶官、扈從都可以穿。清代還有一種黃馬掛,是較為榮寵的官服。巡行肩從大臣,如御前大臣、內(nèi)大臣、內(nèi)廷王大臣、侍衛(wèi)什長,都例準穿黃馬掛。有功大臣也特賜穿著。
皇子、親王、鎮(zhèn)國公等,朝服形制與皇帝大體相似,僅帽頂層數(shù)及東珠等飾物數(shù)目遞減而已。
文武官員的冠頂,上銜頂珠,其質(zhì)料、顏色依官員品級而不同。頂珠之下,有一支兩寸長短的翎管,用以安插翎枝。翎有藍翎、花翎之別。藍翎是雕羽制成,藍色,羽長而無限。花翎為孔雀翎。尾端有如眼睛似的一圈,叫做眼,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分,翎眼多者為貴。
2.1.3一般男子冠服
一般男服有袍、掛、換、衫、褲等。
馬掛,一罩在袍衫之外,長僅及腰,原為軍中服飾,因便于騎馬,故稱【馬掛】??滴跄┠辏患易拥荛_始穿著。雍正時,穿者日多。以后傳至民間,不分貴賤,逐漸作為一種禮服。馬掛有對襟、大襟、琵琶襟等式樣。馬甲,或叫坎肩,向例為王公貴族服用,至清后期人人可穿。
長衫、袍掛是清代男子的主要禮服,官吏人士開兩衩。不開衩的稱【一裹圓】,為市民百姓服裝。
清代一般官吏士庶所戴之帽,最常見的是瓜皮帽,系沿襲明代六合帽式,作瓜棱形,圓頂,頂部有一紅絲線編的結子。咸豐初,帽頂又作尖形。帽為軟胎,可折旦放于懷中。一般市販、農(nóng)民所戴氈帽,亦沿襲前代。冬天人們多戴風帽,又稱【觀音兜】,因與觀音大士所戴相似而得名。夏天則戴竺帽、涼帽等②。
2.1.4清朝軍戎服
軍戎服清代早期的武士服裝,也用馬蹄袖。頭盔有皮革和鐵制兩種??車辊跷?、獺尾、雕翎等裝飾物,有垂于后面的護領。武將所穿鎖甲,有明甲、暗甲、綿甲、鐵甲,形式是上衣下裳,有護肩、護腋及護心鏡。穿盔甲時,腰旁掛袋貯藏弓矢。
2.2清朝女子服飾
婦女服飾中的最高等級是命婦(包括皇太后、皇后、親王、郡王福晉、貝勒、鎮(zhèn)國公、輔國公夫人、公主、郡主,以及異性的品官夫人等)冠服。它與男服大體類似,只是冠飾略有不同。
清代后妃、命婦所穿的朝服很有特色,通常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組成。黃太后、皇后朝袍分冬夏兩種,冬朝袍有3式,夏朝袍有2式,由披領、護肩、袍組成,均采用明黃色錦緞制成,上繡金龍、祥云、八寶平水等紋樣。朝褂,加罩在朝袍外的服飾,基本款式是對襟、圓領、無袖、開氣,形如背心,上面也繡有龍云及八寶平水等紋樣。朝裙襯在朝褂之內(nèi),也繡有各種吉祥圖紋。
2.2.2一般女子冠服
滿族一般民人婦女在日常的著裝方面,皆以“連裳”為常服,即不分衣裳的長袍,清人記述:“八旗婦女皆連裳,不分上下,蓋即古人男子有裳,女子無裳遺制也”③。
滿族婦女在成年前,只梳一根單辮垂于腦后,辮稍上纏一紅頭繩,前額剪成“劉海”,并常以金銀、珠寶制成別致珠墜角,系于辮稍上,隨辮擺動,以示美觀。滿族已婚婦女必須綰發(fā)盤髻,中間橫插一根銀制的扁方,稱“高粱頭”。其中最典型是梳“兩把頭”。
據(jù)書載:“旗下婦裝,梳發(fā)為平髻曰一字頭,又曰兩把頭,大裝則珠翠為飾,名曰鈿子”④。
清代婦女服飾一般穿長袍,或外罩坎肩,有對襟、一字襟、琵琶襟等各式。
2.2.3色彩與紋樣
中國的傳統(tǒng)色彩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色彩作為視覺語言,具有象征意義,能對人們的感知、記憶、聯(lián)想、情感等產(chǎn)生影響。
紋樣作為人物外在表現(xiàn)的重要手段,以它特有的比喻與象征方式,在立意和處理上
恰如其分地將人物身份、性格以及內(nèi)心活動表現(xiàn)出來。
清代無論男女都喜歡在身上掛些佩飾,如傳統(tǒng)的玉佩、香囊、荷包。
中國傳統(tǒng)色彩是各個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生活、民俗風情,以及思想觀念和審美情趣的反映,內(nèi)涵豐富,應用范圍極其廣泛。中國的建筑、服飾、繪畫、雕刻、瓷器、漆器、剪紙等傳統(tǒng)文化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色彩的裝飾且能更直觀地了解中國傳統(tǒng)色彩知識,感受傳統(tǒng)色彩之美。
以清代應用最多的色彩為例:
如我們在欣賞皇帝的龍袍時,其色為“杏黃”:也叫“拓黃” “松黃” “赤黃”,因像成熟杏子的顏色,故名。
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此色可用拓木汁染成。杏黃在古代是很高貴的顏色,自隋代以來為皇帝的服色,唐代元稹《長慶集十八酬孝甫見贈》中有“雉尾扇開朝日出,柘黃衫對碧霄垂”之句。宋以后此書更是皇帝的黃袍專用色,到清朝時期則規(guī)定杏黃色為皇太子常服的顏色。
此款為“紅色織金錦云龍紋吉服袍(清)”:
衣料用紅色織金錦制成,前身為從肩部騰躍過來的一只巨龍,龍身隱藏于云間若隱若現(xiàn)。間以祥云紋飾,下端還有行龍兩團,下擺處飾海水江崖,身后亦相同。形成一種似云又似龍的精美圖案,又被稱為龍騰云海。這一圖案來源于龍可以騰云駕霧、龍呼出的氣可以變成云的傳說,此種紋飾常常出現(xiàn)在統(tǒng)治階級的禮服上。
以上兩例,通過對清朝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服飾的了解,理解到它與人們物質(zh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從服飾的色彩、紋樣中體現(xiàn)出等級的差別,并從使用者的社會屬性的標志功能及中國傳統(tǒng)的思想文化和倫理觀念上都有著重要意義。
3、清朝服飾的影響
清朝服飾衣著對后世服飾文化發(fā)展最大的影響——旗袍。
旗袍不是一個固定的形式,而是一個變化發(fā)展的過程。本來旗袍是指清朝滿族八旗婦女多穿的袍服,但我們現(xiàn)在一般所說的旗袍,是指上個世紀20年代以后興起的新式女裝。這種新式女裝是以舊滿式旗袍為前身,逐步演化過來的。廣義地說,旗袍經(jīng)歷了清代的旗女之袍、民國時期的新旗袍和當代時裝旗袍三個時期的發(fā)展。
發(fā)展至今,旗袍的樣式花色都逐漸繁多,隨著復古風尚的流行,旗袍重新演繹昔日的精彩。作為中國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旗袍,有著悠久的歷史,象征著華夏文明,襯托東方女性的優(yōu)雅氣質(zhì),仍然在樣式上不斷創(chuàng)新,在時尚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4、結論
由于清朝入關的歷史原因,清代服制的變化,是由外力強制促使而產(chǎn)生的民族意識層面上的改革和變化。從衣著特點和后世傳播的持久性來分析,它是一種成功有效的手段,也是朝代更替的產(chǎn)物。
清查服飾,因其強烈的民族性、多元性、實用性和時尚性的特點,而在中華民族服飾文化發(fā)展的歷史上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而對后世服飾文化的發(fā)展也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作用,其中的坎肩和旗袍,至今仍被廣大婦女同胞所穿著,尤其是旗袍,已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受到國內(nèi)外女性的青睞和贊賞。
參考文獻:
① 徐珂,清裨類鈔(第十三冊)【M】.北京:中華書局,2010
② 劉志琴,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第三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③ 徐珂,清裨類鈔(第十三冊)【M】.北京:中華書局,2010
④ 徐珂,清裨類鈔(第十三冊)【M】.北京:中華書局,2010
作者:劉永蓮河北廊坊師范學院10100
河北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生10075
注:文章內(nèi)所有公式及圖表請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