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亦禮
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fā)源地,上影曾創(chuàng)造了中國電影的輝煌,上影是塊金字招牌,其無形資產更是無可估量。但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上影似乎鮮有轟動性、影響力的大作、力作、佳作問世,唯有一部《生死抉擇》算是振聾發(fā)聵了一下,此外前幾年的國慶獻禮片《高考1977》《可愛的中國》和《廉吏于成龍》等似乎略有“重整雄風”的端倪。
遙想當年,上影在新中國成立后的幾十年,曾撐起了中國電影的半壁江山,一大批優(yōu)秀影片層出不窮:《林則徐》《聶耳》《南征北戰(zhàn)》《紅色娘子軍》《李雙雙》《渡江偵察記》……而紅透大江南北的上影明星更是數不勝數:金焰、石揮、趙丹、孫道臨、劉瓊、舒適、張伐、魏鶴齡、顧也魯、李緯、康泰、韓非、白楊、秦怡、張瑞芳、上官云珠、舒繡文、仲星火、陳述、梁波羅……即使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上影仍是中國電影的火車頭和領頭羊,其明星陣容也首屈一指,楊在葆、達式常、潘虹、陳沖、張瑜、龔雪、趙靜、郭凱敏、毛永明、陳燁、張閩、李蕓……可謂群星璀璨。而以謝晉為首的導演群再次將改革開放后的中國電影推向巔峰,其導演的《芙蓉鎮(zhèn)》《天云山傳奇》《牧馬人》部部精彩,而吳貽弓導演的《城南舊事》《巴山夜雨》,于本正導演的《漂泊奇遇》,趙煥章導演的農村三部曲《喜盈門》等,岑蒼導演的《阿Q正傳》,黃祖模導演的《廬山戀》,宋崇導演的《快樂的單身漢》等均為有口皆碑的佳作。以黃蜀芹為首的女導演群也構成了上影另一道亮麗的風景,黃蜀芹導演的《人鬼情》,史蜀君導演的《女大學生宿舍》,石曉華導演的《泉水叮咚》,鮑芝芳導演的《黑蜻蜓》,蘆萍導演的《小小得月樓》等各有千秋,絢麗多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影鬼才導演楊延晉,其對電影語言的大膽突破和創(chuàng)新,早于第五代導演陳凱歌和張藝謀等,他的一系列探索作品《苦惱人的笑》《小街》等,與北影黃健中導演的《小花》、西影滕文驥導演的《生活的顫音》,共同開創(chuàng)了改革開放后中國電影的新浪潮,并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何謂上影精神?上影精神就是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超越,并緊扣時代脈搏,反映人民心聲——從上影前身所拍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十字街頭》《烏鴉與麻雀》等即是如此,鄭君里、沈浮、?; 怯绖?、白沉、魯韌、張駿祥、湯曉丹等老一輩導演的作品更是如此,而謝晉、吳貽弓、于本正、楊延晉、趙煥章、李歇浦、黃蜀芹、史蜀君、宋崇等導演的作品也如此。而再往后看,則再也羅列不出如雷貫耳、聞名遐邇的大導演大作品了,上影精神確實斷層和失傳了。盡管上影也曾努力過,曾培養(yǎng)過張建亞、江海洋、胡雪楊等,雖然前兩位是陳凱歌、張藝謀的同學,但由于種種復雜的主客觀原因,他們畢竟沒能扛起上影永遠領先的大旗。而以李欣為代表的上影新生代導演則寥若晨星,更像是游兵散勇,雖也掙扎過,但在風起云涌的電影創(chuàng)新浪潮沖擊下被淹沒得無影無蹤。如今偶爾露崢嶸的鄭大圣也許讓人看到一絲曙光。
于是乎,上影只得四處搬救兵:成立賈樟柯工作室,和英皇和張國立先后聯(lián)合成立電影公司,邀請陳凱歌、王家衛(wèi)、關錦鵬等大導演合作拍片等等。然而不少觀眾很納悶,一是這些導演均非上海土生土長,他們的團隊也非上海本地制造,故他們的導演風格也與海派文化格格不入;二是他們導演的作品雖冠以上影出品,但總讓人聯(lián)想起洗過“桑拿”的“大興”陽澄湖大閘蟹,多少有點牽強附會,即使是《三峽好人》《亮劍》《集結號》等這些獲獎的影視佳作,總讓上海人感覺與上影風馬牛不相及,最多僅是“貼牌”而已。
上影人才真的江郎才盡或者氣數已盡了么?近日偶遇中國音樂電視第一人王國平,突然有一個意外的發(fā)現(xiàn)。MV相當于小電影,拍了三百多部MV的王國平團隊原來都來自上影,從攝、美、音、服、化、道等無一例外全是上影人。王國平非常感激和敬佩上影人的敬業(yè)精神和專業(yè)水準,他的一系列“奪冠作品”,都凝聚了上影人的智慧和才華,王國平與上影沈西林、盧俊福、趙俊宏、黃葆華、王國富、王天霖、李軍等眾多老中青攝影師的長期精誠合作,更使其作品深得上影的精髓。由此我“突發(fā)奇想”:上影精神是否歪打正著地在王國平的作品中得到了傳承發(fā)揚?本土導演加上影團隊釀成的海派文化,是否能成為上影精神的嫡傳?
外來的和尚好念經,但外來的和尚具有“云游四方”的秉性。海納百川包容的是各種各樣的思想、天南地北的文化、五湖四海的人才,但根本的基礎是要扎扎實實地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和團結本土人才。不由想到一則電視新聞:因為地球大氣的變化,正導致威尼斯慢慢被海水淹沒,而威尼斯文化也漸漸消亡,為了敲響警鐘,于是有人提早為威尼斯城市舉辦了一個象征性的葬禮。由此,我聯(lián)想到了上影廠,上影人,上影精神……但愿是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