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登光
湖島看鷺
□陸登光
說是湖,其實就是一座水庫——昌江黎族自治縣的石碌水庫。湖中有島,島上有鷺,我們就是奔著這鷺來的。
那是一個晴日,我們一行數(shù)人乘著一輛小車,從昌江縣城出發(fā),十多公里路程,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站在湖邊,天地一片朗凈。山青,水綠,云白,天藍,一副秀美風景,令人心醉神往。極目湖中島,猶似一艘大船,正在揚帆啟航;又如一位美女,正向我們揮手召喚。一股相見恨晚之情,便把我們的心漲得滿滿的。
于是,我們便迫不及待地找來一只小船,直朝小島悠悠蕩去。為我們撐船的是一位后生,年方二十,其家就住在湖邊上。他對我們說,這湖這島,因其深藏山中,人跡罕至,加上周圍自然環(huán)境適宜,近幾年來,便成了鷺鳥的天堂。每年的六、七月間,它們都在這島上產(chǎn)蛋孵化繁殖。幾年下來,這島就成為一座真正的鷺島了。
說話間小船已離岸好遠,漸漸向小島靠近。舉目眺望,但見小島上空,成百上千只鷺鳥在飛翔、盤旋;或從島上向湖邊飛去,或從湖邊向島上飛來,嘹亮的叫聲隨風飄蕩在青山綠水間,讓我們不僅領略到大自然這特有的奇觀,而且還感受到了生命的美麗。
小船終于靠上小島,我們生怕驚擾了島上的鷺,一個個躡手躡腳,輕輕撥開攔路的樹枝,纏身的藤蔓,小心翼翼地攀援而上。
小島真的是一座小島,面積大約也就是一平方多公里吧,但島上古木森籠,藤蔓纏繞,無數(shù)的鷺鳥就棲息在這片古樹林中。來時對鷺鳥已有一些基本的了解,知道世上的鷺有多種,單從身上的羽毛看,就有白色的,灰色的,褐色的,而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則是灰色的,叫蒼鷺。透過密密麻麻的葉隙,我們看到一只只蒼鷺有的在樹林上空翻飛盤旋,有的則縮著脖子,弓著背,迎著風,站立在梢頭,隨著擺動的樹枝一上一下地晃動著,像是在跳舞,像是在游戲,又像是在向我們展示它們那秀美的風姿。而那一個個鳥巢就在高高的樹冠上,看去就像一只只大肚子魚簍,令人不禁發(fā)笑。同行中的兩位攝影者忙著對準鏡頭拍照,我則爬到一棵高大的樹上,俯下身子,細細觀察著一個鳥巢里的四只幼小的鷺鳥。這四只幼鳥大概孵出不久,身上的毛還沒長全呢,但都已睜開了大大的眼睛。此時,它們正伸著脖子,張著嘴巴,嘎嘎地叫喚著,像是等待著出去覓食的父母歸來。只不過一會兒,果然有一只鷺鳥從遠處飛來,警惕地朝巢邊望了望,又繞著巢兒飛了一圈,然后才輕輕地落在巢邊上,將嘴里叼著的一條只有小拇指般大小的魚兒送進一只小鷺張開的嘴巴里,接著又飛走了,大概又是覓食去了。我把目光轉(zhuǎn)向別處,又見一只羽毛已經(jīng)長齊,而且已經(jīng)會飛的小鷺款款地飛到一棵樹上,津津有味地吃著樹上黑色的果子,每吃一口,就歪著小腦袋警覺地朝四周望一望,那機靈可愛的樣子,讓我心里充滿了愛憐,又令我忍俊不禁。
時光悄悄地流逝著,我們流連在小島上,想看的都看到了,想拍的也拍到了,一個個心滿意足,于是,便高高興興地坐上小船返回。臨近岸邊時,又見淺水中有一只鷺,縮著脖頸,單腳站立在水中,一動也不動,像在等候著什么。撐船的小伙子對我們說,這鷺正伺機捕獲水中的獵物呢。果不其然,那只鷺飛快地將那又長又尖的嘴巴往水中一啄,爾后一抬,就見其嘴上有亮光一閃,捕到了一只魚,然后從水中躍起,伸直腿,振起翅,緩緩朝島上飛去。那情景,令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所寫的“雪衣雪發(fā)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雪花落晚風”的詩句。杜牧詩中寫的,雖是白鷺,但何嘗又不是蒼鷺風韻的真實寫照呢?
小船終于靠了岸,此刻時已近晚,天色淡了下去,晚霞漫了上來。再次抬頭朝湖島望去,一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麗景象,心不由得就沉醉在這美景之中了?!?/p>
□責任編輯:王秋虹 □編輯信箱:kidfo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