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彩雅
略論泉州重修族譜中華僑華人史料的新變化*
肖彩雅
族譜是研究華僑華人史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獻之一,也是中國“正史”(官方文獻)及外國文獻的重要補充。近年來,閩南地區(qū),尤其是泉州興起一股重新編纂或續(xù)修族譜的熱潮。本文以“泉州百個家族移民東南亞族譜展”[1]中41個族姓近百多部族譜為例,分析族載華僑華人史資料的一些新變化。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重修、續(xù)修、新修的閩南族譜與時俱進,凸顯著新時期的新特點,如女子可入譜;在修譜時,參考地方志的體例,增入新編纂的方法[2]。此外,海外宗親不斷的錄入族譜中,族譜實現(xiàn)對接,充實了族載僑史資料。這是新時期泉州族譜修撰的一大特色。
早在清后期,一些外遷宗親就已介入族譜的修纂,除了給予資金支持,還提供宗親資料,使族譜有外遷族人的世襲,保證海外宗親世系的延續(xù)。民國時期,閩南興起修譜熱潮。如安溪《山珍黃氏族譜》[3]中載:“淑志,老叔臺侄,見其為人卻是聰明之類,雖螟蛉亦不忘本根,而照奉生伊父母,況伊父培堯公有志充祖祀業(yè),叔亦是思念祖宗,不敢置之度外。在泗水與堂侄貽章特設捐簿,自己捐銀四十大員,又出為勸捐為修譜之資?!薄队来葫i翔鄭氏族譜》[4]中載“商,字美經(jīng),爾騰次子,此次重修族譜慨捐一千元”此類,等等。這個傳統(tǒng)一直保持到現(xiàn)在。有些族人在海外聚居地繁衍,發(fā)展成大家族、宗族,多會自發(fā)編修在地族譜,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泉州籍的白氏、李氏、戴氏、黃氏等等。
改革開放后,僑鄉(xiāng)與海外聯(lián)系的密切,海外尋根備受重視,更多海外宗親得以錄入祖地族譜,充實了族譜的內(nèi)容。安溪的《榜頭白氏族譜》、《蓬萊大墘林氏族譜》、《黃氏參山二房二族譜》,永春的《永春桃源周氏族譜》、《桃源太平李氏族譜》,德化《儒山徐氏族譜》,南安《芙蓉李氏族譜》、《琉塘戴氏族譜》、《侯安侯氏族譜》等一系列1990年代重修、新修的族譜,多是在與港澳臺及海外宗族的族譜對接中修纂的。
本次在新加坡舉辦的“泉州百個家族移民東南亞族譜展”為華僑華人提供各姓氏的源流、名人、名祠、堂號等信息。通過電腦數(shù)據(jù)庫查詢,便可以尋找自己祖先的相關資料,為僑胞提供了近距離接觸、翻閱族譜的機會,讓他們得以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認識自己的“根”。
在新修族譜中發(fā)現(xiàn),有關早期外遷族人移居地情況模糊,往往只知其外出或下南洋,而不知其具體移居地。族譜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南洋、番邦、番平、夷邦、夷、外夷、番山、外邦、在番、往番、住番、洋、往洋、外洋、往夷、夷地、番國、番、南夷、往居外夷、出洋、在洋、在夷、居外、居夷、在外夷、南渡、出南國、往西洋、居外、在外、往外……這是族載華僑華人史料的一大缺陷。但最近修纂的族譜中,有關外遷族人的地址已經(jīng)很具體。以《清溪翰苑李氏宗譜》[5]為例:“十四世,元卻,時焜公長子,生康熙乙丑年六月初十日巳時,在外夷卒失考……至十九世,為誥,字貽訓,號峻德,祭敬公長子,生同治丁卯年八月廿巳時,在外洋。卒民國壬子年十月十三卯時,在星洲連仁記山;娶溫泉唐氏漸娘,生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酉時,在洋。卒民國戊辰年八月十七寅時,葵在星洲芳林山?!笨梢婋x當下越近,記載的地址越詳細?!栋资献遄V》[6]中載:“十八世諱順雨,號瑞恩,英明公長子。生光緒戊寅年,卒民國丙寅年六月,壽四十九歲,葬連坑龜仔山侖頂坐癸丁向子午。娶龍門林氏桂娘,生光緒庚辰年,卒民國辛巳年四月六日丑時,壽六十二歲,葬連坑龜仔山侖頂,坐癸丁向子午。青年往緬謀生,青壯回鄉(xiāng)結婚,再往緬,以養(yǎng)豬和屠宰為業(yè)。一九一一年回鄉(xiāng)一次,再往緬,直至一九二六年病逝于緬。在緬曾娶緬女,有生育,現(xiàn)已散失,無從考查”。
早期族譜中的一些外國地名多是以讀音或者直譯的形式出現(xiàn),如現(xiàn)印尼的雅加達,在早期泉州的族譜中就有噶喇吧、蛟蚋巴、咬狗鄢、蛟蠟吧、蛟蠟巴、甲蚋巴、加叻巴、加拉巴加落吧、加羅吧、加勞吧、加喇吧、咬叻吧、咬羅吧、茄蚋吧、加嘮吧、巴城、吧地、吧國、吧、椰城、吧城、椰加達等?!妒⒏荤娛献遄V》[7]載:“文登,諱士豐,維侯公次子,生雍正壬子十一月十五亥時,卒于巴國”;《參山二房黃氏族譜》[8]:“十四世,驕宗,生乾隆庚申年,往吧卒,子三,第三子己成,往吧,卒葬在吧”;《清溪周氏族譜》[9]“允棗,字植羊,生乾隆甲申年三月十四日,往番咬叻吧”等。同樣在族譜中頻繁出現(xiàn)的嘧嘮呷、嗎六呷、嗎喇呷、嘛六甲、嘧嘮呷、麻力甲指馬來西亞的馬六甲;三巴壟、三吧嚨、三吧壟、三吧垅則是現(xiàn)印尼爪哇島的三寶壟的馬來音譯的多種書寫;石叻、石叻坡、叻、實叻指的是新加坡。這些地名現(xiàn)已較規(guī)范化,便于族譜資料的翻閱和利用。
從近幾年重修的譜系來看,有關海外族人的記載更詳實,基本上不再出現(xiàn)只知族人外出,而不知其移居何方,不載族人外遷時間,生卒年月不詳,不知外遷族人之職業(yè)等缺陷[10]。不僅族人移居的地址詳實,其生卒年月、職業(yè)等都一一細數(shù),提高了族譜的史料價值。
閩南族譜歷來注重家族昭穆與世系排行,因為這直接關系到家族淵源的輩分次序問題。新修族譜也遵從此原則。但是大多數(shù)的族譜已無字輩譜與領譜字號,或因字輩譜已輪完,未再續(xù);或因出國之族人不知字輩譜,未用。再加上國籍的轉變及當?shù)卣?,外遷族人名字已非中文名字,其名字都按照當?shù)貋砣 ?/p>
南安《琉塘戴氏族譜》[11]中就記載很多居住在菲律賓納卯的族人,其21世系多是以ROYCABANERO TF.POOT、MICHAEL C.ABANF.RO TF.POOT、NESTOR TF.POOT. IR、NELSON TF.POOT、格羅利爾、卡蒙、安托尼爾、吉姆塔特、孔蘇希、迪爾斯達多等非中文名入譜;居住在印尼的23世代的族人,也是HE LIEP JEK、HE LIEP DJEN、OMMY THE、ER MAN、ICH ATL THE這些非中文名;居住在新加坡的23世代的族人,同樣是出現(xiàn)KLENG TEND EAM、PLZAR、HERWLM NDEAN、ANDRIA、LED TENDEAN等名字。安溪《榜頭白氏族譜》其在新加坡的20世代族人,名字為Dexte peh zhiwei、Chun wee。安溪《蓬萊大墘林氏族譜》[12]在緬甸的19世的族人,名字為哥勝才、哥溫勉、納敏、溫敏、納吞,已明顯緬甸化?!赌习苍娚椒磺包S氏族譜》[13]在印尼雅加達的17世族人,名字為SIGITAMATJAYA、TJIPTOSAMPURNA等,都印尼化。
新修族譜中屢屢出現(xiàn)非中文名字,族人名字大量的當?shù)鼗?。其因是族人所居國,如印尼、菲律賓、緬甸等地都出現(xiàn)過排華事件,都曾要求華人更名;而華人要融入當?shù)厣鐣?,也需要取當?shù)氐拿帧H∶脑诘鼗?,是外遷族人在地化的重要表現(xiàn)。而外遷華人以非中文名入譜,既是當代社會進步、族人寬容的反映,也是為保持族譜傳承性及“慎終追遠”的傳統(tǒng)而做出的改變。
總之,泉州在新一輪重修、續(xù)修、新修族譜的熱潮中,族譜編纂與時俱進,女子可入譜,外遷族人的繼續(xù)補錄,族譜對接及族譜修編時使用的新方法,彌補了原有族譜的缺陷;外遷族人移居情況的具體化、詳實化,使族載僑史資料更完備;家族昭穆與世系排行依舊,但字輩譜斷序,海外族人以非中文名字入譜,這是為保持族譜的傳承而應時代之需做出的改變。新修族譜所出現(xiàn)的這些變化,使族譜儼然成為族史,可利用的社會資料更為豐富。
注釋:
[1]該展于2009年10月27日至11月15日在新加坡展出,是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與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選送,筆者有幸參與族譜查閱錄入工作。
[2]陳名實、陳暉莉:《福建譜牒文化調查研究》,載《泉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9年第1期。
[3]《山珍黃氏族譜》,1936年版,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有藏。
[4]《永春鵬翔鄭氏族譜》,1941年版,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與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均有藏。
[5]《清溪翰苑李氏宗譜》1942年版,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有藏。
[6]安溪《榜頭白氏族譜》,2008年版,為該族第十次的修纂,值得注意的是該族譜第九次修譜完成于1989,以新加坡的白氏族人為主修纂,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與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均有藏。
[7]《盛富鐘氏族譜》,1950年版,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有藏。
[8]《參山二房黃氏族譜》,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和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均有藏。
[9]《清溪周氏族譜》,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和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均有藏。
[10]王連茂:《略論閩南族譜中移民資料的文獻價值及其分類研究》,載《泉州文史》,1989年,第10期。
[11]《琉塘戴氏族譜》,2002年版,共38卷,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有藏。
[12]《蓬萊大墘林氏族譜》,1999年版,為該族譜第十次的修纂,馬來西亞著名華人林梧桐為該族人,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與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均有藏。
[13]《南安詩山坊前黃氏族譜》,1993年版,為第五次修纂,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有藏。
責編:蔡惠茹
作者單位:(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本文系泉州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0C-QZ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