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琴
任何一個學生不可能各方面都比別人好。沒有缺點的學生是不存在的,所以,班主任不能以表揚為滿足,而應善于操作批評。
一、體驗內疚,促其幡然悔悟
班主任采取批評方式要選擇適當?shù)臅r機,不要輕易為一點小事而小題大作,批評不休。對那些屢犯過失且又缺乏自覺性的學生,班主任要冷靜地觀察,適時地監(jiān)控。當學生因過失陷入孤立,不能自拔時,班主任的批評即使力度很小,學生也會很容易地回過頭來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如果班主任忽略了學生的內疚體驗,一味地依靠自然權威要求學生對越軌行為認錯,這樣的批評不僅毫無效果,而且還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二、寬慰體諒,熨平過失皺折
第一,多擺事實,稍加評論,不輕易使用結論性語言。班主任批評前必須進行認真的調查,在分清是非,了解過失的背景、過程以及直接和間接原因的前提下,找出促使學生醒悟的關鍵。批評時要掌握分寸,寬嚴適度,既要把理說透,又要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放下思想包袱,在改正錯誤的同時,不要留下心理創(chuàng)傷,永葆向上的愿望,否則,學生在受批評之后會喪失上進的信心。
第二,要指明方向,讓其將功補過。這是由批評的目的所決定的。班主任的批評只說明這些學生的行為是錯誤的,是需要放棄的。但僅僅停留在這一程度上是不夠的,因為批評本身沒有回答選擇什么樣的行為才是正確的。因此,班主任的批評還應輔之以積極地誘導,用學生某一方面的優(yōu)點,來喚起他對美好東西的向往和追求。這樣,既能使學生感到沒有“辮子”抓在班主任手里,又能找到一條將功補過之路。
三、區(qū)別個性,喚起群體共鳴
批評作為一門藝術,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決于班主任說些什么(批評的內容),而是取決于班主任怎么說(批評的形式)和在什么場合說(批評的時機)。不了解學生的個人特征,不能對癥下藥,就不能進行有效的批評。
有的學生性格倔強,在受到班主任的批評時,會出乎意料地采取頂牛的態(tài)度,要么直接反駁,要么以沉默抗爭。如果班主任采取威脅揭短的“高壓政治”,會造成師生之間感情上的對立。有的學生比較“世故”,如果班主任只因其態(tài)度良好,匆匆結束批評,無異于隔靴搔癢,不會有半點作用。還有的學生所犯的錯誤不宜公開,班主任則宜采取個別批評的方式,否則,學生的自尊心不但受到嚴重的傷害,而且還能使污染源進一步擴散,誘使別的學生模仿這種行為。
有的錯誤雖然發(fā)生在個別學生身上,但其錯誤卻反映了群體的某種傾向,那么班主任的批評則應當在較大的范圍內進行,以引起全班學生的警覺。有的學生因所犯錯誤對班級榮譽造成了危害而顯得孤立無援,那么班主任的批評教育就應以消除犯錯誤學生回歸群體的后顧之憂為目的。還有的學生知錯不改,對班主任抱有抵觸情緒,那么班主任的批評切莫打“遭遇戰(zhàn)”,而要采取“冷處理”的辦法,先消除其心理成見,然后再適時地用交換意見的方法展開批評。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二密鎮(zhèn)干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