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 茶
天授異彩黃金芽
■ 大 茶
【編者的話】
一元復(fù)始,萬象更新。新一年的農(nóng)歷干支“辛卯”,恰似一株春茶,曲則有情。從“名茶譜”、“典藏系列”、“文化名茶”到如今的“名品茗茶”,《茶博覽》一如既往地與天下愛茶人清鑒、清賞,分享茶的清芬和感悅。茶無不奇,歡喜則樂!
地黃天玄。黃者,大地之色也。按傳統(tǒng)陰陽五行學(xué)說之詮釋:中央戊己土,名曰稼穡,五常主信;色黃,味甘,性重而情厚。在古代,或“五色”,或“七彩”,最受尊崇的,無疑是“黃”。在美術(shù)色彩學(xué)中,“黃”更是“三原色”之一。不獨如此,體現(xiàn)在茶的世界里,有一種堪稱“天授異彩”的茗品,那就是千載輪回的黃金芽。
以《七碗茶歌》名聞后世的晚唐盧仝贊美道:“仁風(fēng)暗結(jié)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奔偃鐑H將其理解為“黃金般珍貴早春茶芽”的話,那么,中唐大德皎然的詩句“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則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金芽”為好茶之典型品相。佐證此觀點的,尚有元代李德載《陽春曲?贈茶肆》:“金芽嫩采枝頭露,雪乳香浮塞上酥,我家奇品世間無。”
千百年來,歷史總有因緣的巧合并重演,作為中國白(黃)色系變異茶種中的珍罕名種,黃金芽亦如此。不論是唐朝鄉(xiāng)貢進士王敷留下的“或白如玉,或似黃金”名句;還是北宋劉異《北苑拾遺》提及擁有白茶巨株的王免;甚至蔡襄《茶記》“王家白茶,聞于天下,其人名王大詔”等文獻記載?!巴酢毙詹枵卟粫r脫穎而出,現(xiàn)身于華茶尤其是白茶流變的歲月長卷。
上世紀(jì)九十年代,地處新石器文化遺址河姆渡之北、浙江寧紹平原腹地的余姚三七市山區(qū),一株葉呈金黃的神奇老茶驚現(xiàn),通過多代繁育、提純,蝶化為宛如陽光普灑、流金溢彩的當(dāng)代黃金芽。倍受矚目之余,各地競相引種,以黃金芽為代表的四個白茶新品特有種質(zhì)基因還登錄了美國國家生物中心基因庫。而賦予黃金芽等諸多“茗中奇葩”新生,融蘭、茶、書、墨、德“五馨之香”譜就古今第一部《珍稀白茶》專著的王開榮先生,一如其自詠所述:“喜閱春雨七千重,遙借神異煉茶韻。十二雷起香風(fēng)動,黃金芽尊自從容。雪鴻略濺文化蹤,產(chǎn)業(yè)農(nóng)民試前鋒。五馨然居豐是農(nóng),款款悠悠草木中?!?/p>
黃裳元吉,君子黃中通理。若是燃上一爐沉香,伴著絲桐古曲《猗蘭》,以宋泉清麗水,越窯芙蕖盞,沏瀹黃金芽,品味黃金韻,不論“千峰競翠”、“霞客開游”,還是“仙人指茶”、“檐溜香風(fēng)”,或許就能妙悟德氏家茶“十德”:一德散昏滯,二德驅(qū)邪毒,三德清神思,四德益真氣,五德延頤養(yǎng),六德利禮仁,七德表敬意,八德行天道,九德正雅志,十德通仙乘。
天授異彩,三趣尚韻;百茶仰止,拱若珍璧。黃金芽,白葉茶類的琪花瑤草,珍稀白茶之名品楚翹,豈能不為茶中玩家所追賞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