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虹,韓 樂,孟玲筠
(首都醫(yī)科大學燕京醫(yī)學院,北京 101300)
詞塊教學法用于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實證研究
廖 虹,韓 樂,孟玲筠
(首都醫(yī)科大學燕京醫(yī)學院,北京 101300)
詞塊教學法;英語教學;實證研究
在外語教學中,語言一般被分成詞匯和語法2部分。人們常說,沒有語法,人們能說的話很少,而沒有詞匯,人們一句話也說不出。由此可見,詞匯是語言學習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并且自始至終貫穿于外語學習的整個過程。然而,詞匯學習卻是外語學習中開始最早、困難最大、結束最晚的一項任務。學生常常抱怨盡管花了大量的時間反復地背誦英語單詞,結果往往是收效甚微?;谟⒄Z詞匯學習這一問題,外語研究者和英語教師都在努力探索一條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記憶英語詞匯。近年來,語料庫語言學領域的研究證明,自然語言中的90%都是由一些半固定的大于單個單詞的詞塊構成的,這些模式化的語言結構是語言處理最理想的單位。詞塊強有力的聚合能力以及其本身所包含的語法功能,為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而我國的英語學習者當前的問題就是對這些模式化語言結構掌握不足,因而造成語言輸出的障礙。大量的教學試驗表明,詞塊教學在英語學習領域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詞塊教學法(Lexical Approach)是Michael Lewis 1993年在其出版的The Lexical Approach一書中提出的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教學新方法和新思路。其核心理論是:語言是語法化的詞匯(Grammaticalized Lexis)而不是詞匯化的語法(Lexicalized Grammar),詞匯(Lexis)是語言學習的核心,而語法結構應從屬于詞匯。Lewis還指出,所謂詞匯(Lexis)是很多預制的詞塊(Prefabricated Chunks)的集合,分布在一個具有生成力的連續(xù)體(Spectrum Of Generative Power)上,是一個從完全自由到完全固定的延續(xù)體,正是這些詞塊而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單詞(Word)構成了語言交際的最小單位。因此,詞匯和句法結構之間并不存在范疇上的差異,相反它們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
Lewis把詞塊劃分為 4 類:(1)多詞詞匯(Poly Words),由 2個或2個以上的單詞組成,如 by the way,by and large,in a word,其特點是構成成分固定不變,其語義不能從構成短語的每個單詞的意義中推斷出來,它們不僅在理解上而且在書寫時都應作為像單詞一樣的整體形式來看待,是學習者需熟記的基本詞匯;(2)搭配或詞的伙伴關系(Collocationsor Partnerships),如have awalk,dealwith,community service,它們是自然語言中頻繁出現(xiàn)的詞匯組合,了解這些搭配是準確、自然的英語表達的基礎;(3)習慣表達式(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指形式固定或半固定的具有語用功能的單詞組合,如it's up to you,How are you,包括諺語、警句、交際套語等類型;(4)句子框架結構和引語(Sentenced Frames and Heads):指為整個句子提供框架的詞匯短語及引語,并且在框架內(nèi)允許一定的變化,如Help yourself to some…,Givemy regards to your…
從所列的詞塊分類中可看出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從詞匯層到句子層,詞塊內(nèi)部可供語用變化的空間越來越大,具有很強的語言的生成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常常抱怨單詞難記,記了又忘,有時雖然記下,卻不會運用。通過詞塊結構進行記憶是很好的解決途徑。雖然與單個詞匯相比,詞塊含有更大的單詞量,似乎加大了記憶的難度,然而因為詞塊的意義是置于特定的語境中,所以它比脫離語境單獨背的單詞更容易記住,而且還不會忘記。如果學生記住一個單詞卻不會使用,他們會覺得記憶單個單詞比掌握由單詞組成的一個詞塊更浪費精力。因此,掌握固定詞塊從意義上講比掌握單個詞匯更容易,記住一連串的詞塊比記住一個孤立的單詞更實惠。在平時的英語課堂上,教師應該對基本動詞派生的詞塊特別重視,注重實意名詞和常用動詞及形容詞的搭配,訓練學生辨別、記憶詞塊的能力,然后通過掌握的詞塊舉一反三,從而使學生只要見到某一個單詞,頭腦中就會馬上聯(lián)想到一連串的詞塊,達到有效使用英語詞匯的學習目的。
2.2 提高學生英語表達的流利度和準確度
詞塊結構可以讓學生在表達自己的思想時,把注意力從單個的單詞轉移到較長的語篇結構上,這樣有利于他們提高語言表達的流利程度。另外,詞塊是語言使用中形成的習慣性語言構塊,通過記憶詞塊,學生可以避免詞匯選擇與搭配錯誤,在使用時可以整體快速提取使用,如把dealwith、sleep in等當作詞匯的最小單位來教和學,久而久之,學生在表達相關意思時便能夠脫口而出,避免了痛苦的思考過程和中國式英語的尷尬局面,同時也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成就感。
2.3 促進學生語法知識的掌握和語用能力的提高
傳統(tǒng)教學法強調(diào)語法知識的講解,教師在課堂上會花大量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語法知識的講解和操練。這樣,學生在表達某一內(nèi)容時,往往會對所要表達內(nèi)容的結構進行分析加工,然后根據(jù)語法規(guī)則生成句子,最終導致學生語法知識與語用能力的不平衡發(fā)展。交際教學法以運用為中心,卻相對忽視了分析。詞塊教學法卻可以使2者趨于平衡,因為詞塊融合了語法、語義和語境的優(yōu)勢,從而使學生的語法知識與語用能力得到平衡發(fā)展。就像學習母語一樣,由于我們在腦子里儲存了大量的程式化的句子,從記憶庫中隨時提取這些現(xiàn)成的句子或者稍作改變就可以成功地進行日常交際。英語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大部分英語句子都有一個程式,學生可以把這些程式以詞塊的形式來理解記憶,只要根據(jù)不同的語境,對自己記憶庫中的句子程式加以整理提取或稍作改變即可進行交際。此外,這些詞塊是按照一定的語法規(guī)則組合而成的,只不過是一種語言使用慣例,所以學生可以把它們作為一個整體來學習。
2.4 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英語基本詞匯的豐富性和靈活性使得大多數(shù)學生面對紛繁復雜的語言現(xiàn)象時無所適從,寫作時詞匯貧乏,口頭交際時不知怎樣表達,對自己缺乏信心。在教師的指導下樹立詞塊的學習意識,可以幫助學生從自卑的陰影中走出來。由于英語中存在著大量的預制性的、日常套語公式性的詞塊,學生可“信手拈來”,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動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有更飽滿的英語學習熱情,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
改革實驗教學方式,在原本課堂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引入?yún)R編仿真軟件EMU8086和EDA仿真軟件Proteus,建立仿真實驗平臺,通過課內(nèi)演示、課下仿真及實驗室開放性實驗等方式,全面開展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延伸教學,彌補實驗課時不足的教學現(xiàn)狀,使其與理論教學部分相輔相成,深化學生對微機原理各部分理論知識的認識和理解,達到強化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目的。同時,學生還能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自由地安排學習強度、學習內(nèi)容、學習時間,有利于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
3.1 實驗對象
本項研究是以首都醫(yī)科大學燕京醫(yī)學院2009級醫(yī)療??瓢嗟?8名一年級學生為實驗對象。這些受試者分別來自2個自然班,一個班為實驗班,另一個班為控制班。選用受試者現(xiàn)在學習的英語教材《實用英語》(第3版)第2冊為實驗教材。
3.2 實驗方式
本項研究的教學實驗期設定為1個學期,即16周的授課時間,每周進行4個課時的英語學習。實驗班和控制班均由同一位英語教師任教。2個班的學生在上學期的英語期末考試中,考試成績無明顯差別。新學期開始時,教師在實驗班用詞塊教學法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英語詞匯教學,對控制班則采用傳統(tǒng)語法講解的教學方法進行詞匯教學。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實驗教學,在學期末對2個班進行了為本實驗專門設計的詞匯考試。
3.3 實驗過程
詞塊教學法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把注意力從原來學習語法規(guī)則和單詞詞義轉移到詞塊學習上。所以,在實驗班,教師的教學方式主要采用語言學習5階段教學法,即辨認詞塊、分析詞塊、擴展詞塊、運用詞塊和鞏固詞塊。
3.3.1 辨認詞塊 在學一個新單元時,教師要求實驗班的學生在閱讀時注意找出所有的或與某個專題相關的詞塊,特別是那些含有高頻詞匯的完整表達式,這種授課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提高他們觀察、辨別詞塊的能力。以第3單元Public Relations為例,教師可以采用設問的方式讓學生先閱讀文章掌握大意,如What’re themain concerns of public relations?List some activities of public relations.在閱讀的同時可以讓學生標出自己認為需要掌握的詞塊,然后和同學分享。下面是他們找到的一些詞塊:freeing themselves of British rule,pays no attention to,are likely to,have more confidence in,be on good terms with the government,takes these things into account,local chamber of commerce,be interested in,printed pamphlets,annual report,inform the public abouta company。
3.3.2 分析詞塊 找到詞塊后,可以分析詞塊,如把動詞類詞塊恢復原形 free sb of sth,pay attention to,have confidence in,take…into account,inform sb about sth。還可以按詞性分類,如名詞類 chamber of commerce,printed pamphlet,annual report,形容詞類 be likely to do,be interested in。
3.3.3 擴展詞塊 根據(jù)學生的吸收能力可以進一步擴展詞匯的搭配,如“free sb of sth”(使某人擺脫…),“free”還可以搭配“from”,此時“free”是動詞,而在“be free of/from”(免于…)中,“free”是形容詞;“inform”除了搭配“about”,還可以搭配“of”。又如“pay attention to”中“to”是介詞,后接名詞,而“be likely to”中“to”是不定式,后接動詞原形。
3.3.4 運用詞塊 為了讓學生把學過的詞塊盡快變成其語言資源里的有機成分,教師需要在課堂上激活學生原先的詞匯知識,讓他們有機會對那些新近學過的詞塊進行二次加工,變成積極詞匯,以便隨時可用。教師可以進行一系列提高學生詞塊意識的詞匯練習。在詞塊練習中:(1)對基本動詞派生的詞塊要特別重視;(2)注重實意名詞和常用的動詞及形容詞的搭配訓練;(3)注重如“This is to introduce...”,“Enclosed please find…”的句型結構或套語的訓練。例如,辨認某一單詞前面或后面的搭配詞語;在B欄中找出可以與A欄詞語搭配的單詞,回憶整理以前所學過的意義相似的所有詞組;翻譯句子時運用學到的詞塊,并找出2個以上類似的表達方式;建立實用英語寫作模塊,加強日常套語的練習。
如,翻譯填空:TheWhites are always_________(和鄰居關系良好),wherever they live.寫作模板:(收悉)_________your enquiry of September 5 and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our export commodities,(茲隨函附寄)_________some copied of our illustrated catalogues with price list.通過翻譯補充練習,可以使學生在詞塊運用上得到訓練。
這一階段的目的是提高學生準確、流利使用所學詞塊的語言使用能力。
3.3.5 鞏固詞塊 據(jù)研究,人們在學完新知識24小時后會忘掉80%的內(nèi)容,因此復習鞏固就顯得非常重要。在鞏固階段,教師可采用傳統(tǒng)的詞匯練習和活動方式,如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中使用該單元學過的詞塊復述課文、討論問題或者完成摘要寫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充分運用所掌握的詞塊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還可以不定期地抽查學過的詞塊,把成績和期末考試掛鉤。應特別注意的是,教師應該讓學生認識到,詞塊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應以學生課外實踐、課內(nèi)受評為主,所以學生不能依賴教師,依賴課堂,要加強自主學習。
3.4 統(tǒng)計結果及分析
關于詞塊教學法對高職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的影響,本研究采用了SPSS 11.0軟件,對實驗前后的測驗結果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實驗前測試以上學期期末成績?yōu)闇剩y(tǒng)計結果見表1、表2。
表1 實驗前2個班的英語測試成績
表2 實驗前2個班的英語測試成績t檢驗
t檢驗結果表明,實驗前,2個班級的英語水平無顯著性差異(P>0.05),即可認為2個班級的英語詞匯學習開始于同一起點。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實驗教學,實驗后的詞匯測驗考試在該學期結束時進行??碱}總分為30分。題型包括詞組互譯、翻譯題和寫作題。詞組互譯所考詞匯均為該學期課文所學過的詞匯,用來測試學生學習詞匯的接受能力,占10分;段落翻譯題用來測試學生學習詞匯的產(chǎn)出語言,占10分;寫作題測試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占10分。實驗后的詞匯測驗結果見表3、表4。
在實驗后的詞匯測試中,實驗班的詞組互譯題、段落翻譯題和寫作題的平均成績都高于控制班(8.85>7.53;8.32>7.45;7.22>6.42),所以詞塊教學在英語學習,尤其是英語詞匯學習中有著積極的作用。另外,2個班級實驗后測驗的詞組互譯題、段落翻譯題和寫作題成績的t檢驗結果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所以,我們可以認為詞塊教學能有效地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詞匯接受能力和詞匯產(chǎn)出能力。
表3 實驗后2個班的英語測試成績
表4 實驗后2個班的英語詞匯測試成績t檢驗
綜上所述,本實驗表明詞塊教學法對改善高職學生中存在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基礎普遍薄弱的現(xiàn)象無疑有很大的啟發(fā),尤其在提高學生用詞的準確性、流利性和地道性方面效果明顯。筆者認為詞塊教學法是可行的,可以考慮和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以達到相互間的取長補短。對于教師來說,在教學中應該提醒學生注意語言中這些常見的詞塊,在某一特定情境里產(chǎn)出語言時,把儲存于大腦中的現(xiàn)成的詞塊調(diào)動起來,準確、流利地產(chǎn)出語言;閱讀理解則是以詞塊為單位,而不是以單個的單詞為單位,從整體上把握一個句子,甚至是一個語篇;積極引導學生靈活利用詞塊結構中的可變成分進行創(chuàng)造性訓練,逐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詞匯的興趣和能力。
當然,本研究所涉及的只是一個小規(guī)模的實驗,而且只是一種短期的局限于課堂內(nèi)的教學方法,還存在著其他無法控制的因素。另外,本研究只調(diào)查了詞塊教學法在詞匯教學這一方面的作用,對于在其他方面的可行性研究還有待進一步的探討。
[1]Lewis M.The Lexical Approach:The State of ELT and a Way Forward[M].Hove: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3.
[2]楊玉晨.英語詞匯的“板塊”性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外語界,1999(3):24~26.
[3]嚴維華.語塊對基本詞匯習得的作用[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6):58~62.
[4]劉列斌.詞塊及其對英語詞匯習得的啟示[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5(3):35~36.
[5]李楠楠.“詞塊”教學法指導下的商務英語口語教學[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24):82~83.
[6]粟進英,段新穎.詞塊教學法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9(12):76~79.
G424.1
B
1671-1246(2011)20-0073-03
Vol.29 2011 No.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