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剛果(金)DIMMA銅鈷礦床地質(zhì)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1-10-19 05:08:56劉運紀王紀昆
地質(zhì)找礦論叢 2011年4期
關鍵詞:菲利白云巖礦化

劉運紀,王紀昆,張 泰

(天津華北地質(zhì)勘查總院,天津300171)

0 引言

DIMMA銅鈷礦區(qū)位于剛果(金)加丹加省科盧韋齊市附近,該區(qū)礦產(chǎn)資源豐富,勘探開采歷史超過40年,于上個世紀90年代停止生產(chǎn)①。本文根據(jù)DIMMA銅鈷礦區(qū)近年的地質(zhì)勘探工作,并參考附近礦區(qū)所做的相關成礦流體測試,試圖總結該礦床基本特征及礦床成因。

1 區(qū)域地質(zhì)背景

DIMMA銅鈷礦位于剛果(金)加丹加省西部的“外部褶皺推覆構造帶”北西緣、盧菲利褶皺弧內(nèi)(圖1),是加丹加—達馬拉褶皺帶的一部分[1]。該褶皺弧主要由新元古界加丹加超群組成,其下伏巖層為基巴拉(11~13Ga)和埃布尼(18~20Ga)構造相關的變質(zhì)巖系和火成巖基底[2]。

礦區(qū)所在區(qū)域經(jīng)歷了長期的構造演化過程。中元古代末,盧菲利造山運動形成了NW向的卡富埃背斜。新元古代末,孔德龍古造山運動產(chǎn)生了一系列逆掩斷層和強烈的褶皺。本區(qū)東南端有由基底雜巖構成的莫坎博穹窿、康戈拉穹窿等,北西端有科瓦穹窿。最終形成了現(xiàn)存的加丹加弧形構造成礦帶[3]。盧菲利造山運動(5.03~6.56Ga)是主要的變形期,盧菲利褶皺弧可分為外帶、中帶和內(nèi)帶(圖2),外帶位于剛果(金),同沉積斷層及正斷層發(fā)育,斷裂邊緣為主要的熱液通道,斷裂內(nèi)有直立或向外擴散的緊密褶皺,外帶有大型銅礦、銅鈷礦和鈾礦的層狀礦化,其元素組合為 Cu-Co-Ni-U等[4]。

加丹加超群是構成古老基底的較新一組地層,為前寒武系,由孔德龍古群(Ks+Ki)和羅安群(R)構成(表1)。由于無生物化石,這套地層的地質(zhì)時代難于厘定。其中的礦山組(R2)為礦帶內(nèi)主要的含礦層位,厚200~400m,主要為淺海-濱海相沉積,富含銅、鈷元素[3]。

2 礦區(qū)地質(zhì)特征

2.1 地層及巖石特征

礦區(qū)地層主要有羅安群(R)和孔德龍古群(Ku),其中以羅安群(R)為主。

羅安群為一套淺海相細碎屑巖和化學巖,原巖為白云巖、頁巖、黏土巖、砂巖等,厚度大于500m,巖層已經(jīng)構造破碎,后被膠結;孔德龍古群為一套陸源碎屑巖建造,在礦區(qū)地表未見出露,僅在少數(shù)邊緣深孔(300~500m處)中見及,巖石破碎強烈,主要為白云巖、砂巖、泥巖等,受逆沖推覆構造作用而逆轉(zhuǎn)位于羅安群底部。

羅安群可分為R1組、R2組和R3組。

R1組巖石由礫巖、砂巖、粉砂巖、泥巖組成,紫紅、淺綠色,含有少量的赤鐵礦,與上部R2組呈角度不整合接觸①,接觸面附近多為礫石層,含有弱的裂隙充填型孔雀石礦化。

圖1 加丹加—謙比西帶地質(zhì)簡圖Fig.1 The generalized geologic map of African Katanga and Chambishi belt

圖2 盧菲利褶皺分帶和流體運動模式(據(jù)文獻[2])Fig.2 Model of fold zonation and fluid movement in Luffilian fold belt

R2組,又名礦山組,在本區(qū)地層較為完整,自下而上分為R12(RSF,RSC)、R22(SDB,BOMZ和SDS)和R32(CMN)。RSF層厚10~30m,主要為層狀硅化白云巖,淺灰色,層理清晰,底部為砂巖和泥巖,鐵鎂質(zhì)含量較高。RSC層厚15~30m,主要為塊狀硅化白云巖及蜂窩狀硅化白云巖,受后期構造作用、熱液作用明顯,形成直徑5~30cm的構造角礫巖,其中白云質(zhì)砂巖的角礫受地下水侵蝕作用形成蜂窩狀構造及溶蝕裂隙。SDB層厚15~20m,主要為淺白色白云質(zhì)頁巖,層理發(fā)育。BOMZ層厚5~15m,主要為灰黑色白云質(zhì)石英砂巖。SDS層厚50~70m,主要為淺黃色白云質(zhì)頁巖、白云巖,含少量的錳礦物。CMN層厚110~130m,主要為含黏土滑石白云巖、白云質(zhì)粉砂巖,白云巖含有寬2~10cm的燧石條帶或透鏡體,分布較穩(wěn)定;白云質(zhì)砂巖、粉砂巖位于底部,厚度10~20m,受層間斷裂及地下水侵蝕作用固結程度較低,多呈散砂狀。R2組層位穩(wěn)定,層序完整,各層之間整合接觸,CMN底部的砂巖、BOMZ的灰黑色白云質(zhì)石英砂巖、RAT頂部的礫巖層是本區(qū)的標志層。

R3迪佩特組出露于西部,主要為RGS層,厚100~200m,淺紫紅色,主要為白云質(zhì)粉砂巖、泥巖,黏土類礦物含量較高,與下伏的R2組地層呈整合接觸。

羅安群礦山組(R2)是主要賦礦層位,其中的RSF與SDB為本區(qū)的主要含礦地層。

2.2 構造

礦區(qū)受區(qū)域構造影響明顯,孔德龍古群逆轉(zhuǎn)于羅安群的底部,同時形成30°~40°方向的主構造線,在構造的邊緣或斷裂發(fā)育部位礦化富集,礦體厚度增大。本區(qū)主要構造為皺褶構造、斷裂構造及不整合接觸構造等(圖3)。

2.2.1 褶皺構造

礦區(qū)褶皺軸向為30°,向N傾伏,傾伏角12°~16°。由一個開啟背斜和一個開啟向斜共同組成的斜歪褶皺。背斜位于東部,長約800m,寬約400m,樞紐傾向近EW,傾角65°±,翼間角108°~122°,西翼陡(38°~48°)、東翼緩(20°±),背斜的軸部斷裂發(fā)育。向斜位于西部,長約800m,寬約600 m,樞紐傾向近EW,傾角50°±,翼間角110°~130°,西翼傾角10°~15°±,明顯緩于東翼。

斜歪褶皺控制著礦區(qū)地層的總體產(chǎn)出形態(tài),全區(qū)地層整體走向NNE,傾向近EW,礦區(qū)的礦體產(chǎn)狀與之相似,受其制約,主要的斷裂及次級裂隙沿背斜軸部發(fā)育,從已有的鉆孔資料來看,向斜軸部及兩翼受斷裂影響較小,地層完整。

表1 剛果(金)加丹加超群巖石地層序列Table 1 Stratigraphy of katangz supergroup,Congo-Kinshasa

2.2.2 斷裂構造

礦區(qū)的斷裂構造發(fā)育(圖3),主要分為區(qū)域性的逆沖推覆斷裂、次級逆斷層(F1)、褶皺軸部的斷裂(F2,F(xiàn)3,F(xiàn)4)、層間斷裂等。各組斷裂之間相互聯(lián)系,主構造與次級構造之間具有衍生的關系,對礦體的產(chǎn)出及礦化的富集具有重要的影響。

(1)礦區(qū)位于區(qū)域性逆沖推覆構造北西緣,屬于外帶。逆沖構造在本區(qū)直接的證據(jù)就是孔德龍古群置于羅安群的底部,在兩套地層的接觸部位巖石破碎強烈,有大量的砂巖與白云巖的互層,可見少量構造角礫巖,礫石以白云巖和砂巖為主,見有弱礦化,主要是孔雀石化,鏡鐵礦化等,斷裂帶的產(chǎn)狀目前不清楚,初步推測斷裂帶產(chǎn)狀平緩,位于標高1 000m附近,本區(qū)褶皺與逆沖推覆構造伴生,可能是形成褶皺的EW向張力的動力來源,其中巖層中的石墨、滑石的成因應是富鎂、富碳巖石動力變質(zhì)作用的結果。

圖3 DIMMA礦區(qū)地質(zhì)簡圖Fig.3 Geological sketch of DIMMA Cu-Co deposit

次級逆斷層(F1)位于礦區(qū)東部,與區(qū)域性的逆沖構造產(chǎn)狀具有相似性,在成因上可能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F1斷層走向15°~20°,傾向SE,傾角20°,地表出露長度>450m,斷裂帶寬10~20m,可見小褶皺、斷層擦痕、片理化帶及構造角礫巖,在斷層接觸面附近地層沿牽引力方向發(fā)生彎曲。斷層泥常含有弱的鈷礦化,斷層上盤的RSC層、RSF層富含鈷礦化,與下伏對應層位的礦化特征不同。

(2)在開啟背斜的軸部斷裂發(fā)育,F(xiàn)2斷層由326°方向逐漸轉(zhuǎn)為355°,傾角65°~70°,破碎帶寬約15m,可見構造角礫巖,角礫包括R2組的多數(shù)巖性,具有較好的銅礦化(原生礦、氧化礦),屬于成礦后期的張性剪切性質(zhì),對礦體起著一定的破壞作用。在F2的南側發(fā)育著大量的次一級小斷裂,這些斷裂的產(chǎn)狀不一,以NW走向為主,斷層性質(zhì)多為陡傾的正斷層,斷距較小(10~20m),角礫巖多呈棱角狀;背斜的東翼發(fā)育有小型地塹構造,2條正斷層產(chǎn)狀陡,走向近EW。

圖4 DIMMA銅鈷礦區(qū)600勘探線剖面圖Fig.4 Section of line 600in DIMMA Cu-Co deposit

(3)層間斷裂發(fā)育是本區(qū)的重要特征。按節(jié)理(裂隙)、蝕變等特征將層間斷裂分為2期[2]:①成巖期(6~6.2Ga),由于CMN層中含有大量的砂巖與白云巖交替層,白云巖多呈大透鏡體,厚度長度等空間分布特征無一定的規(guī)律性,但受限于該層位;CMN層為黏土巖、砂巖和白云巖,不同巖性的物理性質(zhì)差別明顯,黏土巖和砂巖的塑性較強,而白云巖偏脆性,在壓實成巖過程中易發(fā)生下滑位移,產(chǎn)生滑塌、滑移作用,形成軟沉積變形,發(fā)育在軟沉積中的滑塌和滑移現(xiàn)象常局限于同一層中;②區(qū)域性同沉積斷裂期,即盧菲利造山運動期(5.03~6.56Ga),該期構造活動強烈,也是巖漿熱液運移的重要階段,不但形成本區(qū)主要的斷裂構造,也為本區(qū)的礦體富集提供了通道及熱液來源。比較典型的是RSC層的硅化巖層,原巖為白云巖和砂巖,受層間斷裂及熱液作用影響,形成構造角礫巖。RSC層與上下層位的接觸部位銅、鈷礦化較強。在層間接觸部位及RSC層發(fā)育有0.1~10m的溶蝕裂隙,是典型的層間斷裂的反映。

2.2.3 不整合接觸面

不整合接觸面主要位于礦區(qū)的南部,呈“M”型環(huán)繞在R2組地層邊緣。R1組與R2組地層存在沉積間斷,地層接觸部位的礫巖層中含有很多RSF層、RSC層及SDB層的角礫巖。該組地層產(chǎn)狀不清晰,局部與上覆地層產(chǎn)狀呈整合狀。在不整合面凸起的位置常出現(xiàn)R2組地層的缺失,甚至導致礦體間斷。

3 礦體地質(zhì)特征

3.1 主要銅鈷礦體特征

礦區(qū)主要有2層礦體,即Ⅰ號和Ⅱ號(圖4),主要賦存于SDB層、RSF層及與RSC層的接觸部位,在礦區(qū)的西南部存在少量礦體,位于SDS層的底部白云質(zhì)頁巖與下伏的礫巖層不整合接觸部位。

Ⅰ號與Ⅱ號礦體近于平行產(chǎn)出,呈似層狀、板狀,寬600~800m,長1 200m。深部以原生礦(輝銅礦、自然銅、硫銅鈷礦等)為主,標高在1 000~1 200m;淺部以氧化礦(孔雀石、藍銅礦、水鈷礦、鈷華等)為主,標高在1 200m~1 450m;混合礦的界線不明顯,分布范圍廣,自1 000~1 200m均有混合礦存在,這與礦區(qū)的風化深達300m有關。

Ⅰ號礦體平均厚度18.38m,w(Cu)平均為3.38%,w(Co)平均為0.24%,銅金屬量109.65×104t,鈷金屬量12.53×104t,礦體主要賦存在SDB層白云質(zhì)頁巖中,礦體頂板主要為灰黑色石英質(zhì)砂巖(BOMZ層),底板主要為塊狀硅化白云巖(RSC層)。Ⅱ號銅礦體平均厚度16.24m,w(Cu)平均為3.52%,w(Co)平均為0.13%,,銅金屬量104.86×104t,鈷金屬量6.28×104t,礦體主要賦存在(RSF層)層狀硅化白云巖中,礦體頂板為(RSC層)塊狀硅化白云巖,底板在不整合面附近,主要巖性為中粗粒長石砂巖、礫巖(RAT層)。RSC層屬于夾石層,多含銅鈷礦化,但品位較低。

礦區(qū)圍巖蝕變強烈,主要有硅化、大理巖化、滑石化和黏土化等,主要是在變質(zhì)作用過程中形成。其中硅化和大理巖化與礦化關系密切。硅化主要發(fā)育于SDB層、RSC層和RSF層中,在變質(zhì)過程中,硅質(zhì)一般表現(xiàn)為為霏細狀玉髓、微粒石英或他形粒狀石英,常呈小團塊狀或條帶狀分布,有的沿裂隙分布。大理巖化主要發(fā)育于CMN層和RSC層中,白云石已重結晶呈他形粒狀、鑲嵌粒狀、半自形菱面 體。滑石化主要分布于RAT層及CMN層中,系區(qū)域動力變質(zhì)作用所致[7]。黏土化主要發(fā)育與RGS層和CMN層中,黏土類礦物主要為長石及白云石。

3.2 礦石特征

礦石結構以他形粒狀結構為主,少量半自形-他形粒狀結構、包含結構、纖柱狀、纖維狀、膠狀結構、交代假象結構、周邊結構等,其中纖維狀、隱晶、膠狀結構和纖柱狀結構是氧化帶礦石特有結構;礦石構造以層狀、浸染狀、脈狀、蜂窩狀構造為主,其次為條帶狀、細脈狀、角礫狀構造,少量皮殼狀和稀疏浸染狀構造[7]。

礦石礦物以孔雀石、輝銅礦、硅孔雀石、鈷華、水鈷礦、硫銅鈷礦為主,次為少量的斑銅礦、藍銅礦、赤銅礦、自然銅、銅藍等;其他有赤鐵礦、針鐵礦、纖鐵礦等,偶見黃銅礦、黃鐵礦。脈石礦物有石英、白云石、絹云母、白云母、綠泥石、方解石及電氣石等。

綜上所述,礦石礦物為孔雀石、輝銅礦、硫銅鈷礦、鈷土礦、鈷華為主,常見少量自然銅和赤銅礦等,極少見黃銅礦及黃鐵礦。以貧硫為特征,與盧菲利銅鈷礦帶其他礦床的富硫特征有較大區(qū)別,揭示了其特殊的成礦環(huán)境及成礦流體來源有所不同。

4 礦床成因

關于剛果(金)—贊比亞銅鈷礦帶層狀銅鈷礦床的成因。上世紀初,調(diào)查者認為礦化與巖漿熱液作用有關;但后來發(fā)現(xiàn)加丹加含礦巖系與花崗巖體呈不整合關系,而且礦化層沿走向和傾向穩(wěn)定延伸,據(jù)此有學者提出同沉積觀點,認為銅、鐵、鈷等金屬是由碎屑或化學沉積形成的;20世紀80年代,裂谷成礦模式所持的是同成巖觀點,金屬的來源既可以是上部地層的火山物質(zhì),也可來自和基性侵入巖同源的地殼深處,由同沉積斷層勾通,造成盆地礦化鹵水循環(huán)并交代而成[1]。各種學術觀點所持角度和傾向性不同,對于元素的遷移和礦質(zhì)來源有不同的認識,但所共同持有的是同沉積過程是銅鈷等元素的重要富集階段,后期的熱液改造使得礦化進一步富集。

DIMMA礦區(qū)在經(jīng)過盧菲利造山運動后較好地保存了羅安群的完整巖系,包括RAT組(R1)、礦山組(R2)和迪佩特組(R3)地層,缺失木瓦夏組(R4)。完整的礦山組地層為礦床成因研究提供了有利的直接證據(jù)。綜合多方面資料,本礦區(qū)應屬于早期沉積富集、晚期熱液改造富集、表生富集,受區(qū)域性逆沖推覆構造和層間斷裂等控制的多階段、多重控制的復成因銅鈷礦床。

4.1 礦床成礦機制

4.1.1 早期成巖成礦期

(1)初始成礦期:中、新元古代(即羅安期—孔德龍古期的同沉積期),主要形成了大面積的砂巖、白云質(zhì)頁巖及富鐵鎂的白云巖沉積。在成巖初期,最早沉淀的硫化物是微球粒狀和自形狀黃鐵礦,這些早于主礦化階段的微球粒狀黃鐵礦是早期成巖階段同沉積作用的特征。在20~60℃的溫度條件下和由細菌作用造成的pH值近中性的環(huán)境中,上述硫化物發(fā)生沉淀[1]。成巖初期也是礦化的初始階段,但礦化程度較弱,有益的銅鈷元素富集較少。

(2)主成礦期:銅鈷礦化大多是在裂谷盆地的火山活動和同生斷裂活動過程中發(fā)生的,礦化始于孔德龍古期,在富含火山碎屑的下孔德龍古群的壓實脫水成巖過程中為盆地提供了大量金屬鹵水,鹵水溫度200~250℃,其中的金屬可能呈有機質(zhì)和氯的絡合物交代成巖早期的黃鐵礦,形成層狀銅鈷硫化物礦化[1]。屆時本區(qū)以還原環(huán)境為主導,裂谷盆地中的同沉積斷裂是成礦元素遷移的有利通道,出現(xiàn)大量輝銅礦和少量的黃銅礦、黃鐵礦,是成巖期的層狀銅鈷硫化物主要富集階段。

4.1.2 晚期造山運動及熱液改造富集期

盧菲利弧造山運動(550~560Ma)以推覆作用為主,形成加丹加蓋層中的褶皺和推覆,部分基底巖系也被卷入其中。盧菲利弧成礦帶主要向NE方向推移,并被推覆到前陸北部,位移距離約150km,造成孔德龍古盆地的閉合和推覆堆積[8]。早期沉積的礦化地層被強烈的構造切割破壞,巖層發(fā)生褶皺傾斜及構造破碎,動能轉(zhuǎn)化的熱能形成了變質(zhì)熱背景場。造山熱動力產(chǎn)生的熱液使原有礦化(胚)層受到改造,巖石中散布的硫化物活化遷移,在構造裂隙中再次沉淀富集。礦化與巖層的破碎帶、裂隙有密切的關系。石英的礦物流體包裹體測溫結果最高值可達400℃,說明成礦的溫度條件為中高溫環(huán)境,推測成礦深度較大。金紅石的U-Pb測年資料表明,這期熱液活動的時代為514Ma[1],是盧菲利造山運動的期后變質(zhì)熱液促成了銅鈷等元素的再次富集。

4.1.3 表生富集期

因剝蝕、風化和長期的氧化淋濾,使地表及近地表的銅鈷硫化物變?yōu)檠趸铮ɑ驓溲趸铮⒊霈F(xiàn)次生富集。目前礦區(qū)已開采的礦體主要位于背斜的軸部(圖4),礦體出露地表易于露天開采,主要以氧 化礦、孔雀石、藍銅礦、水鈷礦和鈷華等為主,礦體的品位高,易于冶煉。

礦區(qū)的風化-氧化帶深度>300m,自地表至深部的Ⅰ號和Ⅱ號礦體內(nèi)均含有氧化礦,主要以孔雀石化、藍銅礦為主。這種礦化蝕變主要是在后期的表生富集階段產(chǎn)生的,輝銅礦在氧化環(huán)境及硫酸溶液的溶蝕作用下易于分解而轉(zhuǎn)變?yōu)殂~的氧化物和銅的碳酸鹽,包括赤銅礦、孔雀石和藍銅礦等,在不完全的氧化下,可轉(zhuǎn)變?yōu)樽匀汇~,在礦區(qū)的西南部及西北部發(fā)現(xiàn)有自然銅的局部富集地段,呈似層狀、細脈枝及浸染狀,主要賦存砂頁巖層,圍巖具有較強的綠泥石化、綠簾石化,原子吸收分析結果顯示,品位w(Cu)=3%~5%,未發(fā)現(xiàn)高品位的樣品。

4.2 主要控礦因素

4.2.1 層控因素

層控性是剛果(金)—贊比亞銅鈷礦帶的主要特征之一。DIMMA礦區(qū)的層控性也很明顯:Ⅰ號礦體主要賦存在SDB層的白云質(zhì)頁巖中,Ⅱ號礦體主要賦存在RSF層的白云質(zhì)頁巖中,礦體的形態(tài)與賦礦地層的形態(tài)基本一致,銅鈷元素的富集成礦主要集中在這2個層位中。

成礦的過程也能表現(xiàn)出層控的特點,早期沉積成巖時伴隨著金屬元素的不斷富集,后期在造山運動中沿層間斷裂有熱液流體貫入,萃取賦礦層位中的有益元素,并在同層位的有利空間中富集成礦。這2期成礦作用都受到沉積層位的嚴格控制,表明雖有后期的熱液改造富集作用,但賦礦層位依然對礦化范圍具有宏觀上的控制效應。

4.2.2 構造控礦因素

本區(qū)的構造活動強烈,主要的構造期為盧菲利弧造山運動期。區(qū)內(nèi)幾個重要的地質(zhì)構造的形成都與這期運動有關。區(qū)域性逆沖推覆構造、褶皺構造、開啟背斜的軸部斷裂群和層間斷裂等直接或間接的控制賦礦層位和銅鈷礦體的產(chǎn)出。

4.3 礦床類型

根據(jù)礦床地質(zhì)特征及成礦因素、控礦因素、礦化富集等因素的分析,DIMMA銅鈷礦床經(jīng)歷了早期沉積富集、晚期熱液改造富集和表生淋濾次生富集等多個成礦期,受特定沉積層位、區(qū)域性逆沖推覆構造和層間斷裂多重控制,成因類型屬于沉積-疊加改造-次生富集型層狀銅鈷礦床[9-10]。

4.4 相關問題的討論

目前對于剛果(金)—贊比亞銅鈷礦帶礦床成因存在不同的觀點。S.Dewaele等[1](2006)提出了“a first dolomite generation”和 “a second dolomite generation”的概念,通過地質(zhì)時代、礦物形成過程及礦化特征等的對比,筆者認為這2個概念與本文中早期成巖成礦期的2個成礦階段相對應。

(1)早期成巖過程中礦物富集規(guī)律。S.Dewaele認為硫化物體系是由早期成巖階段的初始成礦期硫銅鈷礦、斑銅礦、藍輝銅礦和輝銅礦組成,與原生的石英相關,并沒有黃銅礦出現(xiàn)在“主要的含礦層位”(即礦山組R2)。黃銅礦只出現(xiàn)在礦體的上部,它取代了原生黃鐵礦。主要含礦層位缺失黃銅礦是因為充足的銅元素形成了輝銅礦、斑銅礦和硫銅鈷礦等,只見很少的黃銅礦。在早期成巖階段的主成礦期是輝銅礦富集的重要階段,此時含礦熱液在沉積斷裂內(nèi)的流動及在碳酸鹽巖原生孔隙內(nèi)沉淀有利于銅礦的原始富集。這些特征都與本礦區(qū)十分相似,DIMMA礦區(qū)主要的礦物類型為孔雀石、輝銅礦、赤銅礦、硫銅鈷礦、自然銅、藍銅礦等,在已施工的400多個鉆孔中,只在白云巖內(nèi)發(fā)現(xiàn)了少量的黃銅礦、黃鐵礦的顆粒,多呈浸染狀,與主要金屬礦物之間未發(fā)現(xiàn)穿插和交代殘留的跡象,這說明在礦床的形成階段黃銅礦含量非常低。

(2)鈷礦物的富集問題。在含礦頁巖中,銅和鈷的富集區(qū)在橫向上具有相關性,在銅礦富集區(qū)域,鈷的礦化一般較強,Ⅰ號礦體中w(Co)平均值0.24%,Ⅱ號礦體中w(Co)的平均值0.13%,均達到工業(yè)礦體指標(w(Co)=0.1%)的要求;在Ⅰ號礦體和Ⅱ號礦體以外,沒有單獨的鈷礦體存在,Co元素與Cu元素具有良好的線性相關關系[11-12],所以DIMMA礦區(qū)的銅鈷礦化具有緊密的時間、空間的聯(lián)系,礦物來源具有同源性。需要注意的是在F1斷層的上盤存在一層鈷高、銅低的鈷礦體,其成因與本區(qū)的主要礦體差異較大,目前尚沒有很好的解釋,筆者認為可能是F1斷層上下盤的地質(zhì)體在形成的過程中沉積環(huán)境相差較大,空間距離遠,受低角度遠距離逆沖推覆作用而疊置在一起。

DIMMA礦區(qū)目前還存在很多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比如在不整合接觸部位、礦體的頂?shù)装宀课?、RSC層內(nèi)存在著大小不等的溶蝕裂隙(這點是筆者根據(jù)施工鉆孔的情況進行的推測),縱向長度0.5~16m,橫向長度尚不清楚,但在相鄰鉆孔(網(wǎng)度100 m×100m)所發(fā)現(xiàn)的裂隙之間不具有很好的空間連接,如何解釋這種溶蝕裂隙的成因?qū)τ诘V床地質(zhì)研究、礦體的圈定及后期礦山開采都具有重要意義;再如在CMN層中存在白云巖與未固結的砂巖交互的 情況,砂巖厚度最大可達140m,筆者在斷裂構造一節(jié)中提出了“軟沉積”的論述,這種解釋并不十分完善,值得進一步的研究討論。

5 結論

DIMMA銅鈷礦體可以分成3個不同的類型:層狀、脈狀和浸染狀。主要礦體賦存在羅安群礦山組(R2)中。其演化史是一個漫長而多期次的過程,早期礦化階段是在盧菲利造山運動發(fā)生前的成巖作用中,在富含金屬鹵水的環(huán)境下形成重要的層狀硫化物銅鈷礦化,出現(xiàn)輝銅礦、硫銅鈷礦和藍銅礦等的富集[13],成礦作用開始于沉積成巖的過程中,并形成重要的銅鈷礦化層。盧菲利造山運動的晚期,深大斷裂切割了早期的礦(化)層,富含銅、鈷的流體沿著斷層和裂隙貫入[14],使得成巖期形成的銅鈷礦物伴隨著流體的循環(huán)而活化、遷移,在有利部位再次富集,完成了銅鈷礦床的再次富集和疊加成礦過程,該期是銅鈷礦床形成的重要時期。表生的淋濾作用導致氧化礦的富集,形成次生的氧化礦物、碳酸鹽礦物和硅酸鹽礦物。DIMMA銅鈷礦床類型為沉積-疊加改造-次生富集型層狀銅鈷礦床。

注釋:

① 阿爾芒·弗朗索瓦.剛果(金)銅鈷礦帶西部地區(qū)地質(zhì)研究.北京奧盛蒂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編譯),2006.

[1]Dewaele S,Muchez Ph,Vest J,et al.Multiphaes origin of the Cu-Co ore deposit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Lufilian fold-andthrust belt,Katanga(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J].Journal of African Earth Sciences,2006,46(7):455-469.

[2]李志鋒.中非銅礦帶地質(zhì)勘查進展[J].礦產(chǎn)與地質(zhì),1992(6):448-453.

[3]宋小軍,李向前,秦正永,等.剛果(金)加丹加群銅鈷礦帶控礦地質(zhì)特征[M].陳江.非洲地質(zhì)經(jīng)濟:紀念天津華北地質(zhì)勘查局“走出去”10周年論文集.北京:地質(zhì)出版社,2009:61-70.

[4]吳智慧,芮仲清.非洲礦產(chǎn)資源勘查和開發(fā)——剛果(金)[J].中國地質(zhì),1998(5):42-43.

[5]辛建偉,王紀昆,陳志國,等.剛果(金)綠紗銅鈷礦床地質(zhì)特征淺析[M].陳江.非洲地質(zhì)經(jīng)濟:紀念天津華北地質(zhì)勘查局“走出去”10周年論文集.北京:地質(zhì)出版社,2009:71-86.

[6]楊合群,宋忠保,王興安,等.北祁連山中西段塞浦路斯型銅礦特征、成礦作用及找礦標志[J].西北地質(zhì),2002,35(4):65-85.

[7]苪宗瑤,戴自希,陳永清,等.國內(nèi)外砂頁巖型銅礦床研究進展[R].北京:中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2002.

[8]李春棠.剛果民主共和國最大的銅鈷礦區(qū)剛豐德瓦[J].資源再生,2007(6):41-44.

[9]華仁民.試論層狀銅礦的三種主要成因模式[J].地質(zhì)論評,1995,41(2):112-120.

[10]高坪仙.東非銅礦帶與中國東川銅礦帶某些地質(zhì)特征對比[J].國外前寒武紀地質(zhì),1996(2):49-53.

[11]傅大捷.贛西五寶山鈷礦床地質(zhì)特征及成因探討[J].礦產(chǎn)與地質(zhì),1998(2):106-108.

[12]張莓,茹湘蘭.我國鈷資源特點及開發(fā)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礦產(chǎn)保護與利用,1993(3):17-21.

[13]Iyer S S,Kamona A F,Misi A,et al.Proterozoic Sediment Hosted Base Metal Deposits of Western Gondwana (IGCP Project 450)[J].Gondwana Research,2000,3(4):556.

[14]Mendelsohn F.The Geology of the Northern Rhodesian Copperbelt[M].London:MacDonald,1961:1-523.

猜你喜歡
菲利白云巖礦化
礦化劑對硅酸鹽水泥煅燒的促進作用
大麥蟲對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礦化作用
白云巖筑壩的難點和措施
銀額盆地哈日凹陷白云巖儲層研究
命運的隔離
渤中X油田沙一段生物碎屑白云巖井場識別方法
錄井工程(2017年4期)2017-03-16 06:10:28
一只貓和它奇異的生活
一只貓和他奇異的生活
歧口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組白云巖稀土元素特征及成因
不同礦化方式下絲素蛋白電紡纖維的仿生礦化
絲綢(2014年5期)2014-02-28 14:55:12
临泉县| 瓮安县| 报价| 襄汾县| 五原县| 林周县| 安阳县| 运城市| 衡东县| 吐鲁番市| 平顶山市| 昌吉市| 和林格尔县| 习水县| 双鸭山市| 合山市| 凤翔县| 青铜峡市| 于田县| 莫力| 梓潼县| 永川市| 栾川县| 永嘉县| 芷江| 清水县| 华阴市| 宜兰县| 兴山县| 潞城市| 金昌市| 江永县| 卓尼县| 莲花县| 六盘水市| 赤峰市| 汤阴县| 柳江县| 汝城县| 万源市| 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