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五鄉(xiāng)中學(315111) 徐亞輝
太陽光照圖因其具有豐富的內涵及能衍生多樣的變式而一直受到高考出題者的親睞。但考生面對推陳出新、靈活多變的考題往往由于抓不住解題的切入點、關鍵點而在考場上屢戰(zhàn)屢敗,以至于有些學生“見圖色變”,導致解題時思維受限,影響正常發(fā)揮。
其實所有變式都是基于常規(guī)的太陽光照圖轉化或截取而來的,而且不管是何種變式圖,圖上的點、線、面都能在常規(guī)圖中找到對應的點、線、面。如右圖中的A點與陰影所代表的夜半球可以在右上圖中找到或畫出。
因此不管遇到何種變式圖都可通過選用適當?shù)某R?guī)圖,并在常規(guī)圖上尋找出對應的點、線、面,然后進行解答。
常規(guī)視角的太陽光照圖類型有地球側視圖、極地俯視圖、矩形投影圖等。
?
最常見的太陽光照圖變式是局部太陽光照圖,如下圖:
1/2圖
1/4圖
這類題目最直接的解法是補全太陽光照圖,化零為整。如下面左圖就可以補全為右圖,再根據(jù)題目需求進行解答。
[2007年高考文綜全國卷Ⅰ] 圖4所示區(qū)域在北半球?;【€a為緯線,Q、P兩點的經度差為90°;弧線b為晨昏線,M點為b線的緯度最高點?;卮?~8題。
6.若此時南極附近是極晝,P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是( )
A.5時 B.15時
C.9時 D.19時
圖4
7.若此時為7月份,圖中M點的緯度數(shù)可能為( )
A.55°N B.65°N
C.75°N D.85°N
[解析]首先根據(jù)總題干中的信息“弧線b為晨昏線,M點為b線的緯度最高點”,得出M點為晨昏線與極晝或極夜開始緯線的交點,時間為0點或12點。
第6題題干中設置的條件是“若此時南極附近是極晝”,據(jù)此可以畫一幅常規(guī)的側視圖(下左圖),且在圖中標出12點與0點。然后結合“圖4所示區(qū)域在北半球”,得出M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12點,并通過在圖4中添加輔助經線的辦法把它標出來(下右圖)。最后結合總題干中的信息“弧線a為緯線,Q、P兩點的經度差為90°”,求出P點的地方時為15時。
第7題與第6題的條件相反,7月份北極周圍是極晝,也可畫一幅側視圖(下圖),并在圖上標出M點。然后根據(jù)直射點緯度與剛出現(xiàn)極晝、極夜的緯度互余這一特征,從答案中直接排除A、B選項,D選項中算出太陽直射點緯度為北緯50,與題意不符,只有C項符合要求。
這組高考組題因圖形簡單而大大提升了難度,不少學生由于找不到解題的突破口,失分嚴重。但由于這類試題不僅能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更能反映出學生的知識重組能力、靈活運用與知識遷移能力,以及圖形轉換能力,因而成為出題者鐘情的題型,而且圖形也有越來越簡化的趨勢,如下面一題。
下圖是全球某日某時刻的昏線(線上的數(shù)據(jù)為經度)。據(jù)此回答1-2題。
1.此時北京時間為 ( )
A. 14:40 B. 9:20°C. 21:20 D. 15:20°
2. 若c點為69°N,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天山牧民利用云杉林以下的牧場放牧
B. 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
C. 南極大陸終日斜陽
D. 黃淮海平原土壤鹽分全年最低
[解析]首先題干中的信息“下圖是全球某日某時刻的昏線(線上的數(shù)據(jù)為經度)”和圖示信息相結合可得出:①圖中a的經度為160°E、b的經度為110°W、c的經度為20°W。②110°W為該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地方時為18點,并據(jù)此信息求得北京時間(120°E的地方時)為9點20分。③畫出常規(guī)的太陽光照圖(甲圖和乙圖)。若c點為69°N,則乙圖符合題意,并由圖中可知69°N及其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推知此時為北半球夏半年,則第2題答案為D。
從上面的解析中,可以發(fā)現(xiàn)只要把這類簡化的變式圖轉化成平時最熟悉的常規(guī)圖,所有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由于側視圖不僅能較完整地把南北半球表示出來,而且能明顯地顯示出南北半球的晝夜狀況,因而遇到這類題目,??上犬嫵鰝纫晥D,再根據(jù)題目中的具體要求來解決實際問題。
變動光照圖由于視角與常見側視圖、俯視圖等不同,使其難度加大。對于這類光照圖的解讀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把圖導成為常規(guī)圖,另一種是另畫一張常規(guī)圖作為參照對象,把兩圖中的點、線、面一一對應,以此來突破難點。
如:下圖所示范圍全是夜半球,則P點位于Y點的( )
A.正北方 B.東南方
C.西北方 D.正東方
[解析]首先,根據(jù)圖中0°緯線的位置推知X的地理坐標為(66°34′N,100°E)。然后根據(jù)“所示范圍全是夜半球”,可知Y地正值極夜,X地則剛好是極晝,P在晨線上,并由此可畫出側視圖(下圖),并在圖中標出相應的點。最后從圖中可以直觀地看到P點位于Y點的西北方向。
常見復合圖通常是將切開的南北半球,向兩個方向展開,通過赤道中的某一點或某一極點相連,也有將兩極點重合在一起來表示。
此類變式圖也可以先將半球補全成常規(guī)圖再進行判讀,從而降低難度,獲得答案。
目前,基于常規(guī)日照圖的變式種類越來越多,出題角度也越來越新,但萬變不離其本,只要掌握了有關太陽光照圖的基本知識及判讀的一般步驟,善用常規(guī)太陽光照圖構建空間概念,以不變應萬變,將隱含、抽象的文字或圖像信息變得直觀、具體、明朗化,那么一切難點都可順利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