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勇,姜樹輝,成光民
(密山市水利勘測設計處,黑龍江密山158300)
興凱湖總排干是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重要的排水骨干工程。該工程于1994年竣工,主要由長520 m穿湖崗總排干及其上游長4.36 km總排干工程組成。興凱湖總排干工程及所屬3條排水溝建成后,該流域內的坡洪和農(nóng)田排水改道匯入興凱湖,解放了大量湖濱澇區(qū)土地,新開墾農(nóng)田約2 533 hm2。隨著興凱湖總排干北部農(nóng)田開墾面積的逐步增加,流域內濕地和草原日益減少,上游區(qū)水土流失越來越嚴重。在汛期坡洪夾帶大量泥砂和秸桿等雜物進入興凱湖,造成興凱湖入湖口局部自然環(huán)境和水質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興凱湖總排干按10 a一遇洪水標準設計,其下游設計流量為67 m3/s,設計溝底寬30 m,設計水深1.82 m,安全超高1.0 m。
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委會,對興凱湖總排干所造成的局部污染問題非常重視。因此,當?shù)厝嗣裾M織水利部門專家,深入實地進行勘察和調查研究。市水利部門于2010年完成了興凱湖總排干攔污工程初步設計和技術設計,該攔污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①在總排干末端新建一座攔污閘;②在攔污閘上游1.2 km處,新建一道導流鎖壩,通過導流鎖壩把總排干水先引入溝東側濕地,在新建攔污閘上游50 m處,重新匯入總排干,最后排入興凱湖。該工程已于2010年10月末竣工,并移交給興凱湖自然保護區(qū)管委會管理。
自1994年興凱湖總排干工程竣工后,興凱湖總排干已有16 a向興凱湖排泄大量泥砂、雜物和受污染的水體,導致入湖口堆積了大量泥砂和污物。污染物不僅嚴重影響入湖口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景觀,而且污染著入湖口區(qū)域的水質。
興凱湖不僅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也是國際重要濕地和國家級旅游景區(qū),是非常難得的自然景觀。本區(qū)屬興凱湖自然保護區(qū)的核心,也是密興旅游公路兩岸濕地向湖面的過渡帶。因此,通過必要的工程建設,有效治理興凱湖總排干污染是非常必要的。本次攔污工程設計經(jīng)過市、縣水務局領導和專家組深入現(xiàn)場勘察,充分考慮了灌溉、排水、攔污、濕地補水等功能。因此,工程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及針對性,興凱湖總排干攔污工程建設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興凱湖總排干攔污工程主要由以下2項工程組成:①在總排干末端(K0+545 m處)新建一座4孔,寬6 m、高2.6 m攔污閘(含攔污柵、節(jié)制閘);②在攔污閘上游1.2 km處總排干上(樁號K1+745 m)新建一道長36 m倒流鎖壩(由均質土壩及干砌石護坡組成),把總排干水導入溝東側濕地(2.1 km2),在新建攔污閘上游50 m處,重新匯入總排干,最后排入興凱湖。
導流鎖壩和攔污閘的作用是把總排干帶來的泥砂、秸稈、雜物和帶農(nóng)田有機物污染的水體經(jīng)過濕地的沉淀、攔截、水生植物的生物膜分解等過程,達到基本根治入湖口面的污染問題和水體的農(nóng)藥、化肥等有機物污染問題。同時,通過導流鎖壩和攔污閘(設節(jié)制閘)的調控作用,保證濕地在枯水期生態(tài)需水的要求。
本區(qū)屬寒溫帶大陸氣候,夏季受東南季風控制,雨量集中,暴雨多集中在7~8月份。冬季受西伯利亞大陸氣團控制,氣候干燥寒冷,少降水。本區(qū)多年平均降雨量550~600 mm,多年平均氣溫2.9℃,最高氣溫可達36℃,最低氣溫-34℃,無霜期 100~130 d。本區(qū)季節(jié)性凍土深 1.8~2.0 m。
本區(qū)地處興凱湖湖積平原區(qū),地下水類型大體分為第四系砂礫石孔隙潛水和孔隙承壓水2種,孔隙水和承壓水之間存在著穩(wěn)定的相對不透水層。上部孔隙潛水賦存于砂層中,地下水位較高(69~69.5 m),局部接近地表。
本區(qū)位于興凱湖平原區(qū),地形平坦,地面高程70.30~79.5 m。主要地貌單元為南部的湖崗(沿東西向繞湖岸線帶狀分布)及北部的低漫灘區(qū)(寬2~3 km),低漫灘區(qū)局部地域常年積水,形成濕地。地質結構自晚更新世以來,處于緩慢的以沉降為主的相對穩(wěn)定階段,本區(qū)地震烈度<VI°。
本區(qū)地表主要分布厚層第四系晚更新統(tǒng)、全新統(tǒng)湖相堆積物,地層最厚達170 m。在地表70 m以內第四系地層巖性以灰黃色、灰褐色細砂、中砂、粗砂、細礫和高、中液限黏土組成,細礫層呈稍密、中密狀態(tài),黏質土層呈可塑、軟塑狀態(tài)。
攔污閘工程根據(jù)《水閘設計規(guī)范》設計,設計洪水標準采用國家《防洪標準》,根據(jù)GB50201-94中的表3.0.1規(guī)定,攔污閘工程等級為IV等,防洪標準可采用10~20 a一遇洪水標準。由于攔污閘在發(fā)生洪水時開閘運行,因此,不影響總排干泄洪??紤]工程安全和經(jīng)濟2個方面因素,本次設計洪水采用10 a一遇標準,同時按20 a一遇洪水標準校核。
攔污閘工程設計,主要依據(jù)水利部《水閘設計規(guī)范》,并按照興凱湖自然保護區(qū)管委會管理條例及保護條例進行規(guī)劃。主要參考資料為《興凱湖總排干設計圖》、《興凱湖澇區(qū)灌溉、排澇規(guī)劃》、《興凱湖湖濱灌區(qū)地質勘察報告》。
攔污閘主要攔截總排干洪水夾帶的秸桿及雜物,其主要功能就是攔污及清除雜物。攔污閘的工程規(guī)模確定主要依據(jù)興凱湖總排干10 a一遇設計流量(Q設=67 m3/s),在汛期能夠正常通過攔污閘。同時,在整個水稻生育期(5~8月份),正常引入湖水,保證本區(qū)800 hm2水田灌溉,即正常引入Q加大=1.56 m3/s湖水,滿足灌溉要求。同時,攔污閘必須具備足夠的攔污能力,并有效清除總排干水流夾帶的雜物。經(jīng)過計算確定攔污閘閘底板高程為68.90 m,與總排干設計溝底相同,滿足排水和水田灌溉引水要求。經(jīng)水力計算,攔污閘為4孔,寬6 m、高2.6 m,為開敞式閘,其設計過流能力72 m3/s,大于總排干設計流量67 m3/s,滿足泄洪要求。
閘墩頂高程71.76 m,高于排干10 a一遇71.00 m洪水位的0.76 m,高于排干20 a一遇71.21 m洪水位的0.55 m,滿足防洪要求。根據(jù)本區(qū)水工建筑物防凍要求,閘基礎埋深2.0 m,攔污閘基礎采用漿砌石結構(厚1.2 m),閘底板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厚0.8 m)。閘墩厚度0.6 m,閘孔凈寬6 m。閘兩岸采用鋼筋混凝土U型擋土墻與渠道兩岸聯(lián)接。閘上、下游渠道邊坡采用混凝土板護砌,閘上、下游渠底采用干砌石進行防護。
攔污柵為工字鋼骨架,用直徑18 mm鋼筋(間距5 cm)豎向焊接在工字鋼骨架上。攔污柵傾斜角58°,攔污柵上部兩端用鉸支座固定于閘墩上,用液壓油缸啟閉(雙吊點)。攔污柵在關閉狀態(tài)下正常攔截雜物,在開啟狀態(tài)時水平橫臥于閘墩上,便于清理雜物。在閘墩上設寬1.3 m,總長34.03 m混凝土人行便橋,向兩岸運送雜物。
在6個閘墩上共設12根混凝土柱(雙柱支承),柱高3.15 m,12根柱共同支承混凝土啟閉臺(總長28.23 m,寬2.7 m)。在啟閉臺上共設4組液壓油缸(共8臺),用鉸支座固定液壓油缸,用于啟閉攔污柵。4組液壓油缸由1臺液壓站提供動力,液壓站用1臺15 kW柴油發(fā)電機組提供電力。一扇閘門開啟(雙吊點)時間<5 min,4扇閘門全部開啟時間<20 min。
在攔污閘閘室下游側設節(jié)制閘,節(jié)制閘由4扇(寬6 m×高1.6 m)鋼結構平板閘門組成,用4組(共8臺)液壓油缸啟閉。節(jié)制閘在關閉狀態(tài)下有效攔截排干來水,提高閘前水位,調節(jié)濕地生態(tài)需水量及水位。同時,在攔污柵開啟(撈雜物)時,節(jié)制閘處于關閉狀態(tài),防止雜物流入興凱湖。
根據(jù)實測資料,興凱湖多年平均水位68.85 m,攔污閘設計閘底板高程68.90 m,湖西公路西側(閘東側)濕地高程69.80~70.5 m。為保證濕地枯水期生態(tài)需水量及水位,本次設計濕地保證水位采用70.5 m。設計閘門高度計算如下:70.5-68.9=1.6 m,最后確定閘門高度1.6 m,閘門凈寬6 m(設計閘墩凈寬6 m),共設4扇平板鋼閘門。節(jié)制閘的主要功能是調節(jié)濕地水位,在攔污柵開啟(撈雜物)時,節(jié)制閘處于關閉狀態(tài),防止雜物流入興凱湖。
節(jié)制閘在汛期(7~8月份)4扇閘門處于開啟狀態(tài)(不擋水狀態(tài)),在5~6月份和9~10月份,當濕地無坡洪補給,處于非淹沒狀態(tài)時,關閉節(jié)制閘,抬高閘前水位至70.5 m,保證濕地生態(tài)需水量和水位。按照設計節(jié)制閘的最大閘門開啟高度2.0 m,既從70.5 m,抬高到72.5 m。每年5~8月份當閘西北的800 hm2水田需要引湖水灌溉時開閘引水,在汛期節(jié)制閘處于泄洪(開閘)狀態(tài)。
本工程設計通過深入現(xiàn)場實際勘察,收集總排干末端興凱湖湖積平原及濕地的地形、地勢、湖水位等資料,分析興凱湖總排干上游區(qū)水土流失,導致興凱湖入湖口造成局部污染的原因。經(jīng)多方案比較充分考慮了攔污、泄洪、灌溉、濕地生態(tài)蓄水等問題,為今后興凱湖湖濱區(qū)污染綜合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工程措施。
[1]王楓林.上橋抽水站攔污閘設計[J].山西建筑,2009,35(27):36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