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6日,陶紅博士在西南大學蠶學與系統(tǒng)生物學研究所學術報告廳舉行了畜牧學博士后出站學術報告會。陶紅博士是向仲懷院士招收的第一位“蠶絲文化”研究方向的博士后,她的出站報告題目為“蠶絲文化起源與傳承”。擔任此次出站報告會的評審專家有西南大學的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張詩亞教授、生物技術學院院長夏慶友教授、教育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廖伯琴教授、新聞傳媒學院院長董小玉教授、歷史地理研究所長藍勇教授、漢語言文獻所長喻遂生教授及《蠶業(yè)科學》雜志主編魏幼平教授。
陶紅博士在站期間發(fā)表的專著《蠶絲文化起源與傳承—嘉陵江流域蠶區(qū)考察與探索》榮獲重慶市第七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評審專家認為陶紅博士對蠶絲文化的研究,是對國內蠶絲文化研究的重要拓展,對于理解中華農耕文化的特性及成因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對于運用現代農業(yè)科技解決民生問題也具有現實指導意義,指出該成果從歷史文化學的角度,運用多學科知識,對中華蠶絲文化的起源、生成機制、禮制內涵、傳承路徑等作了考察和解析,并選取嘉陵江流域等若干蠶區(qū)為實證考察對象,進行深入的經驗性調查及分析,從而得出了蠶絲文化不僅是中華“農耕政道”的重要精神載體,也是中華農耕社會形成和農耕立國的重要原因,還是中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標志等結論。
陶紅博士在其出站報告中,特別介紹了研究蠶絲文化的理論切入點的創(chuàng)新性和選材創(chuàng)新,引起了評審專家的高度興趣,提出了一些研究蠶絲文化的新路徑。張詩亞教授主持了該報告會,校博管辦和社科處對本所博士后工作尤其是推動文理合作方面給予了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