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鵬飛
有感于組工干部的信訪鍛煉
■于鵬飛
為深化和拓展部機關“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加強對組工干部的培養(yǎng)鍛煉工作,中共山西省委組織部選派新任副調研員到省信訪局工作鍛煉。通過掛職鍛煉,我深受教育,在思想認識上有了一定提高。
組織部門是黨員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組工干部就是黨員、干部、人才的“娘家人”。作為娘家人,組工干部必須成為黨員、干部、人才和人民群眾的紐帶和橋梁,把人民的期盼凝結在組織工作中,把人民的建議融化在組織工作中,使組織工作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作為一名組工干部,通過在信訪部門的工作鍛煉,我深切地認識到,組工干部到信訪部門鍛煉是實現(xiàn)組織工作服務黨和國家大局,服務黨員、干部、人才,服務基層和人民群眾的重要途徑。結合工作實際,談以下三點感受:
一是信訪鍛煉可以讓組工干部充分了解民情,增強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自覺性。信訪問題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利益訴求的集中反映,反映的絕大多數(shù)是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通過接訪,可以讓組工干部深刻認識到,絕大多數(shù)上訪群眾是社會的弱勢群體,絕大多數(shù)群眾是相信黨和政府的,絕大多數(shù)群眾是因為有了冤屈、有了困難、有了訴求、有了解決不了的難題才來信訪的。大量的信訪案件,就是實實在在的民情。透過了解民情,能深深感受到造成信訪案件增多的原因,也能促使組工干部提高“三個警惕”的能力,即警惕因為領導干部特別是基層一線干部作風不實,不盡心盡力、不盡職盡責引發(fā)深層次的群眾利益訴求;警惕因為國家改革處于轉型的拐點,戰(zhàn)略機遇期與矛盾凸顯期并存,小問題拖成大問題,小事情釀成大事件;警惕在保增長、保民生、保穩(wěn)定的任務中,因為對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宣傳黨的法律、法規(guī)、方針政策不到位,引發(fā)群眾對黨和國家政策的錯位。
二是信訪鍛煉可以讓組工干部增強對群眾的感情,促進解決信訪問題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黨和政府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傾聽群眾呼聲的窗口,也是體察群眾疾苦的通道。通過信訪工作鍛煉,可以極大地增進組工干部與人民群眾的感情,充分認識到組工干部必須帶著責任在一線工作、帶著感情處理群眾問題,成為群眾的知心人和貼心人。重點是認識到要認真學習《信訪條例》等信訪工作基本的應知應會的政策規(guī)定,增強對信訪工作的感性理解;認識到要認真學習接待上訪的基本技巧,為群眾解決難題,為社會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認識到要認真學習信訪干部的吃苦精神,通過體會信訪接待工作的艱辛,深刻認識信訪工作可以明目、祛火、醒腦的作用,加倍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增強群眾觀念、群眾意識,勤奮工作、廉潔自律,做一個讓黨放心、讓群眾滿意的公務員。
三是信訪鍛煉可以激發(fā)組工干部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三個創(chuàng)新。信訪部門可以接觸到社會各個層面和各行各業(yè),處理復雜多樣的信訪問題,信訪工作人員面對的是普通的老百姓,每一次接訪都需要講千言萬語,付出千辛萬苦,運用多方面的知識,用老百姓能聽懂的話去協(xié)調、去化解,甚至還要受到千般責難,體會萬般無奈。通過信訪鍛煉,可以讓組工干部接觸更多的層面,了解更深層次的矛盾,激發(fā)組工干部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三個創(chuàng)新,即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吸取信訪工作經驗,接觸不同層次的黨員、干部和群眾,主動了解和解決各種復雜矛盾和問題,廣泛涉及各個不同領域,了解各種社會知識,豐富增長社會閱歷;創(chuàng)新工作作風,研究組織工作的實踐規(guī)律,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充分了解基層組織建設的實際情況,干部隊伍的工作作風,人才隊伍的作用狀況,更加有效地改進組織工作,改進組工干部的工作作風;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探索提升組工干部能力素質的有效途徑,形成組工干部到信訪部門鍛煉的工作制度,新入部的組工干部必須接受信訪工作鍛煉,而且要親自接訪一定數(shù)量的案件,切實增強組工干部的責任意識、大局意識、群眾觀念、黨性觀念,切實提升組工干部應對復雜局勢、駕馭復雜局面、解決復雜問題、處理復雜關系、化解復雜矛盾的實際能力,切實提高推動科學發(fā)展、建設和諧社會的實踐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模范隊伍。
(作者單位:中共山西省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