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江北區(qū)一家小公司的老板趙阿姨說,幾年來,她一直向另一家公司購買各種紙張,對方在每月月底為其開具增值稅發(fā)票,到去年12月,開具過來的增值稅發(fā)票面額共為12萬元。今年開始,兩家單位不再有業(yè)務往來。不料,對方公司一核賬,算出趙阿姨所屬公司尚有3.9萬元貨款未結清,就以增值稅發(fā)票為據,提起訴訟。趙阿姨說,每次自己先付款,對方才發(fā)貨,月底再開具發(fā)票過來,貨款都是根據對方要求,打到對方老板娘的賬戶內,這些存款憑條還在自己手上。
可是,當趙阿姨找出那疊ATM機存款憑條時,她傻了眼:這疊憑條都是熱敏紙,如今,上頭的文字都沒了!而銀行內,對于ATM機匯款記錄只留存半年。除了ATM機存取款憑條,許多商家、超市的購物小票,甚至彩票,采用的也是這種會隨時間推移褪色的熱敏紙原料。在購物維權,經濟往來需要備案留取證據的時候,大家可得留個心眼兒了。
法官提醒,消費者在購物后,如果得到的消費憑據是由熱敏紙打印的,要盡量采用復印的方式妥善加以保存,或讓商家出具正式發(fā)票。同時,對于一些需要保存的傳真文件,也應采取復印留存的方式。這樣,萬一出現糾紛,也有助于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