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靜 譚舒
重慶的發(fā)展,聚焦著世界的目光。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已經成為全球傳媒界的知名品牌和海外華文媒體共同的“精神家園”。在論壇開幕式上,來自世界各國的華文媒體借此機會與重慶市市長黃奇帆面對面,一起發(fā)現(xiàn)重慶、了解重慶。
紐約商務傳媒:黃市長,我在之前的報道上看到一則關于重慶警察幫助民工追討欠債的報道,這樣的行為是一次偶然性的行為還是一次制度化的行為?我們政府是如何把握和拿捏這種干預的尺度的?
黃奇帆:中國民工討薪行為最近十幾年一直存在,幾年前溫家寶總理都幫過民工討薪。中國民工往往是給一些私人老板打工,這些私人老板承包的項目完工后,一旦出現(xiàn)項目外包方缺錢,導致私人老板拿不到錢,給民工發(fā)不了工資,就會出現(xiàn)民工討薪的狀況。這種事幾乎年年都有,大規(guī)模出現(xiàn)這類問題集中在2003、2004年,到2007、2008年基本得以解決。
分析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主要是承包企業(yè)和外包企業(yè)間發(fā)生的欠債問題,另外也可能是民工打工的企業(yè)遇上金融危機,壞賬了而拖欠民工工資。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應該在制度安排上,通過法制化手段幫助民工討薪,一方面讓法院從快處置企業(yè)間的欠債問題;一方面通過基層的司法所和免費的法律援助手段,幫助民工打官司去討債。
其次,政府要通過宏觀調控,利用經濟杠桿防止企業(yè)資金鏈斷裂,因為許多民工討薪案例都是因為企業(yè)資金鏈斷裂引發(fā)的,不是承包商老板道德問題產生的,他們自己也背了一身債無法轉動,最后人欠人,欠到農民工身上。這種案例的出現(xiàn)和經濟系統(tǒng)的平衡有關。
警察幫助民工討薪,這是屬于正義感和道德范圍。這就像一個人看到自來水龍頭沒有關掉,順手就把它關掉一樣,那警察的行為是出于道德,出于正義感,出于責任,這樣的案例可以找到上百個,這不是制度安排,是人的道德感而產生的互相幫助行為。由于警察這個特殊的身份,他幫農民工去討薪,成功率相對高一些。其實,有時候我收到類似的人民來信,也會幫人家去討債,但這種討債是屬于感情范疇的舉手之勞。對政府來說,更重要的是要把制度安排好,把基本面的事情調控好,這樣才能使整個社會不合理的現(xiàn)象降到最低。
香港鏡報:我第一次來重慶,切身感受到“五個重慶”建設的魅力,這“五個重慶”究竟是怎么選出來的,為什么只有這五個,比如還可以有“文明重慶”,締造重慶人民的素質,可以有“和諧重慶”,促進和諧社會的形成?
黃奇帆: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可以套出幾十個重慶,比如還可以有“魅力重慶”、“法制重慶”等,我們當然要選老百姓最需要、最關切的問題。我們之所以確定“五個重慶”有三個選擇標準,第一,它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也是老百姓最關心、最希望實現(xiàn)的;第二,它必須是當前沒有做好也最難做好,而我們下大力氣可以做好的;第三,它必須是老百姓通俗易懂的大白話,能讓大家瑯瑯上口。這三個標準確定后,經過市委常委會的認真討論,最終確定為“五個重慶”?!拔鍌€重慶”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項施政綱領,全市上下要花大力氣確保實現(xiàn),讓老百姓滿意,讓全市人民滿意。
比如“宜居重慶”,實際操作起來很難?,F(xiàn)在的高價房、別墅肯定是宜居的,但大多數(shù)人買不起,重慶不是追求這樣的宜居,“宜居重慶”的概念是住房價廉物美,要有讓大多數(shù)市民能夠承受的房價,這才是宜居;另外改造危舊房,給老百姓建安置房、公租房,這也是宜居。這些事情說說容易,做起來極難,動輒要花幾百億。還要進行房地產調控,這是當下中國最不容易做的事,但也是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所以“宜居重慶”就選上了。
“暢通重慶”,一個城市做到暢通是天經地義的,但是現(xiàn)在大都市要暢通卻極難,許多城市都面臨這樣的難題。“暢通重慶”的概念是指重慶主城2000平方公里范圍內車輛通行平均時速達到30公里以上,但這也不是說有的地方時速可以達到100公里,有的地方如堵點時速只有5公里,我們的目標是現(xiàn)在時速只有5公里的堵點通過改造能提到15公里時速,平均下來時速有30公里。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大概要花5000多億元。其他像“森林重慶”、“健康重慶”、“平安重慶”也是這樣的選擇標準。
重慶的發(fā)展目標就是共同富裕,要解決好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分配、公共服務、社會保障、住房、就業(yè)等五六件事情
新西蘭新民僑報:黃市長您好,我長居新西蘭,看到當?shù)氐默F(xiàn)狀是新西蘭提倡共同富裕卻造成大批精英人才流失,財富流失,國家GDP增長緩慢。這不免讓我產生一些憂慮,一是一個地方如何解決保持高速增長和共同富裕之間的矛盾?二是一個城市要想長期的發(fā)展,光靠領導的個人魅力和能力肯定受到限制,必須依賴于法制和制度的建設。重慶如何在能力管理和法制管理之間保持平衡?
黃奇帆:一個地方的發(fā)展,首先要確定一個合理的發(fā)展目標,重慶的目標就是共同富裕。理論上講,共同富裕絕不是搞平均主義,也不能兩極分化。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或者70年代的中國,基尼系數(shù)都在0.2以下,那時候就是平均主義,平均但共同貧困。這是不合理的,所以我們通過改革開放打破了這個狀態(tài),但我們也絕不能兩極分化,基尼系數(shù)如果達到0.5以上,社會隨時都能擦槍走火,星星之火也許就會蔓延成社會災難,所以兩極分化也沒有出路。正確的做法是既不絕對平均,也不分化為兩極,有分化,有不同層次,但不是兩極分化。按照基尼系數(shù)的理論,0.2—0.3是平均有余,效率不足;0.4—0.5是效率有余,平均不足,最合理的概念是0.3—0.4之間。重慶的目標是0.35,現(xiàn)在重慶的基尼系數(shù)是0.438,我們爭取五六年以后降到0.35,它不是平均主義,但又會相對均衡,形成共同富裕。
要實現(xiàn)共同富裕這個目標,需要把五、六件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事解決好,包括分配問題、公共服務問題、社會保障問題、住房問題、就業(yè)問題等。一個社會如果能夠合理分配社會財富,讓老百姓能夠比較均衡地享有公共服務、社會保障,能較好地解決老百姓的住房問題,能實現(xiàn)廣泛就業(yè),這個社會就能在保持高速發(fā)展的同時,很好地促進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