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瑤 吳東紅 盧韜 李大娜 陳紅波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合并癥中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其主要病變在腎微血管病變,它也是臨床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院對2型糖尿病合并腎病的患者,應用丹紅注射液,同時應用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其結(jié)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05月的住院患者,根據(jù)美國ADA診斷標準及Mogensen的糖尿病腎病分期法[1]確診為糖尿病腎病,其中男50例,女31例,平均年齡(52.7±2.2)歲,平均病程(13±2.1)年。隨機分為治療組41例,對照組40例。兩組治療前后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血肌酐定量測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按常規(guī)給予糖尿病飲食、運動、攝入飲食低蛋白,均皮下注射胰島素。待患者血糖、血脂、血壓穩(wěn)定后,治療組給予采用靜脈注射丹紅注射液(濟南步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30 ml加入250 ml生理鹽水,1次/天,連續(xù)14 d。對照組單用胰島素治療。分別測定每位患者治療前后24 h的尿白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尿蛋白測定,并計算其數(shù)值的變化,同時觀察血糖、血壓等病情變化??刂蒲獕?、血脂、血糖等其他治療方法兩組相同。3個月后復查。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比較見表1。提示胰島素聯(lián)合丹紅注射液治療在消除(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有明顯效果。丹紅注射液組治療后肝功能、肌酐、尿素氮、血糖、尿白蛋白、血壓等無一例惡化,且血糖、血壓還有所降低,未見不良反應。
表1 兩組患者結(jié)合治療糖尿病腎病前后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尿蛋白變化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結(jié)合治療糖尿病腎病前后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尿蛋白變化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兩組間治療后比較,P<0.01
g/L治療組治療前組別例數(shù)尿微量白蛋白mg/mmol血肌酐μmol尿蛋白415.88±1.2877.21±11.737.6±1.99治療后413.30±0.74*61.08±8.21*5.56±1.07*對照組治療前405.40±1.4071.48±11.016.70±1.61治療后405.32±1.3671.01±9.016.42±1.40*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糖尿病腎病早期起病隱匿,進展緩慢,易被忽視。一旦進入大量蛋白尿期,腎功能損害的速度加快,而且不可逆轉(zhuǎn)。所以及時有效的治療對阻止、延緩糖尿病腎病的進展十分重要。
丹紅注射液由丹參、紅花經(jīng)過現(xiàn)代工藝提取而成,具有活血化瘀,通脈舒絡之功效[2],方中丹參性寒而味苦,可入心肝二經(jīng),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丹參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降低血液粘稠度,減輕血細胞聚集,加速血流等作用[3]。紅花性味平,入心肝經(jīng),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紅花水提物及水溶性混合物有增加冠脈血流量及心肌營養(yǎng)性血流量的作用,同時也有顯著抑制血小板聚集,顯著降低血栓的長度和重量,明顯提高纖維蛋白的溶解活性,有一定的溶解血栓并抑制其生長的作用[4]。本研究中治療組應用丹紅注射液14 d 后尿微量白蛋白和治療組的血肌酐較對照組有明顯減少,差異顯著,提示丹紅注射液可降低尿白蛋白的漏出,有助于糖尿病腎病腎功能的改善。
綜上所述,丹紅注射液對于糖尿病腎病具有降低腎小球濾過壓,提高濾過能力,減少尿蛋白的排泄,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病情發(fā)展,改善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保護腎臟,延緩腎衰竭的作用。
[1]Mogesen C E,Christensen C K.The diabetic kidney from hyperfiltration and microalbumin to end-stage renal failure.Med Clin Nor Am,1988,72(9):1465.
[2]李正國,趙淑杰,王寶.HPLC法測定丹紅注射液中丹參素的含量.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1999,10(2):293-294.
[3]張云云,陳汝興.黃芪、丹參注射液和用治療急性腦梗死.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0,19:30-32.
[4]梁文桂.紅花注射液治療高粘血癥52例療效觀察.華夏醫(yī)學,2003,16(6):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