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一鳴
小兒支氣管肺炎是一種兒科常見病,大多起病較急,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肺部啰音,嚴重者可有呼吸困難,甚至休克、死亡[1-2]。研究表明[3],單獨抗感染加對癥治療效果不佳。筆者自2009年3月~2011年3月采用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輔助治療支氣管肺炎,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診治的支氣管肺炎患兒60例,所有患兒均符合《實用兒科學》關(guān)于支氣管肺炎的診斷標準[4]。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齡:6個月~2歲49例,2~5歲6例,5~14歲5例。按照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治療組(觀察組)和常規(guī)治療組(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給予頭孢菌素+利巴韋林抗感染、氨溴索化痰、平喘等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chǔ)上,觀察組給予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治療。具體劑量:6個月~2歲,5mL/次;2~5歲,10mL/次;5~14歲,20mL/次,均為口服,3次/d,5~7d為1個療程。
用藥期間觀察患兒癥狀、體征消失時間及有無藥物不良反應。療效判定[5]:治愈:體溫正常,癥狀、體征消失,X線示肺部病灶完全吸收,血常規(guī)恢復正常;好轉(zhuǎn):體溫好轉(zhuǎn),癥狀、體征減輕,X線示肺部病灶大部分吸收;無效:臨床表現(xiàn)無改善甚至惡化。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效±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治療過程中兩組均未發(fā)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例)
觀察組止咳、平喘、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癥狀、體征緩解時間比較(±s,d)
表2 兩組患兒癥狀、體征緩解時間比較(±s,d)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退熱時間 止咳時間 平喘時間 啰音消失時間觀察組 1.71±0.26 4.85±0.76* 3.74±1.32* 5.69±0.78*對照組 1.75±0.24 5.73±0.74 5.58±1.13 6.68±0.73
小兒支 氣管肺炎是臨床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1-2],治療的根本是合理選擇用藥,積極消滅病原體。
臨床應用抗感染等常規(guī)治療,療效不理想[3]。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是由麻黃、苦杏仁、甘草、石膏、金銀花、麥冬、知母、血腥草、板藍根等11味中藥材合成的中成藥,具有廣譜抗菌、抗病毒作用[6]。研究表明[5],金銀花、血腥草、板藍根等可以抑制細菌、病毒生長,破壞細菌超微結(jié)構(gòu),起到抗感染的作用;麻黃可以抑制氣管炎性物質(zhì)的刺激和過敏遞質(zhì)的釋放,松弛氣管平滑肌,從而起到平喘作用;苦杏仁能抑制延髓中樞,緩和炎癥對咽部刺激,從而發(fā)揮鎮(zhèn)咳作用;甘草能促進支氣管和咽部黏膜分泌黏液,稀釋濃痰,并能顯著增加支氣管纖毛的蠕動,從而發(fā)揮祛痰作用;另外,知母對人體細胞膜Na-K-ATP酶活性具有顯著抑制作用,使產(chǎn)熱減少,與麥冬、石膏配伍具有顯著解熱作用。
本研究在抗感染基礎(chǔ)上加用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止咳、平喘、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總有效率觀察組(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73.33%)(P<0.05)。兩組治療期間均未發(fā)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提示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輔助治療支氣管肺炎見效快、安全,療效肯定,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張蕾,劉海燕.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在治療支氣管肺炎中的輔助作用[J].西北藥學雜志,2007,22(4):204-205.
[2]羅昭全.山莨菪堿佐治小兒支氣管肺炎療效觀察隨機對照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1,17(9):135-136.
[3]郭淑枝.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佐治支氣管肺炎[J].浙江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9,19(8):502-503.
[4]胡亞美,江載芳.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174-1216.
[5]龐愛華,韓秋麗.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佐治支氣管肺炎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9,18(11):1249-1250.
[6]趙龍英.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輔助治療支氣管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新醫(yī)學論壇,2008,12(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