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袁 碩 張 杰
(解放軍第463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遼寧 沈陽 110042)
為減輕患者胃鏡檢查的痛苦感,我院于2009年1月只2010年12月對鹽酸利多卡因膠漿(Lidocaine Hcl)含服麻醉與傳統(tǒng)地卡因(Dicaine)咽部噴霧麻醉的麻醉效果進行了雙盲對照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同期申請胃鏡檢查的門診和病房患者4616名,男性3138例,女性1478例。年齡21~86歲,平均41.65歲。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2334例,對照組228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及以往胃鏡檢查經(jīng)歷方面均無差異。
觀察組給2%鹽酸利多卡因膠漿含服組,檢查前20min 開始含服鹽酸利多卡因膠漿(江蘇濟川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國藥準字H10880008),將10mL利多卡因膠漿分次含于咽喉3~5min后咽下,內(nèi)含鹽酸利多卡因200mg。對照組為地卡因噴霧組,檢查前15~20min 用1%地卡因咽部噴霧,間隔3~5min 噴1次,共3次。
①單項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以患者局部黏膜刺激、插鏡反應、唾液量、黏液糊量、泡沫量和胃蠕動為觀察指標。評定標準為:給藥后患者無明顯咽喉部不適,無惡心、嘔吐為優(yōu);有明顯不適、惡心、嘔吐者為差。插鏡時無惡心或惡心僅限于通過咽部為優(yōu);惡心伴檢查的全過程為差。唾液量以毫升計算,全過程唾液量≤10mL為優(yōu);>10mL為差。黏液糊量≤75mL為優(yōu);>75mL為差。泡沫散在,不影響視野者為優(yōu);泡沫量大影響視野觀察為差。胃蠕動1mm蠕動≤2次為優(yōu);1mm蠕動>3次為差。②綜合效果評定標準:根據(jù)下鏡患者反應將效果評定標準分為無反應:受檢者安靜接受檢查,無惡心、嘔吐等不適;輕微反應:受檢者能較安靜接受檢查,輕微惡心、無嘔吐反應;明顯反應:受檢者不能安靜配合檢查,惡心明顯,嘔吐反應較重,對檢查稍有影響;嚴重反應:受檢者不能安靜接受檢查,插鏡不順利,明顯惡心,嘔吐反應極重,有的需重復插鏡,甚至有拒絕檢查者。
使用內(nèi)鏡為Olympus GIF-260型電子胃鏡。操作人員由有經(jīng)驗、操作熟練的內(nèi)鏡醫(yī)師輪流擔任,兩組間無差異。采用SPSS 11.5軟件對所采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全部病例未出現(xiàn)過敏反應及藥物毒性反應。
見表1。
見表2。
對于上消化道疾病的檢查,胃鏡檢查是臨床上不可替代的最佳選擇手段之一。為減輕下鏡過程中鏡體不良刺激給受檢者帶來的痛苦,傳統(tǒng)的方法是采用地卡因在咽喉局部噴霧麻醉,臨床實踐證明該方法簡單有效并被大多數(shù)醫(yī)院長期采用。在應用中需要多次局部噴霧,由于黏膜麻醉不均勻,插鏡時受檢者常出現(xiàn)惡心、嗆咳及分泌物增多等不良反應,以致影響胃鏡的插入和檢查[1,2]。在麻醉效果、視野清晰度、刺激腺體分泌、藥物局部黏膜刺激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為不斷探索新的麻醉藥和劑型提出了課題。本研究將鹽酸利多卡因膠漿含服作為局部麻醉用藥與傳統(tǒng)的地卡因咽部噴霧麻醉進行比較,探討其可行性及優(yōu)越性。
表1 兩種麻醉方法單項指標對比
表2 兩組麻醉方法綜合效果對比
從表1可見采用利多卡因膠漿含服組給藥后引起的局部黏膜刺激、進鏡反應、唾液分泌量、胃內(nèi)泡沫量、胃蠕動次數(shù)均明顯低于地卡因噴霧組,兩組間有顯著差異。黏液糊量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即在減少咽喉部黏膜刺激、抑制咽反射、抑制唾液分泌、提高視野清晰度、減少胃蠕動方面口服利多卡因膠漿優(yōu)于咽部地卡因噴霧。
以下鏡患者反應為判定藥物有效標準,無反應和輕微反應為有效,明顯反應和嚴重反應為無效。表2是兩種麻醉方法的綜合效果對比,利多卡因膠漿組總有效率為96.14%,明顯高于地卡因組的74.06%,兩組間有顯著性差異。提示含服利多卡因膠漿組總體效果優(yōu)于地卡因咽部噴霧組。
地卡因咽部噴霧麻醉由于本身藥理特性和給藥方法,對咽部黏膜的刺激比較大,產(chǎn)生的惡心、嘔吐不良反應大。由于劑型和給藥方式,可產(chǎn)生咽部麻醉不均勻,咽反射抑制不充分等。藥物對口腔、咽喉黏膜的刺激,使得患者大量唾液分泌,吞咽進入食管、胃腔,覆蓋于食管和胃黏膜的表面,可直接影響了胃鏡檢查視野的清晰度。有時甚至要沖洗后方能觀察,延長了檢查時間,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藥物只噴及咽后壁,食管及胃沒有充分表面麻醉,插鏡時患者惡心,食管收縮、胃蠕動,可直接影響檢查過程中對食管和胃的觀察。利多卡因膠漿由于本身的藥理特性、劑型和給藥方法,對咽部黏膜的刺激小于地卡因咽部噴霧,產(chǎn)生的惡心、嘔吐反應少。咽部麻醉均勻、充分,對咽反射抑制作用強,使得插鏡不良反應降低。利多卡因膠漿含二甲基硅油成分,其為一親水性低的表面活性劑,與泡沫層的發(fā)泡物質(zhì)爭奪膜上空間,降低表面黏度,可消除胃內(nèi)泡沫,增加視野的清晰度,有助于提高檢出率。膠漿咽下后可均勻黏附食管及大部分胃黏膜的表面,食管和胃的平滑肌松弛,蠕動減慢,腺體分泌減少,減少了因食管和胃的收縮對觀察的干擾。
利多卡因膠漿集麻醉、潤滑、祛泡、安全等作用于一體,含服給藥對咽反射阻斷效果好,術(shù)中分泌物少,視野清晰,有平滑肌松弛作用,且使用方便、簡單。在選擇胃鏡檢查局部麻醉用藥時,是一種優(yōu)于地卡因噴霧麻醉的方法,值得在胃鏡檢查中推廣使用。
[1]戴建宜,程同霞.270例胃鏡檢查局麻方法比較[J].內(nèi)鏡,1995,12(4):251.
[2]劉俊杰,趙俊.現(xiàn)代麻醉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