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李金藻(一八七一——一九四八),字芹香,(琴湘), 號擇廬, 十六歲入縣學,一九零零年后,任新式學校教員。一九零三年赴日入宏文書院師范科學習。歸國后,任職教育界。 一九零八年奉派以北洋會員名義參加在美國召開的萬國漁業(yè)會,并游歷歐美考察教育,后作南洋勸業(yè)會專門研究員,并赴漢、滬、蘇、杭各地調查學務, 出任直隸巡按使公署教育科主任,一九一七年再赴日考察,歸國后任職于直隸社會教育辦事處,多所創(chuàng)舉,一九一九年出任天津大營門中學校長,轉年應聘為鐵路扶輪教育會顧問、教育部編審員,一九二一年出任江西省教育廳長,一九二九年出任河北省教育廳義務教育委員,后任教育廳主任秘書兼廣智館館長、 省政府秘書,一九三五年改任河北省第一圖書館館長、天津市教育局長,一九三六年任河北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長。 抗戰(zhàn)軍興,曾一度赴河南郾城為流亡學生籌立臨時中學。晚年致力于社會教育,改良戲曲,尤多創(chuàng)建。 著作有:《擇廬詩稿》、《詩緣》、《重陽詩史》、《擇廬聯(lián)稿》、《五雀六燕集》、《天津鄉(xiāng)賢贊》等。
李金藻為民國時期天津文化界名人。那時天津士庶人家聯(lián)風正盛, 李是其中之健者,一九三八年、一九四三年分別出版《擇廬聯(lián)稿》和《五雀六燕集》,成為民國后期天津楹聯(lián)名家。
《擇廬聯(lián)稿》藏天津圖書館古籍部,是以作者名義捐贈的。 該書封面豎書『擇廬聯(lián)稿 姚彤章題』, 封二貼有天津市立圖書館簽,填寫『李金藻先生捐贈』,下面有『民國 年 月 日』字樣,但沒有填寫日期。集中多有毛筆手書添改之處,蓋琴湘公手跡?!段迦噶嗉烽_本略同《擇廬聯(lián)稿》,藍墨油印,封面以行楷題書名,版權頁有『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夏歷二月印行著作者天津李琴湘 寫印者天津王鴻基』等字樣。
《擇廬聯(lián)稿》的序言署『戊寅秋九月世如弟姚彤章敘于天津廣智館』。 姚彤章字品侯,書畫家、金石鑒藏家,曾任河北博物館館長,接李金藻任廣智館長。該序言開篇從挽聯(lián)的起源講起,認為古代沒有挽聯(lián),現(xiàn)在的挽聯(lián)起源于古代的挽歌, 而擇廬長兄『聯(lián)語尤為膾炙人口,嚴范老嘗言﹁擇廬白話挽言為他人所不及,以如其人也。 ﹂』嚴范孫的這句話準確指明了李金藻聯(lián)集的主要內容和特色。 該聯(lián)集共收入楹聯(lián)近二百八十副,其中挽聯(lián)占九成左右,其余為自家門聯(lián)、 中華書局遷居聯(lián)、 保定人民公園聯(lián)、章式之壽聯(lián)等,僅二十九副。
李金藻挽聯(lián)的特點比較突出, 其一就是白話入聯(lián),而且寫得文從字順。李金藻出生于世代書香之家, 早年像大多數(shù)此類出身的子弟一樣入私塾接受傳統(tǒng)教育。 不同于他人的是,李三十余歲后經嚴范孫推薦,與津門眾位致力新學的人物一起東渡,留學日本,接受現(xiàn)代思想和西方文化,一九零八年又奉派參加在美國召開的萬國漁業(yè)會,并游歷歐美考察教育?;貒缶吐氂诮蚣浇逃鐜资?,因而,比較自覺地接受了新文化運動的主張。 他辦新學、編新劇、育新人,曾擔任南開大學校董、天津市教育局長,江西、河北省教育廳長、圖書館長,對像周恩來這樣的青年才俊關愛有加。 所以他也就比較自覺地接受了廢文言, 興白話的主張,寫白話詩,白話聯(lián)。
讀李金藻的挽聯(lián), 猶如聽一個敦厚的長者慢慢和你敘家常, 娓娓道來, 事無巨細,但給人一種親切溫暖的感覺,如他代聘卿姻伯母作的『挽王姻太伯母聯(lián)』:
北有母之堂,南有兒之轍,四千里官塵埋首,迄未得解甲歸田,
親
老家猶貧, 盡教予季分勞, 藜藿朝昏長已矣;
昔者嗟行役,今則死別離,二十年血淚
勿謂秦無人,身當中流作砥柱;
可憐虞不臘,魂飛東亞看風云。
虞虢唇齒本相依,恨宮之奇不死;
男兒生命何足惜,效魯仲連自由。
亞洲幾多干凈土;
濤頭一線自由魂。
亞東時局殆哉,大覺應輸君一著;
河朔男兒死耳,貪生直愧我同胞。
從這些挽聯(lián)看, 李金藻對此事反映極其強烈, 他像投海以警醒國人的潘子寅一樣,滿懷唇亡齒寒的深深憂慮,熱情謳歌以死殉國的烈士, 甚至對自己沒有像潘那樣去死感到慚愧,就是因為這些,李金藻感到一部話劇、 一副挽聯(lián)不足以表達自己的激情,于是手不停揮,接連寫了四副。盈腔,只落得撫棺抱痛,天高恩罔極, 縱使招魂望祭, 春暉寸草又何如。
聯(lián)集中像這樣語言樸素的還有不少,如代吳仲閎作挽夫人聯(lián):
衣裳棺槨未能豐,體諒我一向清貧,祗得盡夫妻情分;
因果輪回不必論,但愿你再生塵世,要修到富貴人家。
語氣像一個死了恩愛之妻的窮漢,絮絮叨叨地和老婆傾訴衷腸。
《擇廬聯(lián)稿》挽聯(lián)的另一個特點是多集群性作品?;蛟S是李氏對某位朋友、親人感情特深,或許是他的挽聯(lián)在朋友中名聲特著,當某位親朋故去的時候,李金藻往往特別忙, 除以自己的名義一連作多副挽聯(lián)外,還要替親戚朋友,特別是那些不能趕來吊唁的人作挽聯(lián),多時達到二十幾副,形成一個作品群,這在同時代人中是不多見的。
一九一一年, 通州人士潘子寅因激憤于韓國淪亡在仁川投海自盡, 并遺書指陳國事。消息傳開,群情激動,李應嚴范孫之邀編撰了新劇《潘烈士投?!?,同時為他寫了四副挽聯(lián):
在這方面表現(xiàn)最為突出的是他寫挽嚴范孫之聯(lián)。 嚴長于李十一歲,是津城耆宿,德高望重的鄉(xiāng)賢, 李金藻志同道合的朋友兼師長,是嚴范孫推薦他赴日留學,推薦他做南開校董, 是嚴范孫派遣他的兒子李福景和周恩來一起去西歐留學, 并為李福景墊付學費四五千元。 李金藻對嚴既敬佩又感激, 所以當嚴去世時, 他的悲情無法自抑,遂化作幾十幅挽聯(lián)噴涌而出。這里有自己名義寫的七副,還有代李福景、孫子文、林墨青、張伯苓及戲曲改良社、南開大學董事、 天津學界等作的十五副, 可謂洋洋大觀。 而且, 每一副聯(lián)都傾注了他無限的悲哀,每一副都堪稱泣血之作。
生平歷史不勝書,況誼屬交親,今竟萬言艱一字;
老大學詩嗟已晚,卻時承獎進,我將投筆并焚琴。
這是李金藻以自己的名義寫的, 言說他們相交幾十年,是朋友,還是親屬,不時得到嚴老的獎掖和幫助,現(xiàn)在嚴老死了,內心有無盡的話要說,卻感覺一字也難出口,知音不在了,哪還有心思作詩彈琴呢,恨不得『為知己死』。
小子本不才,謬承青眼千金賜;
老年猶好學,難達黃泉一部書。
這是以『福景侄』的名義寫的,下面還附了一段文字說: 『民國九年,福景留學,范老念琴湘家窮力薄,學費難支,乃蒙先后墊匯四五千元…… 』然嚴曾托李福景買英文書未成。 字字聲淚俱下,讀之令人唏噓。
畢業(yè)水師后,忽逢長者車停,惟當我少之時,多蒙馳驅范我,嗣此東西游學,幸矣未誤迷途,感君鞭策恩,低首一生傾愛日;
分課家塾中,祗謂短期庖代,乃先生忠且敬,謬稱教育得人,至今庠序盈門,蔚然竟成大廈,崇朝梁木壞,驚魂萬里走驚雷。
這是代『時在美未歸的』張伯苓寫的, 幾乎概括了嚴張之交的全部歷史,從水師學校畢業(yè),到東西游學考察,在嚴館教家塾,到南開系列學校建成,嚴老竟撒手西去。內容、情感恰如其分,有不可移易之態(tài)。
李金藻的挽聯(lián)貼切有度, 極富個性色彩。姚彤章在《擇廬聯(lián)稿》的序文中借嚴范孫、梁任公之口贊美說: 寫克倫威爾便是克倫威爾。對此,李金藻也十分自信,他說:『至親近友與泛交不同, 挽某人須不是挽別人,我挽某人,須不是別人挽某人?!蝗缟衔乃鷱埐咄靽婪秾O聯(lián), 使用諸多具體事例, 使該聯(lián)非張伯苓莫屬。 而李聯(lián)『如人』的手段還不止于用事,作者往往精揣人物心理,代人立言,觸到痛癢處而言人之所欲言或不欲言。
至哀本無文,況平日有虧孝道,死復奚言, 縱令稱述不虛, 淺見焉知阿母意;
居喪強述異,憶昨宵忽夢慈顏,儼然來止, 果也神靈猶在, 屬詞略表望兒恩。
這是代陶逸甫挽母的, 聯(lián)中所言若本來出于孝子自己之口之手, 確是一個新喪至親之人的肺腑之言, 旁人看了除感嘆孝子誠心外也無多想的余地; 但若出于代作,『有虧孝道』等就成了第三人的評價,當事人看了心中難免尷尬難堪,而當時請他代作這樣的挽聯(lián)的人不在少數(shù),可見他是得到當事人認可的,由此我得出李聯(lián)能夠精揣人物心理, 貼切代人立言的結論。
李金藻挽聯(lián)所挽的人物涉及面較廣,但以教育界人士居多。 這大概和作者的身份有關。 李在學校和各級教育機構工作多年,后半生更是位高權重,做到圖書館長、教育局長、兩省教育廳長,于是出現(xiàn)在他挽聯(lián)中的人物便超出家鄉(xiāng)的范圍,擴展到了河北省乃至江西教育界的同僚。 據(jù)統(tǒng)計,二百余聯(lián)中,明言挽教育界人士的竟達幾十副。 他們中有因籌集辦學款被鄉(xiāng)民燒了住宅,寓居親族處驚悸而死的景縣勸學所長的夫人,有歷經辦學艱難的女小學校長,有以清貧之身支撐教育十余年,退職后被誣, 郁郁而卒的江西教育廳長,還有日本友人、中日校長江藤,有天津第一批女教師之一的陸闡哉,她勇敢沖破封建思想的束縛,應天津教育界先驅人物溫世霖之邀作了普育女學的教師,一生為學生操勞,年僅四十九歲就過早去世了。李金藻說她『女氏興學獨早,至老不嫁。 』寫給她的挽聯(lián)是:
蹊徑獨開種桃李;
山邱零落葬梅花。
《擇廬聯(lián)稿》問世之后五年,李金藻又將自己六十九歲以后的聯(lián)作按年編錄了四十九副,加上辛巳(一九四一)年玉成春茶莊征聯(lián)時擬寫的嵌店名聯(lián)三十五副, 編為一冊,命名《五雀六燕集》,這個集子與《擇廬聯(lián)稿》有許多相似之處, 同樣多挽
聯(lián),多代人之作,但洋洋灑灑的長聯(lián)已不多見,聯(lián)中所見已呈老態(tài),如《挽華璧臣》:
地雖咫尺,怨行路如隔重陽,所幸常見知交,時通消息;
話有萬千,因病痹致慳一面,可嘆誼關戚舊,竟斷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