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慕竹
三國時,呂布與劉備交惡,用武力趕跑了他,這還不令他解氣,想找個文筆好的人,再寫信辱罵這個織席販履的大耳賊,以出他胸中惡氣。想來想去,想到了袁渙。
袁渙是當時有名的才子,原在袁術手下干事,在阜陵之戰(zhàn)時為呂布所擒。令呂布始料未及的是,未等他把要求說完,袁渙連眼都沒眨一下就斷然拒絕了。怒火中燒的呂布拔出寶劍,架在了袁渙的脖子上,威脅說:“如果你依照我的命令寫信辱罵劉備,我就放你一條生路,否則你就死于我的刀劍之下。”
面對呂布這兇神惡煞,袁渙只是微微一笑,回答道:“我聽說世上只有以德行使人感到羞辱,從未有謾罵而使人受辱的。假如劉備有君子風度,接到您的辱罵信后,會非常鄙視將軍的如此行為;倘若他屬小人之輩,也會像您那樣,回敬一封辱罵您的信,那樣招致恥辱的是我們而不是劉備。況且我以往曾侍奉劉備,他有恩于我,我不愿寫信辱罵他。您讓我寫信罵他,就像我現(xiàn)在跟隨將軍,一旦離去,別人命我寫信辱罵將軍一樣,很不妥當。還望將軍三思。”
袁渙寧死不肯罵劉備是有原因的,當初劉備任豫州刺史時舉薦他為茂才(即秀才)。東漢時期,公府以至州牧、刺史、郡守,他們的幕僚掾屬,多由自己挑選,被郡國保薦的孝廉、秀才,即使其后任官朝廷,不管官當?shù)糜卸啻?,都對過去保薦的郡國守相稱“故吏”。袁渙承蒙劉備的舉薦,出來做官,一直視劉備為故主,始終對他心存感激。
呂布雖然喜歡逞匹夫之勇,但明白話還是聽得懂的,袁渙的一番高論,讓呂布一下子低下了頭向他道歉,寫信的事就此罷休。
后來袁渙為曹操所用,偶然得知袁渙堅決抗拒呂布無理命令之事,就問袁渙堂弟袁敏:“袁渙勇敢時是什么樣子的?膽怯時又是怎樣?”袁敏說:“袁渙給人的印象是平易近人。但是到關乎名節(jié)的時候,在危難關頭,其勇氣就連戰(zhàn)國時勇士孟賁和夏育未必有。”聽得曹公不禁為之神往,對袁渙不由更為敬重。
一介書生,何以面對鋒利的刀劍能夠談笑自如,因為在他的心中,有遠比強悍的武力更厲害的東西,那就是一個人的仁愛之心。他曾對熱衷窮兵黷武的曹操說:“武器,是種兇器,萬不得已才使用。用高尚的品行來影響他人,用仁義的思想來感化他人,這樣,百姓才可以和他們同生死。”
袁渙的勇氣,其實是一種仁心的力量啊。
(圖/大衛(wèi)卡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