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莉
在一個浮躁的社會里,有哪個作家肯獨守書齋,花費21年寫一套經(jīng)得起推敲的歷史作品?而48歲的汪衍振,就是這樣一位歷史作家。他耗費21年心血,用平均每天130個字的速度,完成了《曾國藩發(fā)跡史》《李鴻章發(fā)跡史》《左宗棠發(fā)跡史》三部歷史小說,成為2011年開年最受關(guān)注的作家,并被媒體譽為“中國最笨歷史作家”。
汪衍振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從1989年開始,創(chuàng)作“晚清三大名臣發(fā)跡史”系列,第一部則是《曾國藩發(fā)跡史》。為還原歷史真相,他到了無孔不入、無堅不摧的地步,用歷史學家傅斯年的名句“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1992年,他無意中聽說一個老學究有部關(guān)于曾國藩的典籍,便想借來復印。老學究得知他是為了搜集史料而寫書時,覺得不可思議,奚落道:“這年頭,只有精神病才寫歷史人物,你總不該是這樣的人吧?”一時讓汪衍振很尷尬,但為能借到書,他只能訕笑著。老學究答應(yīng)借給他書后,他欣喜萬分。
汪衍振每天除最基本的生活外,就是埋頭查資料、核對史料、讀書、寫作。有時為了核實一段史實的出處,他能不吃不喝一直工作到天亮,有時甚至一天只寫60多個字。妻子心疼地埋怨他:“你除了和那些死人打交道,還會做什么?你就不能休息一下?”他頭也不抬地說:“一天只有24個小時,如果用在其他地方時間多了,用于創(chuàng)作的時間肯定就少了?!?/p>
為徹底搞清曾國藩初入官場時,如何從無權(quán)無勢的普通官員,9年連升10級成為省長級高官的全過程,他查閱了近2000萬字的珍稀史料。一次,一朋友來和他聊天,看到書桌上堆了近一米厚的資料,不解地問他:“這事如果放在我身上,別說寫了,就那些官名、官職、服飾、轎飾及盤根錯節(jié)的人物關(guān)系,就讓我頭昏腦漲,可你為什么要選擇這樣一條艱辛而清苦的路呢?”他說:“很簡單,因為我喜歡,這就注定我要和寂寞陪伴一生。我就是刻板和認死理的人,一旦進入狀態(tài),心里從沒有過其他念頭。”
2003年,湖北人民出版社首次以《曾國藩的升遷之路》為書名,出版了汪衍振的歷史小說,天津《城市快報》也全文連載,一時在讀者中引起爭議。有人指責他是在“為賣國賊李鴻章翻案”。對此他說:“李鴻章從政40年,遭到彈劾達800多次。歷史上哪個官員有如此坎坷的經(jīng)歷?他面對一次次的政治風暴,總能從容走到最安全的地方。如果他不是一個會做官、頭腦活、辦大事、懂外交的一代權(quán)臣,根本不可能一次次化險為夷。而我所寫的他這一切,不僅有據(jù)可查,并完全經(jīng)得起良知的考驗?!?/p>
其間,他又查閱了更多史料,對《曾國藩的升遷之路》進行了無數(shù)次修改,最終定稿為《曾國藩發(fā)跡史》,于2010年8月由上海文藝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出版發(fā)行。
談起21年的艱辛,汪衍振感慨地說了很長的一段話:“我最不能理解的是‘一舉成名這四個字,一個人成功的背后,要付出多少努力,流多少汗水呀,怎么會隨隨便便就能成功呢?21年來,我每日除了翻資料就是寫作,有時晚上做夢,會在夢中和曾國藩聊天……媒體或讀者說我寫的是‘龜速,說我是中國最笨歷史作家,我不僅不生氣,反而覺得不錯?!渴且环N態(tài)度,不管多聰明的創(chuàng)作者,一旦涉及歷史題材,都不敢不笨。歷史這東西,不寫則已,一寫就得認真,就得靠譜,就得為讀者提供真正具有閱讀價值的內(nèi)容!一是為讀者負責,二來我想活得厚重些,不一定重于泰山,但要對得起自己?!?/p>
(圖/大衛(wèi)卡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