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羅格.科恩 譯/朱力安
活著是為了什么?當(dāng)我看到《紐約時報》刊登的兩只獼猴——27歲的肯托和29歲的歐文的照片時,這個問題忽然浮現(xiàn)在我眼前。
這兩只獼猴是威斯康星大學(xué)進(jìn)行的一場曠日持久的實驗中的一部分。獼猴肯托的膳食受到嚴(yán)格控制,攝取的熱量要比常規(guī)膳食低30%,而獼猴歐文則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百無禁忌。
實驗從開始到現(xiàn)在有20年了,《科學(xué)》雜志上發(fā)表了該實驗的初步結(jié)果,主導(dǎo)實驗的科學(xué)家們這樣寫道:“熱量限制延緩了靈長目物種的衰老。”實驗顯示:節(jié)食組的獼猴只有13%死于衰老,而飽餐組的獼猴已經(jīng)死了37%。
猴子的情感是我童年回憶的一部分。我父親是一位醫(yī)生,一生與猴子打交道。他在南非約翰內(nèi)斯堡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xué)寫的論文,就是關(guān)于狒狒的月經(jīng)周期。父親上世紀(jì)50年代移居不列顛時,還把他的一些平均壽命為30歲的狒狒用船運了回來,最后又把好些狒狒捐給了倫敦的動物園。
后來,父親每次去動物園,狒狒們都高聲叫喚著跟他打招呼,爭先恐后地沖到籠子前面跟他痛訴思念之苦。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不要低估了猴子的情感。
這讓我回到了對低熱量的獼猴肯托和高熱量的獼猴歐文的思考中來:肯托看起來容貌憔悴,萎靡不振,瘦得可憐,嘴角還有幾分呆滯,毛發(fā)稀疏,兩眼無神,其表情仿佛在懇求:“求求你,別,別再給我吃菜籽了。”而飽餐終日的歐文呢,相比之下,臉上卻掛著一絲笑意,顯得心滿意足,豐滿的身體每一寸都顯出安詳,嘴角松弛,皮膚泛光,眼睛一眨一眨,流露著智慧,它仿佛正在閱讀克爾凱郭爾的作品,似乎還得出了結(jié)論:“人生一定要往前去生活,但只能從后面來理解?!?/p>
這就是飽餐五花肉與凈吃剔骨瘦排的區(qū)別,或者說這是喝圣·艾米倫次葡萄酒伴法國布里白乳酪與光喝白開水的區(qū)別。正如埃德加對《李爾王》的評價說“成熟就是一切”,早餐光吃蘋果皮肯定是成熟不了的。
說到圣·艾米倫次葡萄酒,有鑒于人們沒有削減熱量攝入的自制力,科學(xué)家們開始尋找可以仿擬限制熱量攝入效果的物質(zhì)。他們在紅酒中發(fā)現(xiàn)了白藜蘆醇(Resveratrol)。不過紅酒里的白藜蘆醇量還不足以起效,于是科學(xué)家們試圖將其濃縮后提取出來,或制成化學(xué)物品,好讓人們有得(長壽)無失(口爽)。
至于“有得無失”,我是不吃這套的。生命的核心里無可避免地存在著二重性——浮士德心中的兩種聲音,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安定的本質(zhì)。生命之美必定與其脆弱相連。免去了死亡的生命是可悲的。沒有黃昏的黎明是無法想象的。
當(dāng)延長生命的追求取代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成為人們的目標(biāo)時,你就可以想到獼猴肯托的孤寂了。假如這樣活到120歲,對我來說吸引力簡直為零。獼猴肯托仿佛就是在等待死亡來終結(jié)它的苦惱。
還有一種白藜蘆醇的替代品,這是人在失戀期間分泌的一種物質(zhì),導(dǎo)致胃口驟降,這也就限制了熱量的攝入,不過科學(xué)家們還無法研制出這種神奇的物質(zhì),因為他們一旦成功,就等于解碼了愛情。因為愛情太過近乎神圣了,是生命的精髓,這種拆臺簡直就是一種褻瀆。
我的母親69歲死于癌癥,外祖父活到98歲,而外祖母活到104歲。與其說我母親死于癌癥,不如說是她的情緒兩極分化——是抑郁壓垮了她,是苦惱奪走了她的生命。
我們并不知道心智頹廢會分泌什么物質(zhì),因為衰老的過程依然是一個謎。不過我敢打賭快活的歐文肯定比沮喪的肯托長壽。這樣看來,那些在議論紛紛中持反對意見的科學(xué)家們,他們恐怕是對的。
我的98歲高壽的外祖父開派對時有一個拿手好戲,就是在西瓜上雕刻十字架,但又不讓它像大紅花一般綻裂。雕刻出鮮活得簡直就像百合盛放一樣,就像有生命的意義一樣。
父親前往希思羅機(jī)場接回他的狒狒時,在雜貨店門口停了一下,想給它們準(zhǔn)備一頓盛宴?!奥闊┙o我兩斤香蕉?!彼f道。但店里沒有這么多?!昂冒?,”他說,“那就給我兩斤蘿卜?!钡曛鞴止值乜戳怂谎?,然后趕緊把蘿卜遞給了他。
我現(xiàn)在還能聽到我的88歲的父親說起這段軼事時的笑聲。笑聲可以延長生命,但低熱量的世界里沒有笑聲。毫無疑問,笑到最后的是那胖墩墩的歐文。
(劉鳳義摘自《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