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琳琳
一個都不能少
成都郫縣清水小學就要搬遷,學生們都已轉學,只有一個叫孫悅的小姑娘因為手續(xù)沒辦好不能轉校。為了這一個學生,19個老師堅持把課上到最后。
孫悅讀4年級。每天早上8點,她照舊來學校上課,“語數(shù)外音體美”,一門課都沒有少,原本由學生們負責打掃的校園,現(xiàn)在也由老師負責,孫悅只需專心上課。老師們都說,給一個學生上課比給一個班的學生上課還累,因為只有她一個,要時刻陪學、陪練,不能松懈。就算是這樣,他們也沒有讓孩子放假回家了事。
這件事,讓人看到中國教育所承載的樹德樹人的社會責任感。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些淳樸的鄉(xiāng)村教師,在功利化、行政化的教育體系中如同一股清流。與那些需要交納高額擇校費的重點小學相比,與那些笑納“肉體紅包”的名牌院校相比,這座行將解散的鄉(xiāng)村小學,簡直是美德教育的高等學府。
天堂里沒有車來車往
2010年3月9日晚,連環(huán)車禍后,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記者劉薇在江西青年曾慶香的幫助下,從車里爬了出來。她受了點輕傷,在跟丈夫的最后通話中,她急匆匆地說:“又有車撞上了,我先去救人!”
劉薇一去不回,和她趕去一起救人的曾慶香也死在了急速而來的車輪下。曾父聽說噩耗,當晚悲痛而亡。
女記者與農民工,至死都不知道對方是誰,依靠最本能的反應,第一時間想到向傷者伸出援手。盡管年齡、性別、階層都不相同,兩人此前也素昧平生,但是在慘烈的車禍現(xiàn)場,他們都沒有冷漠地轉身而去。
事后,肇事者表示無力賠償,目前民事訴訟還沒有結果。劉薇與曾慶香被追授為“全國見義勇為英雄”,這不僅意味著可以對他們的家庭略做補償,更是一種對善意的褒獎和鼓勵。
危急關頭,守望相助
香港游客在菲律賓被劫持事件,最終在血泊中了結。在生死關頭,香港媽媽曾太,忍著丈夫被射殺的巨大悲痛,還不忘在獲釋下車時帶上一名并不相識的12歲男孩。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位香港媽媽的善舉,是廣式老湯煲出來的人情味。香港人多地少,因此特別需要講求秩序和規(guī)矩,不論是車還是行人,都能按指示快速行進。但就是在如此快節(jié)奏的香港,在壓力下生存的普通市民,仍未泯滅同胞之間深切的愛和同情。
面對瘋狂的兇徒,在旅游巴士上與死神共處11小時,這些最普通的香港人沒有亂。他們中的一些人走了,留給親人無盡的傷痛,但畢竟另一些人安全回家了,那個12歲男孩的記憶中,除了噩夢,一定還有曾太溫暖的手。
我把兒子弄丟了
2010年7月22日,長春,失神的母親上了搖搖晃晃的281路公交車。下車時,她發(fā)現(xiàn)手機不見了?!扒笄竽悖咽謾C還給我吧。哪怕用我的命來換!”手機里有一段兒子一個月前為她表演拉丁舞的視頻,就是跳舞那天,被病毒性腦炎折磨了7年的兒子從4樓縱身跳下。兒子死后,夫妻倆每天就靠這段視頻支撐,抵抗兒子之死帶來的巨大悲痛。
這部手機一點也不值錢,但這個故事卻在微博上牽動了千萬人的心。長春市公安局專門安排了一組人跟進,兩個月后,他們找到了手機。手機里的資料已經(jīng)被全部刪除,公安局又安排專家對手機內容進行恢復。
最后,被偷走手機的悲情母親拿回了她的手機,存儲卡丟了,她可能再也看不到兒子跳舞的視頻。但手機的回歸是一個希望,這意味著,當你身陷困境時,總會有人聽到、看到,并伸出援手。
誰敢領養(yǎng)艾滋小孩
6歲的孤兒小龍是個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母親和父親相繼去世之后,他就開始獨立生活了。小龍倒是有奶奶和4個叔伯,但他們不敢接他同住,只有奶奶定期來看看他,來了也不敢靠得太近。
小龍小小年紀,卻不得不自己照顧自己。他有一只狗、6只雞、一口鍋、一片菜地,還有一臺能看動畫片的電視機。村里人不了解他,也不關心他,因為是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他也不能上學。
小龍的故事在網(wǎng)絡和報紙上報道之后,來獻愛心的人很多。小院里很快堆滿了食物、衣服、玩具和幾樣電器,還有人集資給他加固房子、換電線等。這些物質上的捐助固然使人感到溫暖,但仍然沒有人愿意收養(yǎng)小龍,他的遭遇換來大把的同情,卻換不來真心將他攬入懷中的親情。
孩子需要愛和照顧,而艾滋病使他只能做孤兒,“拿著低保獨自生活”。
這筆款子要用于救災
撿破爛能賺多少錢?江蘇鹽城一位長年撿破爛的83歲老人張忠泉,拿出10萬元積蓄捐給慈善基金會,并千叮嚀萬囑咐:“這筆款子要用于救災?!?/p>
為了攢這10萬元,張忠泉省吃儉用,從來不在吃穿上多花錢,只要不冷不餓就行。
他的家人與他反目,因此,張忠泉在鹽城沒有地方住,只好寄住在揚州的義子家里。生活待他不好,他卻以德報怨,一心一意攢錢做善事。他經(jīng)常捐錢給希望工程、殘疾人,這次把多年的積蓄一下子拿出來,算是為多年執(zhí)著的事做了一個完美的總結。
去捐款的路上,張忠泉還撿了3個飲料瓶。他只是最普通不過的老人,懷著中國人最樸素的積德善心。他捐款不為那一紙證書的認定,也不為媒體來報道,他稱不上“首善”,但一定不偽善。
(朱楠摘自《新周刊》2010年第24期,杜鳳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