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益民
一個創(chuàng)意人的品位,能值多少錢?100萬元新臺幣?l億元新臺幣?還是連100元新臺幣都不值? 我在李奧貝納廣告公司負責執(zhí)行最后的超大項目———尊尼獲加威士忌的慶祝廣告時,第一個映入我腦海里的理想導演,是印度導演塔森。這位印度導演是我在設計藝術中心學院的學長,以品位絕佳及身價昂貴而著稱。
接觸前,我并未被他的“價格”嚇倒。我想:“拜托,這可是7200萬元新臺幣預算的大案子,他的身價再貴,我也應該付得起?!?/p>
結果,他的開價還是超過我的預期,我真付不起。無奈之下,我只好用了一個美國導演,但效果大不如預期。我一直相信,如果是由這位印度導演拍攝,效果和味道絕對不一樣。
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一篇雜志的訪問中,談到“創(chuàng)意人的身價”時的一段話。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你出了一個價錢,不是只買到我的導演能力及來替你工作的這段時間,而是買到我過去所有生活精華的結晶———我喝過的每一口酒、品過的每一杯咖啡、吃過的每一餐美食、看過的每一本書、坐過的每一把椅子、談過的每一次戀愛、眼里看到過的美麗女子和風景、去過的每一個地方……你買的是我全部生命的精華,并將其化成為30秒的廣告,怎么會不貴?”
一個人一生的精華,可以賣到這么高的價錢。我不禁想:如果一個人一生中少有精華之處,甚至,全都是一文不值的渣滓,他能賣到什么樣的價錢?
高唱品位的人很多,但我不知道,能有幾個人能夠像這位導演一樣,會這么理直氣壯地要求一個令人咋舌的高價,并且能夠賣出這樣的價錢。
(小于摘自《天下沒有懷才不遇這回事》中信出版社圖/賈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