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勝瑜
想起“大學”這個詞,是緣于這個秋天全國又有675萬男生女生將成為大學生。
“大學”是可以給你???、本科或者研究生等文憑,方便你以后藉此找工作的地方。還有一種較人文的溯源說——《大學》為《禮記》中的第四十二篇,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這里的“大學”是相對“小學”而言,小學即“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shù)”?!按髮W”是大人之學,古人十五歲入學,學習倫理、政治和哲學等“窮理正心,修禮治人”的大學問。
讀大學完全不同于讀小學和中學。因為,從上大學那一刻開始,你已經(jīng)真正成為大人了;還因為,大學是這樣一個地方——供傳播和吸收高深領域知識的一群人聚集的特定場所。
大學,要去大地方學。好的大學,多在大地方、大城市。我們可以想象世界就是一個高層建筑,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樓層。城市所在樓層,決定著你的視野和高度。你的目光所及,隱含的將是你人生的精彩和豐富程度。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登過高望得遠的人,內(nèi)心里會少許多的小算小計;大地方走出來的人,說話的底氣和做事的做派也會與眾不同。大視野里,將孕育出大志向、大出息。
大學,是從大方向?qū)W。走進大學,作業(yè)會少很多,老師大多也只是“影子老師”。小學和中學,老師給學生準備的是一條狹窄的水泥路,只通向高考那座橋;而大學里,學校賜予學生的是一個無垠的草原,東西南北都是不一樣的路。在萬千條路中,你需要選定一條,然后如牛羊啃草,低著頭一路汲取、一路前行……在大學里找不到方向的人,或者有了方向卻不能孜孜以求的人,將一生難成大“學”,也別想成大事。
大學,需向大師們學。大學之最重,非技能之學,而在于精神之學。技能之學,多為手上工夫;精神之學,才見龍?zhí)渡顪Y。故大學之大不在城郭之大,哪怕有耗資8000萬元的校門,也不見得是恢宏氣派的大學校;哪怕有占地幾千畝的校園,也不見得是博大精深的大學府。大學,最不可缺的是大師。大學老師,最好的學識,是以身為范;大學學子,最好的教育,是耳濡目染。大師是一個大學的靈魂,也是這個大學里每個學生的養(yǎng)分。大師在,王者氣概就在;大師在,精神領袖就在;大師在,知識高地就在。而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就能站在某一片知識高地,被一種王者氣概包圍,被一位精神領袖提攜,他的前程和未來,誰敢限量?
大學又叫“象牙塔”,它的意思是 “與世隔絕的夢幻境地、逃避現(xiàn)實生活的世外桃源、隱居之地”,這個源于西方外來語的寓意與我國古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書呆子”畫像如出一轍。西方說,一個人若想學而有成,就必須心無旁騖、不受俗世雜務干擾;東方說,“書呆子”必須在書里呆著,如癡如醉,才有可能成為才子。
學海無涯,才是大學之“大”;大象無形,方為大學之“學”。也因此,讀大學之人,必須“面朝大?!保约翰豢尚?;讀大學之人,已然“春暖花開”,旁人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