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慨
1971年7月,中美兩國公告尼克松總統(tǒng)將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79歲的賽珍珠為此激動不已,上下活動,想盡一切辦法隨團訪華,卻被中國外交官明確拒絕。沉重的打擊令她一病不起。“周恩來總理托尼克松轉(zhuǎn)送給賽珍珠一套精美的漆盒作為紀念禮物,想以此撫慰她憂傷的心,然而這并不能挽救她的生命。”希拉里·斯波林寫道。
1973年3月6日,尼克松訪華——“改變世界的一周”一年之后,賽珍珠死在大洋彼岸,下葬于賓州青山農(nóng)場,墓碑上只有她的中國名字,三個漢字。
“當我在中國時,”賽珍珠說過,“我就是中國人,我說中國話,像中國人那樣舉止,我跟他們有一樣的思想和感情。我在美國時,我就把兩個世界之間的門關(guān)上?!?/p>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和新中國的成立,將她與第二個祖國永隔。從1892年四個月大時隨傳教士爸爸來華,到1934年永遠離開,除去在美國讀大學(xué)、為殘障女兒尋醫(yī)入托,及短暫旅行外,賽珍珠在中國生活了36年,度過了她人生最好的時光,也寫出了最重要的作品:《大地》。此書為她贏得了1932年的普利策獎和1938年的諾貝爾文學(xué)獎。
然而,從沒有哪一本小說,能像《大地》這樣,徹底改變了西方對中國人民的成見,又使中國讀者生出如此強烈而長久的暗怨。兩種反應(yīng)的原因其實是相同的。賽珍珠以前所未有的接近,描寫了中國農(nóng)民的苦難。不同之處在于,這樣有血有肉的描寫讓西方讀者生出同情,卻令中國人尷尬,乃至于感到受辱。中國的鄉(xiāng)村再也不是古往今來那些文人騷客筆下田園詩般的妙境,而是被貧窮、落后、無知、不衛(wèi)生和舊禮教吞噬的苦地。
即使對舊社會抨擊最力、并寫出祥林嫂的魯迅,也一度見不得賽珍珠的小說?!翱此淖髌?,畢究是一位生長中國的美國女教士立場而已?!彼p蔑地寫道,“中國的事情總是中國人做來,才可以見真相。”這些話多少是帶有成見和意氣用事的。事實上,中國的事情往往“不由”中國人做來,才可以見真相。但魯迅的觀點在中國具有代表性。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拒絕出席賽珍珠的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共產(chǎn)黨的評論家則認為,她“把中國的窮人和富人看成個體而不是看作兩個對立的階級,這同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相矛盾的”。因此她歷來被視為不受歡迎的人。當埃德加·斯諾和偉大領(lǐng)袖登上天安門城樓的時候,賽珍珠只能慢慢地老死于鄉(xiāng)愁。直到1988年,《大地》三部曲才在新中國出版。
賽珍珠的感情和記錄大抵是沒有錯的。她在華期間,正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最為動亂的時期。天災(zāi)、人禍、戰(zhàn)亂幾未停息。她不僅耳聞目睹,而且與中國人民一起受苦。賽珍珠全家人一度只能蝸居于鎮(zhèn)江的紅燈區(qū),樓下是雜貨店,馬路對面便是妓院。因為貧寒和疫病,賽珍珠有四個兄弟姐妹先后夭折。她曾與中國小朋友在荒墳陣嬉戲,常見被窒息斃命的女嬰尸身,經(jīng)日曬雨淋,野狗啃噬,化為細小白骨?;蛟S出于敏感,或許出于天生的良善,賽珍珠會停下來,將細骨埋回土中。
《埋骨》全力重述了賽珍珠的中國生活,充滿了豐富的細節(jié)和引人入勝的敘述,字里行間,也對傳主寄予了巨大的同情,盡管中譯本多有翻譯瑕疵,仍不失可讀。
有朝一日,我們或許能夠不再厭惡或害怕賽珍珠,并且也能懷著對祖國大地的真愛,直面自身的種種問題,那才是對她的最好補償?!?/p>
《埋骨:賽珍珠在中國》
[英]希拉里·斯波林 著
重慶出版社
定價:29.8元
《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徐賁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定價:38元
好的公共生活以民主來保障群體的公共“幸福”,其倫理導(dǎo)向是鼓勵美德,其價值內(nèi)涵是維護尊嚴,其理智狀態(tài)是推崇真實,其智慧傳統(tǒng)是接受教訓(xùn)。
《康熙:重構(gòu)一位中國皇帝的內(nèi)心世界》
[美]史景遷
廣西師大出版社
定價:30元
史景遷打破習(xí)以為常的線性時間意識,而悠游于故紙堆之間,嘗試透過康熙本人之口,述說康熙的內(nèi)心世界。
《最后的皇族》
龍翔泉明
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定價:38元
清朝的“鐵帽子王”最初為8家,之后,又衍生出了4家。這部京味十足的書記錄了清末民初遺老遺少的頹敗史,又可看作是皇族后人的奮斗史。
《在德黑蘭讀〈洛麗塔〉》
[伊朗]阿扎爾·納菲西
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價:29.8元
伊朗女學(xué)者阿扎爾·納菲西從海外回到伊朗教授西方文學(xué)課程,卻遇到伊斯蘭革命。作者堅持在秘密讀書會上引導(dǎo)學(xué)生體會包括《洛麗塔》在內(nèi)的西方經(jīng)典作品。
《寧靜?!?/p>
[匈]巴爾提斯·阿蒂拉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定價:20元
故事以母子同在屋檐下的15年生活為主線,寫上個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匈牙利社會。